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惡因終得惡果!臥底結束,攤牌吧!劉備:拿下這王氣之城!

字數:6855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主公雖隻有五千兵馬,但金陵城中,卻有大大小小數十家豪姓,誰家沒有個三五百僮客家奴。”
    “主公可下令,命這些大族豪姓,將家奴盡數獻出來,合起來還怕湊不出五千兵馬嗎?”
    “這便是雍之計策!”
    顧雍不緊不慢,道出了自己的計策。
    這一道計策一出口,堂中眾人立時議論起來,原本低落絕望的氣氛,立時一掃而空。
    孫策更是眼眸一亮,拍案道:
    “對啊,吾怎麽沒想到,這金陵城中,還有這一支兵馬可用!”
    金陵乃江東心髒,乃士家豪姓聚集之地,諸如顧氏,陸氏,朱張,張氏等等。
    這些士家豪姓,正如顧雍所說,誰家沒有點私兵,誰家不私藏個三五百僮客。
    倘若這些豪姓願貢獻出私兵,為他所用,豈不就一夜之間,湊出了五千餘兵馬?
    而且這些私兵,並非是那些未經訓練的烏合之眾,多少還是有些戰鬥力的。
    若得這些私兵,再加上自己現有的七千左右正規軍,合計一萬左右兵馬,還怕死守不住金陵內城嗎?
    孫策額頭青筋突湧,眼中陡然間又迸射出了曙光。
    “元歎你的想法是好的,可是這金陵城中的大族豪姓,他們肯獻出家奴僮客助主公守城嗎?”
    “畢竟當年主公平定江東時,可是咳咳……”
    張昭幹咳了幾聲,話未言盡。
    孫策剛剛鬆展的眉頭,旋即又緊皺起來。
    張昭言外之意他明白,無非是指他當年平定江東時,對江東豪傑殺戮太多,結下了太多的血債。
    現下你窮途末路了,人家們不落井下石,看你熱鬧就不錯了,還會給伱獻出家奴助你守城?
    “江東豪姓在主公麾下為官者不在少數,與主公已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豈能坐視主公有難而不相助?”
    “我顧氏願帶頭獻上四百僮客,聽候主公調遣!”
    顧雍一拱手,慨然表明了態度。
    孫策精神一振,眼中曙光再次奔湧而出,麵露驚喜之色。
    顧陸朱張,顧氏可是江東四姓之首,在各大小士家豪強之中,有著何等的影響力!
    顧雍都願帶頭獻出家兵相助,其餘大小豪姓,豈能不紛紛效仿?
    “好好好,甚好!”
    孫策臉上陰雲一掃而空,顧不得身上傷勢,起身大步下階來到顧雍跟前。
    “有你顧元台這句話,吾就放心了。”
    “若能得爾等江東豪姓相助,吾守住金陵,鏖退大耳賊不在話下!”
    “顧元歎,若真到那一天,你顧雍就是我孫家第一功臣!”
    “這江東基業,我孫策與你顧家共享!”
    孫策是欣喜若狂,拍著顧雍的肩膀大讚,順道許下了一個天大的畫餅。
    顧雍受寵若驚,忙是拜謝,大表了一番忠心與感恩。
    孫策不敢耽擱片刻,當即傳下號令,命顧雍全權負責號召城中大族豪姓獻兵助戰之事。
    計議就此定下,軍議散去。
    顧雍與陸遜走出大堂之時,彼此暗暗對視,眼中閃過一抹會心冷笑。
    …
    金陵外城,劉軍大營。
    中軍帳內。
    魯肅已將金陵內城的布防圖畫出。
    劉備則帶著一眾謀臣武將,圍著布防圖指點議論。
    “這金陵北臨長江,東臨鍾山,南依清涼山,當真是虎踞龍蟠形勝之地。”
    “難怪當年秦始皇巡視江東,觀此城有王氣,便令挖斷山崗,改其名為秣陵,以斷其王氣。”
    “孫策選此城做為其治所,確實是眼光獨到。”
    劉備審視著金陵地形,不禁嘖嘖慨歎。
    眾人紛紛稱是。
    唯有蕭方卻不說話,隻是一笑。
    金陵虎踞龍蟠是不錯,非要說有王氣也不錯,可惜定都在此的王朝,不是偏安一隅,就是短命鬼。
    這個頭,大概就是由孫氏開啟的吧。
    “照子敬所畫地形圖,這金陵內城確實險要,可稱得上是天下堅城。”
    “孫策若是頑抗到底,我們若要強攻的話,沒有三五個月,死傷五六千將士,隻怕還未必能攻得下來。”
    黃忠眉頭深鎖,言語中也少了先前那份樂觀。
    一時間,眾人是議論紛紛,皆在琢磨著,如何在犧牲最少的前提前,花最短的時間拿下金陵內城。
    隻是琢磨來琢磨去,卻皆沒有個萬全之策。
    正商量不出個所以然時,陳到匆匆而至,將一道密信獻給了劉備。
    劉備接過一看,正是陸遜送來的密信,忙向蕭方眼神暗示,將密信遞給了他。
    “若不出方所料,主公不費一兵一卒,速破金陵內城的機會就要來了。”
    蕭方言中別有意味,不緊不慢的將那封密碼信拆開,開始對朝著《左傳》翻譯起來。
    劉備與眾人卻神色一震,立時安靜了下來,所有人的目光皆是好奇的聚向了蕭方。
    他們回想起來了。
    前日魯肅歸降時,曾言金陵城易守難攻,他們這位軍師便說過,也許能金陵城能不戰而下。
    當是劉備詢問蕭方有何妙計,蕭方卻並未回答,隻稱用不了幾日,便見分曉。
    今日忽然收到了一封密信,蕭方舊事重提,自然是鉤起了所有人的好奇心,將期待感瞬間拉滿。
    片刻後,密碼信翻譯完畢。
    蕭方看過後不由笑了,遂將信交給陳到,令他當眾宣讀出來。
    “軍師!”
