第648章 跑官

字數:9628   加入書籤

A+A-




    第648章 跑官
    接下來兩天,整個大內,都沉浸在喜慶的氣氛中。
    各家外戚和命婦們,紛紛入宮道賀。
    慶壽宮裏,從早到晚都沉寂在喜慶之中。
    也就是因為高遵裕的緣故,向家、高家在塵埃落地前,還不敢半場開香檳,不然她們指定能搞出更大的排場。
    而在這些喧鬧中,石得一的探事司,向趙煦上報了一個消息。
    駙馬都尉、晉州觀察使王師約的孫女與孫家正店的孫賜的長孫,定下了婚約。
    趙煦聽完,抿了抿嘴唇,問道:“駙馬都尉的那位孫女,今年幾歲了?”
    “回稟大家,似乎是三歲……”
    “這麽急啊!”趙煦輕聲道。
    石得一低下頭去,不敢接這個話了。
    趙煦也不再說什麽了。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權貴和商賈的聯姻,是沒有人能攔得住的。
    現代如此,在大宋同樣如此。
    而且,大宋的情況比之現代要特殊一些。
    因為在大宋,嫁女對貴族來說,是個很花錢的事情。
    級別越高的貴族,嫁女要給的嫁妝就越多!
    即使是皇帝也不例外!
    一位公主出嫁,僅僅是嫁妝,就要準備至少價值七十萬貫的嫁妝!
    若算上昏禮、建宅費用,起碼奔著百萬貫去了。
    趙煦的父皇,當年就曾與大臣們吐槽:“嫁一公主,至費七十萬緡!”
    便是普通百姓、平民,想要順利的把女兒嫁出去。
    也不是個容易的事情。
    數十年前的慶曆時代,範仲淹創辦義莊,在其義莊中規定,範氏宗族的女兒出嫁,可從義莊支三十貫助嫁!
    民風如此,以至於民間有諺語:盜不過五女之門。
    誰家要有五個女兒,連盜賊都會繞著他家走。
    因為傻子都知道,這家肯定沒有錢財可被盜的。
    於是——娶婦必責財,貧人女至老不得嫁。
    所以,權貴家族,為了避免嫁女兒嫁個家道中落的結局。
    常常會將庶出的女兒下嫁給商賈,如此不僅可以避免嫁妝支出,順便還可以賺一筆彩禮。
    而商賈們,也樂意娶一個權貴家的女兒,以此攀龍附鳳,並獲得來自權力的保護。
    於是,這種婚姻,在事實上成為了一種交易。
    所謂的女兒,更像是這場交易的添頭。
    與之相反的,則是每次科舉發榜後的榜下捉婿。
    商賈、權貴們,為了搶一個進士女婿。
    直接砸錢!在榜下,用豐厚到難以想象的嫁妝來招婿。
    這其實,同樣是一種錢權結合。
    王師約不是第一個做這種事情的人,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還有什麽事情嗎?”趙煦看向依然站在自己身邊,沒有離開的石得一。
    “回稟大家,確實還有個事情……”
    “嗯?”
    “權京西路轉運使向宗旦,前些時日入京時,據說曾在秦趙國太夫人麵前,說了許多曾學士的好話……”
    “其由攜厚禮,去見了高家的高公繪、高士充等人……”
    向宗旦,是向宗回、向宗良的堂兄。
    趙煦聽著,眯起眼睛來,道:“難怪太母昨日,問我是否還記得出知揚州的曾學士。”
    “看樣子曾布是想回朝了!”
    “向宗旦怎麽和曾布攀上關係了?”趙煦明知故問的問道。
    “奏知大家,向宗旦的長子向子莘,乃是曾學士的東床。”
    “原來如此!”趙煦點點頭。
    這個事情,他當然知道,因為上上輩子,曾布對趙煦自爆過朝中大臣的姻親關係——向子莘是臣婿,李夔是黃履甥,章延是惇(章惇)侄……
    而向子莘和曾布女兒生了個兒子叫向汮,此人在南宋時,曾在舒州為官。
    在舒州為官期間,向汮通過自己的關係,整理、珍藏了王安石曾孫王鈺的《臨川先生集》一百卷。
    而王安石的《臨川先生文集》在現代,被稱作《王文公集》。
    因為王安石長期受到攻擊,所以其文集不受重視,缺乏保護和傳承。
    所以到現代隻流傳下來了明代刻本,王鈺所編的那一百卷《臨川先生文集》,隻流傳下了兩套殘缺的孤本。
    一套被小日子的宮內廳館藏。
    另外一套,則在上海博物館內。
    這兩套都是殘缺的,小日子的隻有七十卷,上海博物館內隻有七十二卷。
    但是,在2020年,一個石破天驚的事情出現了。
    從民間發現了,有著‘向氏珍藏’藏印的三卷殘本。
    而且,這三卷殘本,剛好是上博所缺失的二十七卷中的三卷。
    當時,趙煦跟著自己的老師,參加了好幾場‘向氏珍藏龍舒本臨川先生文集研討會’。
    對這個事情,是有著深刻印象的。
    所以啊,知道趙煦為什麽對向宗回、向宗良兄弟會另眼相看了吧。
    因為這些向家人啊!
