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漁村

字數:1842   加入書籤

A+A-


    第201章200漁村
    押運科所需要的木料正好是林場積壓最多的規格,也是唐文邦第一次開口,兩位領導都呈現默許的態度,所以對押運科出運費、貯木場協助轉運呈現默許的態度。
    什麽意思呢?押運科需要的木材以伐木區出廠價結算,外加貯木場協助轉運,價格要比從貯木場結算低很多。
    當然,這裏麵起決定因素的還是唐文邦刷的臉麵。
    給小鬆鼠送石頭給了唐植桐啟發,寫完電報的草稿,唐植桐趴在船尾,把手伸入河麵,感受著自己能收入空間的極限距離。
    大概在60米左右,大概有17層樓那麽高,挺逆天的。
    貯木場水路運輸走的這條河叫老古溝,河麵挺寬,但水深一般,河裏的魚也不大,唐植桐收了一會就放棄了,趴著也挺累的。
    水路運輸並不能直達火車站,而是在接近鐵路的河邊卸船,這邊有個貯木場的分廠,原木卸在這,再通過鐵路運往火車站,然後運往其他城市。
    本地單位需要的話,量小的話走陸路直接運輸,量大就需要動用畜力車從分廠運輸,反正不太方便。
    卸船的地方離鴨綠江還有一段距離,唐植桐下船後,找個沒人的將自行車從空間裏拽出來,先去郵局發電報。
    唐植桐從四九城出發的那天,在永定門外的犄角旮旯就將自行車收入空間,自己背著包裹去的單位,謊稱坐公交車過來的。
    在這個年頭,尤其是四九城之外的地方,沒有自行車簡直寸步難行。
    唐植桐先蹬著自行去郵局發電報。
    唐植桐在電報裏體現的結算價是包含運費的,讓方圓額外帶來現金的是用來追加心意用的。
    唐植桐發給方圓的電報字數多,書信電報更劃算一些,希望方圓能找個靠譜的人去讀報,很多話電報裏不方便明說,也希望方圓能明白自己字麵背後比較含蓄的意思吧。
    發完電報,唐植桐騎上自行車徑直往東走,去鴨綠江,打算過去看看有沒有機會收點漁獲。
    至於跟唐文邦說與同事匯合,那純粹是瞎話。
    這一次從四九城來安東的一共三人,張金波、孔一勤已經往回走了,此刻整個押運科隻剩唐植桐在安東。
    此時的鴨綠江水量充沛,江麵寬度在三四百米的樣子,平均深度有25米。
    江裏麵的魚類很多,不少都是幾十年後瀕臨滅絕的種類。
    唐植桐蹲在江邊收了一些,整體來說比較克製。
    江裏的魚雖說是無主的,但這裏是接下來三年沿河居民的“糧倉”,唐植桐從內心是不願意去撈絕戶魚的。
    站在江邊,唐植桐看著江裏的小漁船,不少都飄過了鴨綠江的中間線,但對麵並沒有人出麵製止。
    站在江邊,唐植桐同樣能看到江對岸村莊,也許是戰後重建的原因,對岸的農村建築比這邊要好一些。
    唐植桐坐在江邊的石頭上簡單地湊合了一頓午飯,然後沿著江邊往南騎行,往南二十多公裏就是海了……
    也許是得益於“靠水吃水”,唐植桐這一路沒有看到逃難的人,從臉色上來看,這邊的生活水平比內陸強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