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遷都許昌,我劉備乃中原之主!曹操:竟不給我得隴望蜀的機會?

字數:6520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十六萬楚軍,會師於白馬。
    朝陽東升之時。
    劉備與蕭方已並肩立馬,駐足於岸灘,關羽和張飛兩兄弟,駐馬於左右。
    四人迎著晨光,目光穿越滾滾黃河,遙望北岸。
    沿岸一線,十六萬的楚軍將士們,正聚集於河灘,對著北岸的潰逃的魏軍放聲狂笑。
    劉備則扶劍傲立,冷笑的目光欣賞著最後一批魏軍,如喪家之犬般,狼狽不堪的渡河北逃。
    “臣恭賀大王,收複中原,飲馬黃河。”
    “大王距大漢再興,社稷匡扶,天下一統的偉業,更進了一步了。”
    身旁的蕭方,笑嗬嗬的向劉備一揖。
    “臣恭賀大王飲馬黃河,收複中原!”
    關羽和張飛兩兄弟,亦是笑嗬嗬的拱手拜賀。
    飲馬黃河,收複中原,大漢再興…
    這一個個振奮人心的字眼,聽得老劉是熱血激蕩,心神振奮,臉上是壓不住的意氣風發。
    一聲豪然大笑後,劉備臉色轉為莊肅,向著蕭方鄭重一揖:
    “遙想當年,孤痛失徐州,麾下兵馬不過三千,如喪家之犬般瀕臨絕境。”
    “如不是景略你不嫌棄備寒微狼狽,以謀聖之智隻手相托,孤焉能有今日驅逐袁賊,收複中原之盛勢!”
    “孤當拜謝景略才是!”
    關羽和張飛兩兄弟,臉上亦是感激之色,忙是跟著劉備一起拜謝。
    蕭方心中一熱,不禁感慨良多。
    老劉三兄弟皆乃赤誠之人,這番感激之詞,他自然看得出來,乃是發自於肺腑之詞。
    以老劉現下楚王之尊,雄踞兗豫徐荊揚五州之勢,還能牢記自己的功勞,在三軍將士麵前如此拜謝感激,這份胸襟氣量,著實值得他的輔佐了。
    “大王此言,臣可萬萬擔當不起。”
    “臣隻是略盡微薄之力而已。”
    “大王能有今日盛勢,乃是大王神武雄略,眾將用命,上下齊心之功也!”
    “且方能為大王再興漢室的偉業中,略盡所能,實乃方的榮幸才是。”
    “該是我蕭方,拜謝大王,給我名留青史的機會呀。”
    蕭方自然懂得做人,又把老劉的拜謝盛讚又奉還了回去。
    順便還不把功勞,推給了關羽張飛等眾將身上。
    沒有人不愛聽好話,老劉雖不是喜好阿臾奉承之徒,這番話聽著心裏邊卻也是舒服痛快。
    “景略啊景略,咱們君臣之間,就不說這些誰謝誰的話了,倒顯得見外了!
    劉備豪爽的擺了擺手,爾後笑道:
    “雲長,翼德,趕快交待下去,今晚就在白馬渡犒賞三軍將士!”
    “還有,要擺下慶功宴,孤要與景略和你們痛飲一番,不醉不休!”
    關羽和張飛大笑。
    當天晚上,白馬渡為歡聲笑語淹沒。
    魏軍撤退的倉促,無數的軍資來不及撤走,統統都遺留在了白馬渡中。
    劉備便將這些堆積如山的軍資,盡數犒賞三軍將士。
    血戰餘生的楚軍將士們,便是喝酒吃肉,載歌載舞,盡情的狂歡慶賀。
    王帳之中。
    劉備與眾將自然也是把酒言歡,開懷暢飲,氣氛熱烈而愉悅。
    “景略,現下黃河以南,除了青州之外,皆已為咱們收複。”
    “這下一步,你看孤當如何行事?”
