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5章 皇長子劉進

字數:4259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再回過神時,公孫敬聲已經來到了家門前。
    抬頭怔怔望向墨色小門,公孫敬聲失神,他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走回來的,
    喃喃道,
    “他娘的,真是伴君如伴虎啊,比他爹難伺候多了。”
    “敬聲....”
    衛君孺走出,“外麵冷,快進屋來。”
    公孫敬聲震驚,
    “娘,您為何在這?”
    衛君孺笑了笑,“娘覺得你今天會回家,就留著門等你呢,看,你還真回來了。
    肚子餓不餓,我去給你弄些吃的。”
    聞言,公孫敬聲怔住,哪裏像他娘說得,恰好就覺得自己會回家,又恰好等到自己了,分明是每日每夜夜都在等自己回家....可自己呢,寧可在外胡混,喝得爛醉,睜開眼時都不知道在哪了,也不願意回家。
    可,公孫敬聲內心的愧疚也隻是一閃而逝,想讓這種人浪子回頭,是不可能的。
    “吃就不吃了,弄些酒來,今晚我就在這對付一晚上,娘,明早早點叫我!”
    說完,大步走進,衛君孺望著公孫敬聲的背影,長長歎了口氣。
    .............
    翌日,天剛透出點亮兒,大雪如約而至,鵝毛般的雪花,靜悄悄落下,把整個天地的聲音都吸走。
    長安的老人,記憶中,上一次見到這麽大雪的時候,仿佛是幾十年前的事了。
    未央宮宮門緊閉,守在宮門外的衛伉,仰頭看向天空,天空被大雪遮住,什麽都看不清,隻能看到白茫茫的一片,
    宮內不時響起急呼聲,激辭聲,和請罪聲.......
    俗話說得好,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再進一步,一人若是得道,雞犬如何跟著升天呢?
    要有崗位。
    有崗位,雞犬才能升天,有崗位給雞犬,這人才算是得道。
    在古代王朝,從來就沒有單打獨鬥,上陣親兄弟,打虎父子兵。親族是最大的支援,朝堂上看著是一人,其實那官員身後,是一個巨大親族支持,
    親族支持某個族人當官,這個當官的族人,當然也要回哺親族,最好的方式就是提供崗位。
    再沒有比皇陵當值最好的崗位了,
    所以,霸陵官員一抓,直接就牽動了各方利益。
    涉及此案的,想快些把此案平息,一切重新回到以前,
    不涉及此案的,恨不得陛下來場大洗牌,把皇陵的崗位再空出來,好讓他們插手。
    有人想大事化小,有人想腥風血雨,這群人撞在一起,未央宮內也沒個消停。
    衛伉撐著身子,想必……今日要立很久了。
    ……………
    與未央宮處不同,東宮漱玉閣似乎真隨著這場大雪,徹底靜了下來。
    銀裝素裹,雪已落了一層,細看去,蓋住了兩串隱隱的腳印,不知是這兩人來得夠早,還是因這雪下得夠大,或,二者兼而有之。
    霍光未去朝會,而是教導皇長子讀書,今日讀的是《左傳》,從魯僖公十年至魯僖公十五年,為秦晉韓原之戰。
    劉進趴在簡牘上,用手比量著,一個字一個字的讀,從臉上完全看不出昨日的委屈,
    小孩子就是這樣,前腳委屈,哭一場就好了,後腳就忘了。大人卻不行,大人已經失去了哭的能力,就算是哭,也是往肚子裏咽,
    見皇長子劉進小腦瓜都要掉進簡牘裏了,霍光用戒尺放在劉進下頜,輕輕頂起,
    “離簡牘遠些看。”
    “是,先生。”
    劉進又坐的筆直,繼續對照閱讀,誦讀聲比方才更清透,
    霍光用戒尺,順著皇長子劉進的腰背走了一圈,
    “名正言順,身正氣順。”
    “是!先生!”
    教導皇儲,是有帝王家學,但往往都要先定其心性,一通百通之前,也要先把一通學好,
    望著窗外的飄雪,怕劉進受涼,霍光又起身將窗掩好,再去撥動火爐,閣內升騰起暖意,
    歲月靜好,隻有先生和學生。
    伴隨著劉進的閱讀聲,霍光也在跟著默念,哪裏有錯字、漏字的地方,霍光會立馬開口提點,
    嚇得劉進隻能更加認真,
    暗道,
    先生可是能背下來左傳的人!我萬萬不能再讀錯了!
    一來二去,劉進甚至能完整念完一大篇,全程霍光都沒再開口,
    無一處錯處,需訂正處。
    “先生,學生念完了。”
    “嗯。”霍光滿意點點頭,又考校道,“晉惠公對秦國三施而無報,你有什麽想到的?”
    劉進抵住額頭,沉思了一會兒,霍光就是微笑望著他,心中猜測著殿下該如何回答,
    暗道,
    殿下應該是要說立信,人無信不立,晉國無信,才遭此大敗,此回答雖不算驚豔,但也算過關了。
    而若能再進一步,更有慧根,就會去思索,若晉國真“三施而報”了,給了許諾秦王的土地,對於晉國而言,會是好事嗎?
    至於再高深的看法,霍光也不奢求,
    “先生……”
    終於,皇長子劉進開口,“學生在想,為何惠公許諾秦王土地後,又不給他了。”
    “哦?”霍光眼睛一亮,
    有意思。
    “你繼續說。”
    “學生方才讀經,知道晉國有很多很多的土地。”
    “對,”霍光點點頭,補充道,“晉惠公和晉文公父晉惠公,再加上其父,二王戰事頻開,攻滅驪戎,納驪姬,又攻耿、霍、魏,納土無數,又假道伐虢,武德深厚。”
    “是,先生。”劉進聲音雀躍,“晉惠公繼位前,許諾秦王時,他還沒得晉國,所以願意分出國土,
    可等到晉惠公得國後,他就要真的付出土地了,他自然就不給了。”
    說罷,劉進忽閃著眼睛,期待的看向霍光,霍光愣了下,哈哈大笑起來,皇長子的答案讓他驚喜,
    大讚道,
    “殿下,您是比大多數人都看的透啊,
    妙!
    不是自己的東西,許諾出去,當然輕鬆,可真要是自己的東西了,想拿出去可就難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話雖如此,可有些土地借出去,吃它的,喝它的,生養用它的,久而久之,誰都會當成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