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一章 遼國蕭皇後
字數:3417 加入書籤
遼軍大營。
十萬大軍盤踞的營盤,到處都是白色的圓頂帳篷。那些圖騰花紋,有著鮮明的遊牧民族特色,彰顯著遼國的威嚴與古老傳統。
在中軍大帳內,一個年僅二十歲的女子,一身戎裝,身材婀娜,麵如冠玉,十分精致,正是遼國皇後蕭綽。
她批閱完奏折之後,隨手拿起了一個武俠——正是《天龍八部》。書中有關於遼國身份的蕭峰與大宋的虛構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引人入勝。
“這個蘇宸,怎麽寫了這麽多武俠的故事,讓人看得津津有味。”蕭綽輕輕翻動書頁,眼中閃爍著好奇與欣賞的光芒:“還有那本《白蛇傳》更是腦洞大開,人蛇之戀,愛情令人向往。”
蕭綽對中原充滿向往,完全是因為這些,讓她很想去見那個文武全才之人——江左蘇郎。她對蘇宸的才華和傳奇經曆充滿了敬意與好奇。
這時候,門外侍衛稟告:“韓德讓、耶律休哥兩位大臣求見。”
蕭綽神色微動,這兩人可是她最倚重的大臣。她點了點頭,示意侍衛放他們進來。
隨後,兩個男子走入大帳。一位中年人,國字臉,神色穩重,漢名韓德讓,還起了個契丹名耶律隆運,乃契丹國權知南京留守。
另一位是一員年輕剽悍的將領,星眸朗目,英氣勃勃,他是契丹皇族,剛剛被提拔為大惕隱司,執掌契丹皇族政教與調解內部糾紛。如今新帝登基,將他委以要職,他便死心踏地為新帝效命了。此人正是耶律休哥。
“見過皇後。”兩人齊聲行禮,聲音中透著尊敬。
蕭綽微微一笑,說道:“兩位卿家聯袂而來,是有什麽要緊事嗎?”
韓德讓說道:“回皇後,大宋的議和使臣來了,他們打算跟我遼國議和,割地賠款,隻要我們能夠停止進攻大宋。”
蕭綽微微一挑眉,語氣中帶著一絲玩味:“哦,有這等事?看來,大宋有些扛不住了。”
“大宋麵對吳軍節節敗退,現在我契丹鐵騎南下,大宋已經無力抵擋,求和也是早晚的事!”韓德讓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篤定。
“把使者帶進來吧。”蕭綽輕輕點頭,目光中閃過一絲銳利。
“是!”韓德讓轉身去吩咐侍衛去通知。
很快,大宋議和使者楊希閔走進大帳內。他是趙普的親信幕僚,這次得趙普安排任務,前來遼軍大營議和。
楊希閔進來之後,看到了坐在正位的蕭太後,不禁愕然。這個女子年紀輕輕,卻是一國皇後,手握遼國大權,威名在外。
“宋臣使節楊希閔,見過蕭皇後。”楊希閔行禮,聲音中帶著一絲緊張。
蕭皇後看了他一眼,笑容如春日暖陽,問道:“大宋使者,前來我契丹大營,所為何事?”
“回蕭皇後,楊某前來是為了求和,請遼軍退兵!宋遼兩國可以重新和好,化幹戈為玉帛!”楊希閔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懇求。
蕭皇後微微一笑,說道:“眼下我大遼十五萬鐵騎,已經取了大宋北方三州,可長驅直入,殺到汴京城外,與吳軍聯合,滅掉大宋,分得一半江山,何必跟大宋議和?”
楊希閔聽完,心中露出驚駭。如果大遼真的跟吳軍聯手,那麽大宋離滅亡也就近了。
不行,決不能讓大遼跟吳國聯手,楊希閔暗想。這一次出使,他可是得到恩相的指示,務必要談成議和使命,否則,大宋真的危險了。
楊希閔拱手說道:“蕭皇後,宋軍北方還有十多萬兵馬,又有雄關阻擋,遼軍想要順利南下並不容易。與其兩敗俱傷,讓吳軍坐收漁翁之利,實屬不智。畢竟吳軍野心之大,想要統一宇內。哪怕大宋滅亡,吳軍下個目標就是遼國,要收回幽雲十六州,還要殺入草原。不要覺得在下是危言聳聽,吳軍有先進火器,能夠克製遼軍鐵騎,而且蘇宸用兵如神,你們對上他,也未必有任何勝算。所以,遼宋合作,共同對抗吳軍,才是正確之舉!”
韓德讓和耶律休哥相互對視一眼,覺得此人說得不無道理。如果吳軍真的越來越強大,日後大宋滅亡,對遼國也是個威脅。
不過,那是後話,畢竟遼國距離中原很遠,哪怕吳軍強大,未必會殺入草原。因為中原都是農耕文明,對草原生活並不適應,漢人很少進入草原來建造城池和居住耕作。
蕭皇後沉吟半晌,說道:“大宋能給出什麽議和條件?”
楊希閔一聽蕭皇後的語氣,似乎有戲,便說道:“可以割地賠款,所占三州,就送給遼國。並且宋遼結成兄弟之邦,大宋每年可以給大遼五萬兩白銀做貢銀,還有茶、絹、瓷器等物品,都可以提供一些給大遼。”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這樣的條件,對遼國來說,是實實在在的利益。而且,與大宋結盟,能夠牽製吳軍,讓遼國在中原的勢力更加穩固。”
韓德讓微微點頭,目光深邃,他覺得楊希閔的話值得考慮。
耶律休哥則沉思片刻,目光中閃過一絲謹慎。
蕭皇後聽完楊希閔的陳述,微微搖頭,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悅:“給我大遼五個州,然後將貢品翻一倍,本皇後可以考慮停戰議和。”她的聲音平靜而堅定,顯然對楊希閔提出的條件並不滿意。
“什麽,五個州?”楊希閔有些驚訝,他沒想到蕭皇後的胃口這麽大。他心中暗想,這五個州對於大宋來說,可不是一個小數目,而且貢品翻倍,這無疑是加重了大宋的負擔。
蕭皇後微微一笑,點頭道:“不錯,隻要繼續攻打下去,別說五州,就是十個州也不在話下。到那時,和談條件就會更大,你們大宋損失更多。”她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種從容不迫的態度,仿佛已經胸有成竹。
“這……”楊希閔有些猶豫,他知道自己無法拍板決定這麽重要的事情,因為割地求和太多,他回去後可能會背負罵名。
他沉吟片刻,說道:“微臣無法做主,可將皇後所提這些條件寫下來,發往京城,由宰相和聖上決議。略等幾日如何?”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無奈,但這也是他唯一能想到的辦法。
蕭皇後微微點頭,說道:“可以,但我大遼耐心有限,給你們十日期限,等待回複!”她的眼神中閃過一絲銳利,顯然並不想拖延太久。
原本蕭皇後就在整軍,並且正在搬運當地的物資、糧草、人口運送北方草原,所以,並不急著繼續打仗。她帶兵前來,講究實惠,而不是真的為了滅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