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又獎勵了五十畝地

字數:4414   加入書籤

A+A-


    “也不小,十五歲登基,現年十八歲,他生活於民間,能登上帝位也是意外,但是民間皇帝,大抵是最了解民間疾苦,所以也仁善了一些。”
    沈淵像是在說一件很遙遠的事情,思緒有些飄忽。
    蘇晚晚一聽這情況,便有些了解了。
    雖然沒有刻意去打聽過如今這個朝代的皇室,但是她可是聽說皇室子嗣眾多,同時勾心鬥角也多,不知道死了多少人。
    現在這個皇帝是上任皇帝的孫子,皇帝的兒子們孫子們在爭鬥中死的死,殘的殘,以至於到最後都沒找到一個合適的繼承人。
    最後不得已讓已經流落民間的孫子給接回宮中,在重臣的擁立下登上了皇位。
    這種情況可想而知,小皇帝估計都懵了,過慣了清苦日子,一朝竟是飛上枝頭。
    “那也不算小了,長在民間受過苦的皇帝,麵對災難,怕不是要想各種辦法,指不定要自己籌集資金各種募捐呢。”
    蘇晚晚也不再多想。
    她其實想問,沈淵既然是個大將軍,皇帝也仁政,他為何就要隱姓埋名了呢。
    既然不是朝堂問題,難不成是家族問題?
    這個話題太沉重,她也不想多問,怕沈淵心裏難過。
    “這倒是像他能做出來的事情。”
    沈淵輕輕一笑,也不再提這個話題。
    但是這句話,顯然他是跟皇帝也認識的。
    長夜漫漫,因為朝廷政策下達,宣告著北部旱災徹底結束,人們也終於能睡個安穩覺。
    翌日,沈淵一大早又來到作坊這邊。
    難民們也都聽說了朝廷的政策,知道有賑災糧和糧種已經送達各縣,就有人蠢蠢欲動了。
    能有糧食種,還餓不死,誰人不願意回去呢。
    先前不回,是因為回去也沒有活路,現在就有很多人念著要回去了。
    “想要回去的,今天就可以結賬離開。”
    沈淵交待完,立馬就有人回應。
    林毅上前:
    “東家,我們不能把作坊就扔這裏,總要幹完了再回去。”
    林毅其實是不想回的。
    他就孤身一人,左右在哪裏都能過。
    東家收留了他們,讓他們得以好好生存到現在,現在農忙時間,村裏的人都在地裏忙活,這作坊不能停工。
    “沒事,作坊不急,不能耽誤了耕種,現在朝廷給你們賑災糧,也有種子,想回的就可以回,我們不勉強。”
    一聽沈淵這麽說,好多人都立馬感激地想要磕頭。
    不管如何,東家夫婦真是好人,這些日子他們沒有受苦,現在還有工錢可拿,比那些在縣城待著的災民好太多了。
    “東家,您和夫人就是活菩薩,我們一定會日夜祈禱,感謝您的恩德。”
    沈淵沒有多說,依舊是讓林毅統計人員名單,隨即就讓沈昭過來給他們發工錢,送他們出村。
    林毅沒有走,留下來的還有三戶。
    其中一戶是馮小柔一家,當然,還包括趙圓圓。
    馮小柔一家隻有馮小柔的父親一個壯勞動力,底下有一個弟弟,還有趙圓圓這個侄女。
    他們覺得回去種地,他們也種不了幾畝地,勞動力少,還要多交兩成賦稅,不如留下來做工。
    另外兩家也是這麽個情況,壯勞力少,多收稅不劃算。
    從通許縣走回去,不知道要走多久,走回去怕是也趕不上耕種了。
    林毅看這情況,眉頭緊鎖。
    這留下來分明就是給東家增加負擔的,畢竟三家帶上他,隻有六個壯勞力,其他都是婦女兒童。
    沈淵看了看這情況,也沒有說趕他們走。
    這幾家都是憨厚老實的人,老的老小的小,也的確可憐。
    但是留下來,自然也不會讓他們白留。
    “留下來也可以,男丁依舊蓋作坊,女人幫忙著做些和泥的小活兒,現在災情過去,男人二十個銅板一日,女人十個銅板一日,老人撿柴做飯,五個銅板一天,孩子沒錢可拿,我每天隻提供每戶一頓飯的粗糧,菜和鹽巴你們自己想辦法。”
    天氣好,也有了水分,先前幹了的植物也迅速長了出來,如今的山上也是可以找到野菜吃了。
    二十個銅板本來就是不包含吃住的價格。
    他也算是仁至義盡。
    聽了這話,眾人紛紛表示同意,也知道東家這是照顧他們了,這工錢趕上鎮上做工的工錢了,還給一些粗糧,也有地方可住。
    他們緊巴一下,等作坊蓋起來,也能攢下不少銀錢,到時等秋收時,糧食價格也打下來了,他們買了糧食再返鄉一樣的。
    林毅也是鬆了一口氣,他們重新歸置了一下住房,正好三戶人家,一人一戶暫時住著,林毅一個人幹脆就直接住在作坊這邊的茅草屋裏。
    安排好難民的事情,許縣令又和農業司一起來了大柳樹村。
    這次來主要是看看那耬車,以及種植的玉米。
    農業司的人一直來大柳樹村視察,這些事情自然是瞞不過縣令。
    他親眼看到了那耬車的好用,又到沈淵家裏看了看那玉米種子,蘇晚晚親自蒸了玉米窩頭給他吃。許懷遠激動地不知道要說啥好。
    “這次本官都不知道該如何獎勵你們了,縣裏這時候也空了,沒銀子獎勵,先欠著吧,你們如果要地也是可以的。”
    許懷遠無奈。
    一場旱災下來,本來富裕的通許縣現在成了貧窮縣,縣衙的庫房,連老鼠去了都得哭。
    “那我們要地吧。”
    沈淵想了想,銀子欠著沒事,地現在要回來還能種豆子。
    媳婦空間裏還有不少豆種呢,正好等秋收收獲了豆子,就能直接用於作坊那邊。
    蘇晚晚也是這樣想。
    “那成,賞五十畝良田,銀子二百兩就這麽先欠著。”
    因還要欠銀子,許懷遠這次十分大方地獎勵五十畝良田。
    五十畝!
    蘇晚晚有些驚呆了。
    上兩次那些農具也就各獎勵十畝地,她還特意要了一片荒地做作坊。
    這次可是五十畝良田啊。
    加上以前的獎勵,以及自家的30畝良田,她家現在就有一百畝良田!!!
    妥妥的大地主!!
    許懷遠一本正經,直接讓師爺拿出了欠條,應該是早就寫好了的。
    看來這次來大柳樹村就早有準備。
    蘇晚晚嘴角一抽,還是收回了那欠條。
    能讓朝廷寫欠條,她也不得了了。
    一旁陪同的柳大平更是嘴角直抽抽。
    沈淵夫婦,厲害啊,朝廷都欠他們銀子!
    喜歡房子通古代,被糙漢領回家強寵了,被糙漢領回家強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