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教沈豐收做賬

字數:4171   加入書籤

A+A-


    本來算著時間,護國公主很快就會到的,結果五天過去了,依舊沒看到。
    期間葉婧雪倒是來了好幾次,她也是很擔心,就派人去往京城的方向去迎。
    雖然沒有得到嬸嬸的確認,葉婧雪已經完全把小玥兒當外甥女看待了,隔三差五就帶小玥兒和小雲毅到她那莊子上玩兒。
    那莊子上有池塘,可以釣魚摸蝦,還養了幾匹小馬,兩個孩子也很樂意去。
    這一日,葉婧雪又來把孩子們接走了,蘇晚晚去了作坊。
    作坊已經開工整整一個月了,今日是發工資的好日子,她當然得先去財務部幫忙核算一下。
    沈淵真的找了一個會算賬的賬房先生,是直接買的,男人姓張,有三十多歲,是個命苦的。
    張師傅是從北部旱災嚴重的縣城來的,家裏的人都死了,他逃難到通許縣,一個人也不想再回去,就想著找個賬房做做。
    誰知道找了很多日子,賬房這活計大多都是親戚做的,要不就是家裏有人的,那些東家才放心。
    他孤苦一人,沒人放心用他,除非簽訂賣身契。
    張叔看起來很敦厚,又做過賬房有經驗,來之後看了她做的賬本,很容易便能看懂,這幾日還用這個時代固有的模式重新記錄了一遍,以便官府來查賬。
    蘇晚晚今日來教他們的是兩張表格。
    等把他們教會,沈豐收就負責按照她教的借貸法入賬,張叔就按照這個時代的方法入賬。
    兩套賬,可以雙方比對,也不容易出錯。
    她以後就月底看利潤表和負債表就行。
    表格她都已經畫好了,根據賬本,她很快就填上了數字。
    張叔對這些阿拉伯數字還不太熟悉,看起來很吃力,但是沈豐收很熟了,默默記下哪個空格都填什麽數字。
    這利潤表一目了然,就能看到這月的收入和成本,以及最後的利潤,甚至還有需要交的稅。
    作坊雖然開在村裏,當然也是要交稅的,古代的稅收並不低,但是好在稅目簡單。
    不像現代,主要稅種就五大類,什麽流轉稅、所得稅、行為稅之類的,每個稅種務這一項,就得找個專業人才才能搞定。
    而這裏,稅率雖然也不低,但是可沒分那麽多,就交一個商稅。
    而且是根據交易額征收的,也就是每月的收入。
    無論是買方還是賣方都要交這稅。
    不過這稅收也挺高的,總共要收收入的百分之四,買方也要收百分之一。
    這裏是收入,不是利潤。
    看起來這數字不高,其實換算到利潤上已經很高了,畢竟不是每筆收入都賺錢的,萬一你賠錢了,也得按收入的比例去交稅。
    蘇晚晚不知道曆史上是如何規定這稅收的,這裏是這樣規定的,等她把賬表弄出來,才發現利潤的四成幾乎都交給官府了。
    這樣一看,這稅收也是相當高了。
    不過想想現代,那麽多稅目下來,其實稅收也不低,看來古往今來都一樣,苛政猛於虎也不是白說的。
    第一個月盈利一百二十兩,淨利!
    得出這個數字,蘇晚晚還是比較滿意的。
    畢竟才第一個月,名聲沒打開,貨還有沒賣出去的,在倉庫堆著。
    沈豐收更是震驚地張了張嘴巴。
    他到底還是個孩子,不可思議地盯著小嬸嬸看。
    有這麽多錢嗎?
    他怎麽覺得賬麵沒有這麽多錢。
    他跑去抽屜那裏看,也隻有幾十兩銀子。
    張叔以前也在一家作坊幹過,可是也被這數字震驚住了。
    他看不懂表格,但是他那裏也有自已整理的賬,幹脆就打著算盤劈裏啪啦的算了起來。
    這邊沈豐收還是問出了心中疑問,他倒是不懷疑數字出錯,他隻是越想越不明白,這利潤跑哪裏去了。
    他可沒偷拿一分啊,為啥他這裏的銀錢不夠一百二十兩。
    “嬸嬸,為什麽我這裏沒有一百二十兩。”
    看著孩子一臉苦瓜狀,蘇晚晚也忍不住笑了出來,拿出第二張表格。
    資產負債表。
    “瞧,存貨占用資金了啊,咱們倉庫裏不僅還有黃豆,腐竹也都還沒售完,火炕屋裏還有半成品,這都是錢。”
    她解釋的通俗,沈豐收還是有些不好消化,歪著腦袋想了半天。
    倒是一旁的張叔打著算盤笑道:
    “這孩子還小呢,剛接觸不久,我當初學的時候,用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才勉強理解了。”
    說完,張叔也算完了,數字是對的。他對蘇晚晚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目光中充滿了欽佩。
    夫人年紀不大,竟是比他這老賬房都懂,而且那表格雖然他不認識數字,可是字他是認的,這樣一填,真是一目了然。
    按照現在稅收政策,其實有些作坊哪怕做賬規整,也很少這麽直觀的知道自已賺了多少錢,又有哪裏占用了銀錢。
    甚至有些作坊到幾個月後才發現自已做的是賠本生意。
    “我好像明白了,又有點不明白,張叔,以後你教教我。\
    沈豐收是真心喜歡算賬的,而且越來越喜歡那種,十分勤奮好學。
    “好,那你也得教教我那些數字,小先生。”
    張叔雖然對於自已賣身還有點不得勁,可是來了這麽幾天,這裏氣氛可比先前那作坊好多了,而且東家和夫人都好,他倒是喜歡上如今的生活了。
    尤其是,夫人有這麽大的做賬本事,竟然也樂意教他,他跟著這樣的主子,現在一百個心悅誠服。
    甚至還慶幸自已終於決定自賣自身,又恰好遇到了東家。
    不早不晚,剛剛好。
    沈豐收不好意思的撓撓頭,被一個大人喊小先生,他別扭。
    “你們以後互相學習,對了,拿出三成做獎金,按照當初製定的標準,找玉琳嫂子按照考核得分分配,都發下去吧,以後這部分錢也入到工錢成本裏麵。”
    修改一下報表,扣除掉這部分獎金,第一月作坊淨利潤80兩。
    第一個月就能賺錢,還養活了這麽多人,發了這麽多工錢,滿足了。
    蘇晚晚鬆了一口氣,這生意以後會越來越好。
    李玉琳管綜合辦,每個人犯錯,失誤什麽的在她那裏都有記錄,做的好的也有記錄。
    也沒那麽正規,就是把工人的獎金基數分了三等,犯過錯的拿最少的,做的好的拿最多的。
    沈豐收一聽,也高興了,三成啊,這一分下去,每個人能多拿不少呢。
    而且,他能賺錢了,還賺的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