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初顯
字數:3311 加入書籤
第101章100初顯
次日淩晨,唐植桐去轉運場馱信報,快到的時候用麻袋裝了大半袋白薯,又用麵粉袋裝了十來斤小米,才慢慢悠悠朝轉運場騎去。
萬向陽早就在轉運場旁等著,等唐植桐過來,麻溜的挪到自己自行車上,匆忙道過謝,就顛兒了。
就現下來說,四九城內吃商品糧的人,出現了消費降級,但勉強能混個溫飽,遭罪的是農村……
消費降級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工廠、單位的食堂開始收糧票,一些人就沒法在單位吃飯,省下糧票給家裏了。
糧票有限,想吃飽隻能去外麵小鋪、飯館去購買,這些都需要錢,而錢也是有限的。
想吃的多一些,隻能節衣縮食,比如以前吃玉米麵的,現下改買高粱米、高粱麵。一斤玉米麵一毛一,一斤高粱米八分七,一斤就有兩分三的差價。
按一人三十斤的定量來算,全改吃高粱米,可省下六毛九,去外麵能再買三斤多窩窩頭……
唐家因為有了王靜文的加入,月收入驟增至八十多,放東花市也算中高收入群體,妥妥的中產階級。
誰家有多少收入,街坊可能不清楚,但誰家過得好,大家還是有目共睹的。
唐家今年起了房子,還有兩輛自行車,有眼饞的,但本分的是多數。
有不少街坊來找張桂芳換糧票,用自己的細糧票換唐家的粗糧票,之前她是不同意的,但現在考慮到兒媳婦,想讓她吃好一點,也多少換了一些,所以家裏吃白麵的時候多了起來。
“桉子哥,我以後從家裏帶鹹菜上班吧。”晚飯後,倆人在廂房忙活著繼續加工新式小衣,盡管張桂芳針線活更好,但王靜文害羞,這些衣服都是跟唐植桐一針一線親手做的。
“為啥?吃食堂又不收票。你一頓一個葷菜也花不了多少錢,不用省著花。”自從北圖食堂開始收糧票後,王靜文就開始從家裏帶飯,去食堂打菜,這樣一斤糧票能至少多出一個饅頭來。
“不好吃,還是覺得你做的好吃。”王靜文朝唐植桐甜甜一笑。
“你還挑上嘴了,想帶就帶吧。不過鹹菜沒營養,我再給你搞點蘋果,以後每天帶一個。”唐植桐啞然失笑,也就自己在這頂著,否則小王同學肯定在食堂吃的噴香,再過一陣子,食堂也將會對菜限購……
“不用,現下蘋果那麽貴,還不如買個雞蛋吃呢。”小王同學拒絕道。
“嗯?你們食堂還有雞蛋賣?”唐植桐沒食堂,去押運科的時候沒看到雞蛋,聽媳婦兒這麽說,很意外。
“有啊,每人限購一個,還八分錢呢,不便宜。”小王同學點頭確認。
“那就買啊,挺劃算的。現在街道上可不好買雞蛋。”轉過年頭以來,各種商品開始逐漸限購,雞蛋是其中一種,明麵上是每家每月限購一斤,但居民能不能買到全憑運氣,這還是在很多貧困家庭放棄購買的基礎上……
“行,那我買回來,大家分著吃。”王靜文爽快的答應下來,她是一個非常合格的嫂子,有點好吃的緊著兩個小姑子,家庭地位已經超過了唐植桐。
“不用,你吃就行,不用事事可著她們倆。”唐植桐心裏有譜,倆妹妹以前吃了不少苦,目前生活已經改善了很多,但王靜文嫁給自己,生活水平多多少少還是有所降低的。
“咱媽不舍得給她倆吃,她倆正在長身體呢。那兩隻雞一個月也就下二十來個蛋,你做個蛋湯,咱媽恨不能把蛋花都撈我碗裏。我覺得可不得勁了,你能跟咱媽說說嗎?下次別這樣了,我跟她說過好多次,她嘴上答應好好地,下次還這麽做。”王靜文有幸福的煩惱,跟唐植桐說道。
“那我試試吧,如果我也說不通,那你就從食堂買雞蛋分著吃。”唐植桐了解自己親媽的性子,估計自己也很難說通。
對於小王同學的體貼,唐植桐很知足,從其他方麵貼補吧,比如不要斷了嶽家的小米、副食。
不管外麵怎麽著,唐家的日子過得平淡而快樂。
郵政編碼的推廣已告一段落,工廠接受程度最高,居民區稍微差一些,唐植桐時不時的還能碰到谘詢自己如何填寫的居民,每當這時,唐植桐總是樂嗬嗬的告訴人家。
每個人通信的對象基本是固定的,哪怕有三五個,也能一次查齊所有目的地郵編,所以,並不費事。
周五的時候,唐植桐接到了吳海洋電話,讓唐植桐去他單位找他一趟。
吳海洋的單位並不遠,在景山公園北麵,騎上自行車,二三十分鍾就能到。
唐植桐第一次來這種單位,管理可以說很嚴格,先在大門口登記,跟拜訪對象電話確認後,再發臨時通行證,讓裏麵出來領人。
吳海洋穿著製服,親自出來將唐植桐帶了進去。
“桉子,喊你過來是有些話想當麵告訴你,就不帶你去辦公室了,那裏人多,不方便。”吳海洋找了個開闊、沒人的地方,隻要有人過來能看的一清二楚。
“明白,您說。”唐植桐掏出煙,給吳海洋點上一顆。
“我聽到些消息,情況很不樂觀。因為對港縣的供給緊張,江州已經停了對居民的肉蛋供應,那可是一個省啊!估計咱這也快了。”吳海洋深吸一口煙,愁眉不展。
“是不是嫂子有喜了?我家倒是還有點兔子,雞蛋,洋哥如果需要,我給你帶點來?”唐植桐一時有些摸不著頭腦,隻能往自己認為最靠譜的方向去猜測。
“沒有,你想多了。”唐植桐一句話,把吳海洋整的哭笑不得。
“嘿嘿,還以為我要當叔叔了呢。”唐植桐摸下腦袋,不好意思笑笑。
“我就是想告訴你形勢很嚴峻。滬市以前沒人買的代乳粉、代藕粉都被搶光了,你自己心裏有點數,能準備就準備一點。”吳海洋待唐植桐以真,轉告自己聽來的消息。
“行,我知道了,謝謝洋哥。”唐植桐知道好歹,現下雖然城裏普遍感覺到了困難,但由於宣傳及消息閉塞的原因,大部分人以為並不嚴重,等秋收就能緩解。
“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