    表麵上天天罵王安石但屁股卻不由自主的跟著王安石跑了。
    看看向宗回在熙河幹的那些事情!
    就連王安石看到了,恐怕也要說一句:太激進了!
    但,向宗回的所作所為,卻是標準的新黨做派。
    新黨什麽做派?
    隻要能賺到錢,就可以不講規矩,就可以去騙,去偷襲!
    市易法如此,均輸法也是如此,保馬保甲法還是如此。
    隻是……
    趙煦眯起眼睛,問道:“向子莘所娶的妻子可是曾學士嫡女?”
    石得一點點頭。
    趙煦嗬嗬一笑,不再管這個事情了。
    曾布回不回來,他才不關心呢!
    但,曾布若想要拿到清涼傘?
    就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了。
    不忠之人,趙煦不可能信任。
    “叫汝誹謗朕!”他在心中吐槽著。
    說話間,馮景就來到殿上,稟報道:“大家,兩位國親方才在內東門遞了劄子,請求陛見。”
    “可是向、高兩位國舅?”趙煦問道。
    “是!”
    趙煦笑了,這說曹操曹操就來了!
    於是吩咐道:“且去將兩位國舅,請到殿中說話。”
    然後,他看向石得一:“都知辛苦了,且先退下去休息吧。”
    “諾。”
    ……
    內東門下。
    向宗良和高公繪,相對無言。
    但彼此都從對方眼中,看出些疲憊、無奈與痛苦的神色。
    沒辦法啊!
    雖然說,他們兩個和向宗回、高公紀感情都很好。
    但……
    現在,眼看著向宗回、高公紀要起高樓了。
    但他們兩個,卻還是在汴京城裏混吃等死的外戚。
    這汴京的其他外戚勳貴們,看到了他們,表麵笑嗬嗬,背地裏指不定在怎麽嘲笑、取笑他們兩個!
    所以,他們兩個現在的心態,是真的有些急。
    是真的怕兄弟開路虎,而自己隻能踩單車。
    於是,左思右想,隻能硬著頭皮入宮,請官家也注意一下他們。
    他們也是忠臣!
    也可以忠君!
    也可以為朝廷做貢獻!
    總不能說,都是一個娘胎出來的,他向宗回(高公紀)能做的事情,他們就做不到了吧?
    “大家有旨,請兩位國親福寧殿相見。”
    隨著官家身邊的邸候馮景出現在內東門下。
    向宗良、高公紀這對難兄難弟,趕忙再拜:“臣等謹遵德音!”
    然後就跟著這位如今已經崛起的大貂鐺,進了內東門。
    等走到福寧殿前的時候,向宗良忽然開口了。
    “馮邸候……”
    馮景立刻回頭,微笑著問道:“國親有何吩咐?”
    “不知官家近日可曾提起過某?”向宗回小心翼翼的問道。
    高公繪也眼巴巴的看著馮景。
    馮景笑道:“兩位國親,皆是大家至親至愛之人。”
    “大家常與我言:將來定要給兩位舅父,尋一個美差安置。”
    馮景現在已經學會了這天子近臣必須學會的技能——張口就來。
    但向宗良和高公繪無疑非常喜歡這個回答,當即心中就美滋滋的樂起來。
    “哎呀,隻怕
    才德淺薄,給官家丟臉。”
    “是啊,是啊……”
    馮景微笑著,道:“兩位國親,乃將門之後,宰相子孫,天潢貴胄,建功立業,是遲早的事情。”
    這就讓向宗良、高公繪非常舒服了。
    “請吧!”說話間,馮景就領著兩人,到了福寧殿東上閤門前。
    “大家已在殿中候著兩位國親了。”
    向宗良、高公繪對視一眼,各自從懷中摸出一塊金子,塞到馮景手中。
    馮景掂量了一下手中的金子重量,估摸著有個十兩左右,不由得咋舌:“真是奢遮啊!”
