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三章 母子交心

字數:4675   加入書籤

A+A-




    []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仁壽郡夫人,已經有兩年沒有回京了吧?”趙煦看著向太後送到他手裏的表章,輕聲問道。
    “嗯!”向太後頷首道:“夫人是文忠公的賢內助,也是大宋命婦的典範!”
    “當年,文忠公在世之時,便恪守禮教,隻在家相夫教子,即使常常奉詔入宮,與慈聖光獻說話,卻也從不談論政事……”
    趙煦聽著,隻是笑了笑。
    從不談論政事?
    怎麽可能!
    治平年間,濮議之爭的時候,薛氏就深度參與其中。
    後來說服慈聖光獻與英廟和好的人裏就有她!
    至於熙寧變法?
    以趙煦在現代所知,她怕也是在慈聖光獻之前,攻擊過王安石的。
    至少也是,經常被慈聖光獻問起過宮外的事情的。
    趙煦為什麽知道?
    因為他在現代,看過出土的蘇轍所撰的薛氏墓誌銘。
    其中,有一句話是這麽說的:自是每入輒被顧問,遇事陰有所補……內臣有乘間語及時事者,意欲達之文忠。夫人正色拒之曰:“此朝廷事,婦人何預焉!且公未嚐以國事語妻子也。”
    嘿嘿!
    眾所周知的,墓誌銘都是美化且粉飾過的文字。
    連美化的文字,尚且記錄下了這些事情。
    現實又該如何?
    反正,慈聖光獻生前,少有的幾次出宮,至少有一次是奉獻給了薛氏。
    根據墓誌銘記載——慈聖嚐幸集禧,過其舊廬,使人訪問夫人……
    關係竟親密到了這個地步!
    可見薛氏在慈聖光獻麵前的影響力!
    而薛氏又與向家、曹家、高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以趙煦所知,起碼有一個薛家人娶了向氏婦,而且是在向太後與趙煦的父皇成婚之前的事情。
    趙煦上上輩子,還見過對方!
    雖然印象已經很淡了,甚至都忘了到底是誰家的命婦?
    但,有著這層關係在,向家和薛家就是親戚!
    所以,當著向太後的麵,趙煦用著溢美之詞讚道:“夫人賢名,兒臣亦有所耳聞……”
    “兒臣聽說,夫人上承故金城郡太夫人之賢,又得故韓國太夫人之親教……可謂是閨教森嚴,婦道楷模也!”
    金城郡太夫人,就是薛奎之妻,韓國太夫人則是歐陽修之母鄭氏。
    這都是兩個女強人!
    前者雖然名聲不彰,但能教出四個治家嚴謹的女兒來!
    至於後者?
    能在喪夫之後,一邊頂著大宋朝對女戶的歧視性稅收與壓迫,一邊把四歲的歐陽修培養成才,能是什麽等閑之輩?
    須知,這可是範仲淹的母親朱氏,也未能做到的!
    那位韓國太夫人,卻靠著自己的意誌,做到了這一點,甚至在史書上留下了‘畫荻教子’的典故,於是位列四大賢母之一。
    而仁壽郡夫人薛氏,閨閣中得母親親教,出嫁後又在韓國太夫人手把手的教導下,學習如何治家、理財。
    數十年來,隻聞其賢名,不聞其非。
    幾乎所有見過她的人,都齊聲稱讚。
    單單就這一份能耐,當代幾人能及?
    向太後聽著趙煦的讚美,微笑著點頭:“六哥所言甚是……”
    “當年,吾入宮前,還蒙慈聖光獻旨意,受過夫人的親教呢!”
    趙煦舔了舔嘴唇。
    這就是趙煦所不知道的細節了。
    這也就難怪上上輩子歐陽修的四個兒子,後來在元祐時代都相繼得到了照顧、提拔。
    尤其是長子歐陽發,直接賜進士出身。
    如今看來,應該是向太後使力了。
    這樣想著,趙煦就道:“母後為何不早說?”
    “若兒臣早知此事,定會替母後報答夫人一二……”
    歐陽修是大宋文宗。
    可惜,死的太早,這讓趙煦一直很遺憾——為什麽沒有活到朕即位呢?
    若歐陽修能撐到他即位,趙煦高低也得把他的羊毛薅光!
    不過,沒關係!
    向太後這不是和薛氏有舊嗎?
    那,朕作為古往今來第一大孝子,為母親報答舊年教導之恩,提拔提拔歐陽修的幾個兒子,是不是合情合理?
    然後,再借著這個理由,讓歐陽修的兒子們,將乃父的遺稿、文集,送到宮裏麵來,是不是也很合理了?
    再然後,以仰慕先朝名臣的名義,幫歐陽修大量出版文集,是不是依舊合理?
    走到這一步,那歐陽修的思想如何解釋,不就是趙煦說了算?
    趙煦想到這裏,便下定了決心:“天下應該沒有人比朕更懂歐陽文忠公!”
    哪怕是蘇軾這個歐陽修生前、死後,天下公認的衣缽傳人,也不能與他比!
    向太後哪裏知道趙煦心裏麵的小算盤,聽著愛子這般親昵、親近的話。
    她心中頓時就仿佛被蜂蜜所填滿,便輕輕伸手,摸了摸趙煦的頭,道:“母後能養育六哥,真真是菩薩保佑啊!”
    趙煦輕輕依靠到向太後身上,輕聲道:“兒臣能得母後保佑擁護,才是菩薩保佑的結果……”
    向太後聽著,頓時眼眶一紅,緊緊的摟住了這個孩子:“六哥!”她的眼角溢出熱淚來。
    這一刻,她無比感謝她的丈夫。
    把這個孩子教的太好了!
    好到她都無法適應!
    不過,考慮到先帝當年,便是缺乏母愛,入宮後才在慈聖光獻處,得到了慰籍。
    所以,向太後從不懷疑趙煦的真心。
    因為,這孩子確實是先帝能教出的。
    趙煦自也注意到了向太後的情緒,於是,他伸手抱住這個養母,輕聲的呢喃著道:“兒臣自幼便被父皇帶在身邊,親自教導……”
    “父皇總是和兒臣說,母後是天下最賢惠、最溫柔、最善良的母親……將來一定可以教導、保護好兒臣……”
    “那時候……兒臣就經常想……什麽時候能見到母後,能在母後膝下承歡……”
    “可惜……母後一直居住在椒房殿中,很少出來……兒臣就算想去問安,也沒有機會……”
    向太後聽著趙煦的這些呢喃,頓時就愣住了。
    她想起了,當初在慶寧宮第一次見到這個孩子的時候。
    也想起了這個孩子,一直以來,在她麵前表現出來的懂事、乖巧……
    她原以為,這孩子是因為害怕、孤獨,才會祈求她的保護。
    原來是這樣啊!
    “先帝……您為何不早與吾說……”
    “這樣,吾又怎會,一直守在椒房殿中?”
    不過,現在,也還來得及。
    懷抱著懷中的孩子,向太後的神色,越發堅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