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才子佳人:唐朝典型愛情故事(四)

字數:2301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    四、躬奉板輿
    浙水東西,半紀漂泊。某年方就傅,家難旋臻。躬奉板輿,以引丹旐。四海無可歸之地,九族無可倚之親。
    ——李商隱,《祭裴氏姐文》843年)
    侍從給主客續了茶。令狐殼士問李義山,後來,你和令尊從浙東去了浙西?
    李義山說,正是。憲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孟公奉旨回京,升任戶部侍郎,孟幕解散,先父有幸得到孟公的引薦,去了浙西觀察使李翛幕下,職銜殿中侍禦史,職級為七品。那年冬天,李愬雪夜入蔡州,憲宗一舉平淮西。淮西在打仗,浙西要征糧,先父日夜為賦稅錢糧奔走,家母和某都見不到他。元和十四年819年),竇相國出任浙西觀察使,先父留任。長慶元年821年)春,先父積勞成疾,死在了任上……李義山一時哽咽,說不出話來。
    令狐子直起身按住李義山的肩膀說,沒事,都過來了。
    李義山重振精神說,失禮了——當時小子年方就傅十歲),有位姐姐徐氏姊),已經出嫁,小子是長子,便帶著家母和弟弟李羲叟,字聖仆),跪了竇相國,竇相國十分憐憫吾一家,按五品的常例,給足了當月的俸祿,另贈了一個月月俸,還出錢雇了腳夫,幫忙運送靈柩回鄉。
    令狐殼士說,竇相國仁慈,確實是破例按五品以上撫恤的,義山講得很確切。子直、綸,你們也要記住,貞元十二年796年),德宗有令:應文武朝官有薨卒者,自今以後,其月俸宜皆全給,仍更準本官一月俸錢為贈。所謂“薨卒”,也是有定製的,三品以上稱薨,五品以上稱卒,從六品到庶人稱死。
    令狐子直和令狐綸說,父親,記住了。
    令狐殼士對李義山說,就傅之年,便要扶靈返鄉,想必一路上吃了不少苦吧?
    李義山說,承蒙竇相國關懷,除了通關的過所,還發了一份使帖,懇請沿途各州縣通融,所以一路上倒也順利,沒有碰到特別為難的事,隻是晚上有些難熬……
    令狐子直問,是要守靈麽?
    李義山說,是的,沿途客舍擔憂客人忌諱,不讓停靈到客房,隻能放到馬廄或柴房,晚上某就在靈柩邊上打地鋪。頭幾日不免驚懼,晚上起風的時候,似乎有鬼魂出沒,後來想到,就算先父魂魄歸來,也一定是來看望母親、某和弟弟的,便不再害怕了,馬廄和柴房也變得熱鬧起來,某聽到老馬的噴嚏,餓豬的腸鳴,還有蛇鼠追逐的聲音……靈柩裏的先父是最安靜的,從來不曾進入小子的夢鄉,他無聲地躺平,卻讓小子逐漸確信,他真的死了,變成了護佑小子的神祇,在他的庇護下,無論夜晚多麽漫長,也有破曉的時候,無論歸途多麽遙遠,終有抵達的一天。
    令狐殼士問,你們母子走了多久?
    李義山說,七七四十九日。吾等走的是水路,沿著漕河隋唐大運河)逆流而上,白天扶棺乘船,晚上靠岸投店。吾等從潤州江蘇鎮江)出發,先橫渡長江到揚州,進入山陽瀆淮揚運河),然後北行至楚州江蘇淮安),又西行入淮河,最後經洪澤湖,西北入汴河通濟渠)。入汴河前,船隻頻頻遇險,阻塞不前,但最後都平安渡過了。入汴河後,河水寬闊平靜,河堤都是大道,馬上的人和船上的人招手歡呼,母親也不再暈船了。兩岸的榆柳漸濃,不久之後就到了汴州河南開封),看著高聳的城牆,母親說,義山,娘餓了,上了岸,給娘來碗水盆羊肉。船隻進城靠岸,客商卸茶課稅,吾等來到橋市一側的麵攤上,每個人都來了一大碗水盆羊肉。母親看著吾等喝光最後一口湯,說道,孩子們,吾等一定要活下去。
    令狐殼士說,你有一個好母親。
    李義山說,是的,家母身體羸弱,但是心誌堅貞。吃完水盆羊肉,吾等離開汴州,上溯到了汴河的起點——鄭州滎陽板渚渡口,吾等抬棺上岸。某第一次踏上故土,舉著丹旐招魂幡),走在拉著靈柩的板輿板車)一側,叔叔李處士哭喊著從遠處奔來,吾等船行了一千五百裏,曆時四十九天,見到了族人,才算是回到家。
    令狐殼士說,十歲少年,千裏扶靈,義山當得起一個孝字。
    令狐子直和令狐綸也拱手稱譽,李義山回了禮。
    令狐殼士說,聽義山講為父親扶靈的事,讓某想到為憲宗扶靈的事,那是在元和十五年820年)春夏……
    親,點擊進去,給個好評唄,分數越高更新越快,據說給香書小說打滿分的最後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
    :httpap..,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