    劉備微微吃驚,急是出言提醒。
    先前為保護陸遜臥底的身份,兩人商量著一直未與第三個人透露,現下若是將這信當眾念出,豈非暴露了陸遜的身份?
    “今晚將是最後一戰,伯言的使命也將完成,沒必要再隱瞞下去了。”
    蕭方卻意味深長的回答道。
    最後一戰!
    這四個字,聽得老劉精神一振,驀然意識到了什麽,遂不再阻攔陳到。
    於是陳到便將書信接過,當眾宣讀了出來。
    陸遜在信中聲稱,顧雍假借獻計孫策,發金陵士家豪姓部曲私兵助戰,名正言順的將各家僮客家奴集結,已得兵馬近五千。
    今晚他們這些反孫豪傑,將奪取內城城門,迎劉備大軍殺入,一舉拿下金陵。
    大帳內,一片嘩然驚議。
    這個陸遜,不是當初鄂山一戰,往北岸為孫策獻鐵鎖連舟之計,想助周瑜一把火燒盡他們的戰船麽?
    怎麽這毫無征兆的情況下,就莫名其妙的投靠了過來?
    還在孫策眼底子底下,組織起了五千私兵,竟然要奪取城門,放他們大軍入城?
    眾人既是驚喜又是茫然,一時議論紛起。
    劉備卻驀然省悟,驚喜道:
    “軍師先前曾說,吾不費吹灰之力,就能不戰而速破金陵內城!”
    “莫非,軍師已料到,城內顧陸等豪傑,會起兵助吾奪城?”
    蕭方一笑,輕搖著羽扇不緊不慢道:
    “主公離攻破金陵,拿下江東,隻差了內城那一道城門之隔。”
    “對於那些江東豪傑來說,奪門獻城也是他們最後向主公邀功的機會,豈能錯過?”
    “再者,孫策經曆前日一敗,一萬精銳已死傷殆盡,手中隻餘下不五千多新兵,已不足以壓製城中豪姓們的力量。”
    “這種力量的逆轉,自然也就給了他們敢於舉事,反抗孫策的底氣信心。”
    “隻要看準了這兩點,自然不難推算出,伯言他們必定會起兵舉事,助主公不費吹灰之力拿下金陵。”
    老劉恍然大悟。
    黃忠等眾將,亦是省悟了過來。
    帳中頓時又是一片驚歎,眾人皆是歎服於蕭方的先見之明。
    “難怪蕭軍師敢稱不費吹灰之力,就能速破金陵,原來對城中人心向背,早已洞若觀火!”
    “肅今日,終於是親眼見識了蕭軍師的神機妙算!”
    魯肅嘖嘖歎服後,卻又狐疑道:
    “隻是肅有一事不明,聽主公和蕭軍師所說,似乎這陸伯言已然暗中歸附主公,但不知是何時?”
    “肅猜想,莫非是主公誅殺袁術之後?”
    魯肅的猜測,得到了眾人點頭認可。
    在他們看來,劉備擊破淮南軍,誅殺袁術後,才算宣告孫策外援斷絕,徹底進入窮途末路的境地。
    按常理,陸遜在那時暗中歸降,才算合情合理。
    劉備嗬嗬一笑,捋著細髯道:
    “子敬猜錯了,其實早在鄂山一戰時,伯言便已歸附於吾。”
    鄂山一戰?
    魯肅是大吃一驚。
    那時孫策不才剛剛爭奪荊州失利,雖然說早受了重創,卻實力尚在。
    柴桑還在,手中還握有數萬雄兵,韓當等大批猛將還尚未隕落。
    那時的孫策,根本看不出半點覆沒的苗頭。
    陸遜竟早在那個時候,就已暗中倒戈?
    魯肅是滿臉難以置信。
    劉備也沒什麽好隱瞞,遂將當日孫策撤退時,陸遜暗回樊口,向他表明歸附之心,並甘願充當內應眼線的秘密,盡數公開。
    魯肅恍然大悟。
    他這才明白,為何孫策軍的種種機密,劉備這邊全都了如指掌。
    原來除了蕭方的神機妙算外,還少不了陸遜的暗送情報。
    “當日孫策火攻之計失利,不願相信是為蕭軍師識破計策,歸咎於軍中有內奸泄露機密,險些要當場斬殺陸伯言。”
    “想來就是那件事,令伯言寒心畏懼,選擇了倒戈向主公吧。”
    “如此看來,孫策今日的覆沒,也算是他種下了惡因,自食惡果了。”
    魯肅感慨唏噓過後,向劉備一拱手:
    “孫策一味崇尚殺戮武力,卻不知人心向背,亦可決定生死存亡。”
    “主公未下江東,便已先得江東豪傑人心,伐滅孫策,全據長江,實乃天意也!”
    劉備豪意燃起,當即奮然而起。
    意氣風發的目光,環掃眾將,欣然喝道:
    “諸將聽令,今晚集結大軍,我們踏破內城,徹底拿下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