    即使,最近一年多,因為登萊金礦大發的原因,市麵上的黃金增多。
    但,平日裏他這個天子近臣,也是很少能拿到黃金的。一般,隻能拿到到百十交子的好處費。
    說起這交子,近來卻是個奇聞。
    市麵上的交子,竟不夠用了!
    原因是,現在官場上送禮,都開始流行送交子了。
    輕飄飄的一張交子,揣在身上就可以帶走。
    想要換錢,隨時可以去交子務那邊兌換成黃金、白銀、銅錢。
    雖然交子務每次兌換,都需要抽一筆手續費。
    但誰在乎?
    於是,市麵上的交子竟變得緊缺起來。
    尤其是一百貫、五十貫麵值的交子,尤其緊缺。
    想著這些事情,馮景將金子踹進兜裏。
    大家對他這樣的身邊人,收別人好處,一般是不幹涉的。
    隻要事後,能夠老實上報,自己拿了誰誰誰多少好處。
    同時能夠主動的報告,與行賄人之間的談話內容。
    那麽大家就不會管。
    當然與之相對,一旦有人被發現,沒有老實交代。
    那麽,立刻就會被從福寧殿逐出,發配偏遠軍州!
    ……
    向宗良、高公繪,跟著馮景的腳步,穿過熟悉的回廊,來到戒備森嚴的福寧殿。
    殿中兩側,矗立著沉默的禦龍直。
    而且是從廣西回來,在戰場上見過血的禦龍直。
    而小官家,已起身相迎。
    “兩位舅父來了……”他笑著走下台階。
    向宗良、高公繪受寵若驚,當今跪下來行禮:“臣宗良(公繪),恭問陛下聖躬萬福。”
    “兩位舅父快快請起!”趙煦微笑著,讓左右扶起兩人。
    “來人,快快給兩位舅父賜座、備茶。”
    而他自己,則讓人搬來一條小椅子,坐到了向宗良、高公繪麵前。
    向宗良、高公繪感動不已的坐下來。
    趙煦則已經親熱的伸手,拉上了這兩位國舅爺的手。
    “宗良舅父、公繪舅父久未入宮,實在叫我想念的緊啊!”
    “我曾與太母、母後相求,想讓兩位常常入宮,一家人經常聚一聚……”
    “奈何太母、母後都言我乃天子,天子無私情,當以身作則……”
    “話雖如此,但我這心裏麵,卻實在掛記兩位舅父啊!”
    向宗良、高公繪更加感動。
    “官家如此垂愛微臣,微臣當粉身碎骨以報!”向宗良低著頭道。
    高公繪更是眼眶發紅:“得官家如此愛幸,微臣實在不知道如何報答!”
    趙煦聽著,更加熱情起來:“都是一家人,如今也不是在朝堂上,兩位舅父不必如此拘謹。”
    “喚我六郎或者六哥便是!”
    趙官家們私下裏,確實很溫情的。
    趙煦的父皇,常與親戚們以排行相稱,對兩個弟弟,更是經常以二弟、四弟相呼。
    不過呢,皇帝可以平易近人。
    但誰要真把皇帝客套的話當真了,那這個人就等著吃彈劾吧。
    搞不好,一輩子都得被圈禁起來了!
    向宗良、高公繪,自然懂這個道理,連忙跪下來口稱不敢、折煞雲雲。
    趙煦歎息一聲,命人扶起兩人,然後問道:“兩位舅父,今日難得進宮來見我,不知道可是有什麽要事?”
    這就讓向宗良、高公繪都支支吾吾起來。
    兩人雖然很想說:官家,我們也想要一個美官,和向宗回、高公紀一樣的美官。
    可話到嘴邊,卻咽了回去。
    隻能是迂回著,與趙煦拉起家常,說起自己家中妻妾子女雲雲。
    又提及自己子女眾多,但自己能力有限,雖然俸祿不少,可現在嫁妝的行情,卻一年比一年多了。
    他們舉了好幾個例子。
    趙煦聽著,頓時笑起來:“我道何事?兩位舅父不必煩惱!”
    “待兩位舅父的女兒出嫁時,我會命戶部出錢,給她們備足嫁妝,絕不會讓諸位表姐表妹嫁的寒酸,甚至隻能下嫁商賈!”
    向宗良、高公繪一聽,頓時急了。
    他們來要政策的嗎?
    他們是來跑官的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