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4醃泡菜

字數:3792   加入書籤

A+A-


    第445章444醃泡菜
    眼下的運力有限,像白菜采收、白薯收獲的時候,無論是市裏還是公社,都會積極地調動運力,保障物資能及時的到達居民手中。
    運力也是要錢的,尤其是貨車,不僅耽誤工夫,還得燒油。
    為了調動積極性,市裏會多給車輛所有單位一些配額,公社也會給到司機個人一些土產。
    像這次的白菜,就是公社給到田根福的,雖然是凍過的,但勝在量大。
    再加上錢中萍一家的糧食關係沒在單位,前兩天也買了自家的白菜定量。
    兩廂疊加,錢中萍家的白菜就吃不了了,尤其還都是凍過的,不及時吃完,隻會爛掉。
    為了不浪費,所以錢中萍除了分給要好的親戚外,還想著分唐植桐一些。
    沒想到歪打正著,在得知唐植桐升了副科後,直接他逗孩子的玩笑變成了“親戚”。
    有這層關係在,錢中萍那是真舍得,不僅熱情的給唐植桐裝了一麻袋白菜,還裝了半麻袋白薯。
    不要都不行,麻袋都不用還的那種。
    錢中萍之所以這麽做,一來是想拉近跟唐植桐的關係,二來丈夫田根福轉崗後,家裏寬裕不少,白薯、白菜都不缺。
    唐植桐還是挺羨慕錢中萍、田根福夫婦的,羨慕他們的居住環境。
    這裏是轉運處的家屬區,也能稱之為大院,附近的住戶有不少司機,家庭情況都差不多,不存在眼紅的情況。
    這一點,花市大街的史家胡同就差遠了,想做點味大的,唐植桐還得開作弊器,否則鄰居就跟警報器一樣,聞著味就知道唐家做好吃的了。
    回去的路上,唐植桐從空間往口袋裏薅了幾個蘋果、梨,打算給小王同學做點辣白菜,老北京風味的。
    等唐植桐回到家的時候,家中老小已經將大部分白菜下了地窖,地麵上剩下一些,看樣子是準備讓唐植桐做酸菜用。
    “怎麽帶這麽多?”小王同學看到丈夫扛著一麻袋,手拎半麻袋,就要上前幫忙,臉上的表情很吃驚。
    “,別提了,認了門親戚。別倒手了,就幾步路。”唐植桐沒有將東西給小王同學,自顧自的放在了地窖口,放下後,將事情的始末講給小王同學聽。
    “讓你長個記性,以後可不能亂說話了。”小王同學輕掩粉唇,笑的花枝亂顫,至於錢中萍所說孩子的工作的事,她倒不擔心,還有十多年呢,現在考慮還太早。
    “唉。你先把水果放屋裏,我收拾白菜做酸菜。”唐植桐也不辯解,把口袋裏的蘋果、梨掏出來,遞給小王同學。
    “嫂子,我想吃蘋果。”聽到有蘋果,鳳芝使出一個閃現。
    “這是做菜用的,不是給你當零嘴的。晚上給你烤白薯吃。”蘋果頭不大,也不多,唐植桐生怕小王同學心軟,連忙出言製止。
    “行吧。”鳳芝嘟嘟嘴,倒也沒回嘴。
    “做什麽菜要用水果?”小王同學放下蘋果、梨後,回來悄聲問道。
    “辣白菜,老四九城的一種鹹菜,甜辣中帶點酸,嚼起來還咯吱脆。你吃過沒?”唐植桐將錢中萍給的白菜一一掏出來,打算用這些白菜做酸菜。
    公社給田根福的這批白菜別看著外麵凍了,但裏麵個個有菜芯,拿來做個酸菜、辣白菜,醃製成功後,全是嫩的,嘖嘖,那口感比白菜幫子強多了。
    “沒有,讓你一說我都饞了。”小王同學一邊說一邊幫著往下掰凍壞的白菜葉。
    “醃辣白菜最好有密封的容器,可惜咱家沒有,隻能湊合著少弄一點,味道上可能會差點意思。”唐植桐不無惋惜的說道。
    “我媽那有一個,隻是不大。”聽丈夫這麽一說,小王同學突然想起來自己曾見到過。
    “謔,你家東西挺全啊,去這麽多次怎麽沒見過?”唐植桐略感意外。
    “我爸健在的時候,買來泡辣椒的。後來我媽也試著醃過,不過技術不到家,醃壞了一壇子,就放床底下吃灰了。”
    “哦,我明白了,是上麵蓋小碗的那種壇子吧?那個是醃四川泡菜的。回頭我試著給你醃一點。”雖然都是密封的,但兩種容器容易壓根不是一回事。
    “行,那我下次帶回來。”小王同學很幹脆。
    “得嘞,隻要葉主任沒意見就行。”
    “物盡其用嘛,大不了醃好了分她一點,沒事的。”
    既然小王同學這麽說,唐植桐就得準備新鮮蔬菜了,因為四川泡菜多以蘿卜纓、白菜幫、青菜莖、黃瓜、豆角為原料,加上泡椒、泡蒜醃製而成。
    平常一說起泡菜,可能大家都會第一個想起南棒泡菜,一個泡菜申遺在網上鬧的不可開交。
    放中國沒啥,但棒子不行,畢竟人家是沒有泡菜活不下去思密達,大白菜歉收都得遊行示威思密達。
    然而棒子引以為傲的泡菜,千禧年後,大白菜就變成從魯省進口過去,後來幹脆開始進口成品。
    仔細想想也挺可憐,不僅國家建立在別人家基地上,就連部隊鍋都成了難得的美味,如果能吃上三兩牛肉就算過年了,吃西瓜都不舍得整個買。
    某些人眼中的歐巴之所以身材管理的好,那是因為飲食以素為主。
    吃糠咽菜,不好才怪。
    泡菜在國內的曆史很悠久,無論是《詩經》,還是《齊民要術》都有記載。
    泡菜在廣袤的大地上,被勤勞的中國人民因地製宜,玩出了花。
    最出名的應屬川蜀泡菜,號稱川味之魂。
    川蜀人對泡菜壇子和鹵水很重視,就跟唐老太太將醃鹹雞蛋的壇子傳給兒媳一樣,泡菜壇子及鹵水在川蜀也是能傳世的存在。
    川蜀泡菜非常狂野,不僅可以醃菜,還能醃葷。
    最著名的有泡椒鳳爪、泡椒豬皮,明明吃起來辣的嘴巴疼,卻根本停不下來,那味太勾人了。
    還有桂省的酸筍、粵省的三色等等,都是泡菜演變而成。
    流傳更廣的還有酸菜魚、老壇酸菜牛肉麵,裏麵所用酸菜南方多省都有出產,隻是用腳踩被曝光後,踩爆了一個品牌。
    相比較而言,具有“二兩酒一兩金”說法的理財產品,一直是光著腳丫踩酒曲,而且非少女不用,嘖嘖嘖,像不像乳前茶?
    其他省份也有類似的東西,雖然籍籍無名,但在當地確實不可或缺。
    前幾天幫著公社搶收白菜的時候,路堅說過他們那一檔子事,但凡媒人去說親,姑娘的媽媽都會先問一句:這後生家裏有幾口酸菜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