    老劉還未被勝利衝昏頭腦,酒過三巡之後,笑問向蕭方。
    “大王的目標,自然是一統天下,那麽接下來用兵,無非是北上滅袁,西進滅曹。”
    “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中原諸州連年遭受戰,經濟凋敝,百姓困苦,現下大王首要做的,自然是召集流民,安撫百姓,休養生息。”
    “而兗豫等諸州,先為曹操所有,後又為袁紹所占,現下二賊雖已退走,但各州忠於二賊的殘存餘孽不在少數。”
    “除了恢複經濟之外,大王還要花些心思,剪除這些袁曹餘孽,以確保將來大王滅二賊時,不會有後顧之憂。”
    “再者三軍將士連年苦戰,雖然勝仗是一個接一個,但體力精力也已到了極限,需要好好休整。”
    “除此之外,還有數萬偽魏降軍,也需要大王整編,好為我所用。”
    “總之現下我們雖已飲馬黃河,但需要做的事情還很多,現下談伐袁或是滅曹還為時尚早。”
    聽得蕭方於大局的分析,劉備若有所思,神色愈發冷靜下來。
    半晌後,劉備重重點頭:
    “景略所言極是,中原諸州先有袁曹之戰,今又經楚魏之戰,確實也需要休養生息了。”
    “那就依景略所說,暫緩用兵,以安撫人心,恢複經濟,休整士卒為重吧。”
    老劉對蕭方也是從諫如流,當即采納了他的提議。
    於是在當晚的慶功宴後,劉備便傳下詔令,各部兵馬停止攻勢,止步於黃河南岸。
    伐魏的戰爭,就此暫時告一段落。
    接下來首要之事,自然便是遷都了。
    先前定都於壽春,隻是考慮到壽春位於荊揚徐三州之中,既方便對三州掌控,又方便於北上用兵。
    現在中原已收複,老劉的都城,肯定不能再停留於南方,北遷勢在北行。
    原本洛陽乃大漢東都,遷都洛陽在政治人心上,有著巨大的號召力,自然是首選。
    不過考慮到洛陽向西離關中太近,向北與河內郡隻一河之隔,容易同時受到曹操與袁紹兩麵威脅。
    定都洛陽,就要分出重兵,來確保其西北兩麵的安全。
    天下未定,大楚寶貴的兵力,自然要用在掃滅袁曹上,而非拱衛都城。
    故權衡再三之後,在蕭方的提議下,老劉還是決定把都城,遷至了許昌。
    畢竟許昌的政治地位,雖然比之洛陽長安不如,比先前天子在時已大幅下降,但其地位還是遠在壽春之上,對中原還是有相當的號召力。
    此外定都許昌的話,北麵有洛陽,陳留等重鎮做為緩衝區,安全性大大增加,便不必部署重兵拱衛。
    至於許昌附近方便屯田,漕運這些優點,那就不必多說了。
    考慮到種種優勢,劉備欣然采納蕭方提議,下詔將楚國國都,正式遷至了許昌。
    入冬時分。
    大楚王後世子,文武百官,盡皆遷至許昌。
    …
    益州,葭萌關。
    數以萬計的曹軍士卒,正由北而來,源源不斷的開至關城之下,開始逼關下寨。
    中軍大帳內。
    曹操正緊盯著蜀中地圖,部署著攻取蜀地的方略。
    自破南鄭,攻取漢中之後,曹操原本不想得隴望蜀,想見好就收班師關中。
    然在郭嘉,荀攸等謀士力薦之下,曹操才不得不在奪取漢中後不足兩月,便再次揮師南下,意圖趁勢掃滅劉璋,全取巴蜀。
    “葭萌關就算拿下了,南麵還有劍閣,據聞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
    “想從正麵破關,攻入成都平原,隻怕不易呀。”
    “吾以為,我們還是當從巴郡方麵入手,看看能不能以偏師,從閬中一線打開突破口。”
    曹操眉頭深鎖,指著地圖分析著。
    眾謀士們便各抒己見,有人讚同,也有人眉頭緊鎖,不甚苟同。
    唯有郭嘉,卻一言不發,眼神顯示著似乎別有心事。
    “奉孝,吾這取蜀地方略,莫非你另有異議?”
    曹操看出郭嘉有心事,便是問道。
    郭嘉輕咳幾聲,指著地圖道:
    “主公這攻取益州方向,倒也不是不可行。”
    “但這益州不同於關中,其雄關險隘太多,純以武力攻取怕是耗時太久。”
    “倘若中原袁劉間分出了勝負,而我們又身陷益州戰事無法抽身,介時關中兵力空虛,若袁劉趁勢來攻,又當如何是好?”
    郭嘉的提醒,令曹操心頭一凜,眼中閃過幾分忌憚。
    “奉孝提醒的是呀,劉備在項城固陵兩度大破袁紹,殲滅其十萬大軍,如今攻守之勢已易。”
    “照這個勢頭,袁紹隻怕支撐不了多久,大耳賊攻取中原已是大勢所趨了。”
    曹操捋著細髯,微微點頭。
    “袁紹是折了十萬兵馬,是已經轉攻為守,卻仍占據著許昌,睢陽等要地。”
    “袁紹若據守不戰,背靠著兩河做後盾,劉備短時間內想要鯨吞中原,隻怕也沒那麽容易呀。”
    “就算劉備最後能拿下中原,至少還得一年半載的時間,這麽長的時間,難道還不夠我們滅了劉璋,拿下益州全境嗎?”
    曹洪卻有不同看法,手拍著地圖,一臉霸氣自信的斷言道。
    這番話,如給曹操打了一針強心劑,精神不由一振,似乎又有了信心。
    “子廉所言也不無道理,袁紹畢竟底蘊深厚,劉備應該不會勝的太快吧…”
    曹操微微點頭,似乎認可了曹洪的分析。
    郭嘉臉上卻陰雲依舊,搖頭道:
    “主公,別忘了,劉備麾下可是有那位謀聖的存在。”
    “隻要有此人在,一切皆有可能。”
    “我們在他手底下吃的虧,還不夠多嗎?”
    曹操心頭陡然一震,“蕭方”這個名字,刹那間浮現在眼前。
    往日栽在蕭方手中的種種痛苦回憶,此刻也跟著一並湧現。
    “主公,中原有變!”
    曹休神色慌張,高舉著一道急報衝入,大叫道:
    “劉備先破袁譚攻陷許昌,接著又攻破我洛陽東取虎牢,爾後又於賈魯水大破袁尚!”
    “袁紹已下令放棄河南地,偽魏各軍倉皇逃往河北!”
    “黃河以南為劉備所有,已成定局!”
    曹操猛然抬頭,臉色驟然大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