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大明興盛的秘訣,藏在朱元璋造反時的

字數:4325   加入書籤

A+A-




    朱標喝了杯濃茶,逐漸清醒了一點,隨即對朱楷說起了朝堂上的事:
    “二弟,魏國公和一眾大臣,想要爹下令再次北伐,這距離第一次北伐才過了兩年,現在還要打……能打嗎?”
    朱楷喝了口啤酒,隨後說道:“能打,但不好打。”
    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先後十三次發動北伐,第一次大勝,而即將開始的第二次北伐,則大敗。
    “能打?但不好打?”
    朱標聽到朱楷的六個字後,不由得沉思起來,他的想法和朱楷的差不多,覺得第二次北伐有些倉促了:“二弟,我覺得我們這一仗不好打,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輜重不足,去年的北伐我們的確贏了,而且收獲頗豐,可那些繳獲看上去很多,可大明太大,那些繳獲分到各地,一年的光景並不能讓繳獲轉化成實力,這次北伐打勝了還好,如果打敗了,那就是雪上加霜。”
    朱楷雖然在應天府留下的名聲不好,是臭名昭著的紈絝,但朱標卻是知道,自己的弟弟有大才,明朝建立之前,朱元璋外出征戰朱標理政,朱楷出了不少主意。
    所以,有事找朱楷準沒錯。
    想了想朱元璋不想打的原因,朱楷對朱標說道:
    “大哥說的沒錯,遼東糧倉尚且在蒙元手中,他們物資充足,並且采取守勢,以逸待勞,而我們長途跋涉,補給線長,對於糧草的需求更大。”
    古代打仗,尤其是和北邊的遊牧民族打仗,唐玄宗之前中原王朝尚且可以利用武器的優勢,打敗遊牧民族的侵略,比如說當年的陌刀軍陣,一刀下去人馬俱裂。
    但之後,遊牧民族的武器逐漸可以和中原王朝平等,再想戰勝他們就需要將領對於戰陣的理解,利用戰陣打敗敵人。
    但到明朝時期,戰陣和武器,都不再是占據勝敗的主要因素,遊牧民族入侵中原,把中原王朝冶鐵、兵法等學了個遍,他們也學會利用俘虜種田,當然……君臣不能同仇敵愾是另外一回事,比如明末的崇禎,他想打敗韃子,可身邊跟著的都是豬隊友。
    但現在是明初,大明君臣一心,武將和兵馬是通過戰爭一場場淘汰下來的,所以,此時後勤是決定勝敗的關鍵因素。
    “是啊,如果糧草充足,就算魏國公不想打,爹也會催著他打的。”
    說到這兒,朱標立刻想到另一個問題,對朱楷詢問道:“二弟,湖廣之地肥沃,是古往今來有名的魚米之鄉,但多年征戰,湖廣十室九空,即便父親移江西之民填充湖廣,收效甚微,如果想恢複湖廣民生,應當如何?”
    朱標現在問恢複民生的,不再提北伐的事,朱楷就順著他繼續向下說道:“大哥,其實答案就在咱爹當反賊時提出的口號裏麵,隻是咱爹忽悠百姓跟他一起造反,卻沒向深處去為百姓考慮,沒去想百姓最核心、最賴以生存的問題是什麽。”
    在這點上,朱楷做的很好,他從來沒想著過多的參與朱標的發展,隻要朱標身體健康,能安穩的當上皇帝,其他的朱楷絕不多參與,朱標問什麽他說什麽,不會談及其他。
    在後世,上網的時候朱楷最討厭有些網友好為人師。
    尤其是在某呼上,裝逼的同時又在教你做人,也不看看自己是什麽德行。
    就像朱標此時問朱楷的問題,別說北伐和糧食問題了,就算在酒桌上,讓朱楷說出來此次北伐誰輸誰贏,誰保全了實力,這些朱楷都能講的明明白白。
    但何必呢?勝敗自有定數,朱楷不會過多的參與和改變,他隻是想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去改變大明,讓他們自己站在更高處去看世界。
    而此時,朱元璋帶著馮勝,已經走到奉先殿外,剛好聽到朱楷和朱標的對話,不由得老臉一黑。
    老子是反抗殘元暴政,為百姓找一條活路,哪裏算得上造反?
    還說我忽悠百姓跟我一起造反!
    朱元璋氣的牙癢!
    他自認古往今來的皇帝,沒有比他再為百姓好的,可朱楷卻說自己忽悠百姓,沒好好考慮百姓生存的問題。
    就憑朱楷這句話,打斷一條皮帶都是輕的。
    不過氣的牙癢的朱元璋卻停下腳步,朱楷如此吐槽自家老子,朱標會如何反駁?
    朱元璋還是吳王時,朱標就開始幫朱元璋處理政務,對他當時所實行的百姓生存問題以及朱家俊所實行的政策非常清楚,如果不加以反駁那才有鬼。
    朱元璋非常自信的想到:且看我朝太子,如何反駁你這逆子!
    對於朱標的回答,朱元璋充滿期待。
    他沒理由不期待,朱標的老師以及東宮屬臣,都是和他一起打天下的文臣武將,這套班底朱元璋非常信任,朱標在他們的教導下,沒理由不成才。
    “咱爹當反賊……胡說八道,咱爹是為了給百姓找條活路,不得不帶百姓起來反抗蒙元暴政!”
    朱標示意朱楷說話注意點的同時,他自己則開始思考,自己老爹造反……啊不,是帶百姓反抗蒙元暴政時的口號。
    思忖一番隨後,朱標說道:“二弟說的,可是這句‘驅逐韃虜,恢複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
    “對,最重要的是最後四個字——救濟斯民。”
    朱楷對朱標說道:
    “隻要把救濟斯民前的‘立綱陳紀’,改成均分田畝,湖廣之地不出兩年,就會再次成為魚米之鄉,沃野千裏。”
    均分田畝?
    朱標還在思考這四個字的意思,而門外的朱元璋,腦袋裏卻如同響起一聲晴天霹靂!
    轟的一下把他腦子裏的混沌打開。
    均分田畝……
    均分田畝……
    對啊!
    自己當初如果把立綱陳紀四個字,換成均分田畝,這天下誰還會造反?
    至於立綱陳紀……百姓連肚子都吃不飽,誰會講規矩?
    朱標卻囿於其中,說道:“二弟這麽說不對,立綱陳紀是為了恢複漢人治理中華的規矩,以及百姓要遵守的法度,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狗屁方圓,大家連肚子都吃不飽了,誰還會在乎規矩?”朱楷對此嗤之以鼻,“咱爹當年在鳳陽放牛的時候,還宰了地主家的牛煮著吃呢,按規矩殺耕牛者死,咱爹死了嗎?”
    朱標搖了搖頭,下意識的說道:“咱爹又不傻,他跑啦!”
    “……”
    朱元璋這會兒恨不能是把朱標和朱楷兩人的嘴給縫上,你爹要是不跑,還有伱們這幾個兔崽子啊?
    正準備推門而進,朱元璋又聽到朱棣的詢問:
    “二哥,均分田畝聽著是好事,可咱爹在立國之初,封了很多功臣,他們家中也是被咱爹賜下不少土地呢?他們的土地要不要分?”
    朱標在旁邊補充道:
    “咱爹賞了很多土地,還把他們的稅賦免了,如果是均分田畝,就要一起收農稅,被咱爹免去的稅,他們要不要交?”
    “……”
    站在朱元璋身後的馮勝,不由得渾身一緊。
    他家可是有良田三千畝,這要是均分出去,還能剩下多少?
    那個叫朱棣的小子,不是好東西啊!
    以後得提醒自家女婿離他遠點,免得得罪勳貴,惹火燒身。
    本章完
    :..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