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0章 最喜歡的人送去最危險的地方

字數:3713   加入書籤

A+A-




    第(1/3)頁
    > “王爺,我們這個時候去上京,是不是太晚了?”
    魏忠和鄧天麒領著蜀國將領匆忙趕路,直奔北莽上京,跑了一夜,人馬疲倦,器械不整,這才在離上京城不足一百裏處稍作歇息,整頓兵馬,吃些幹糧,養足精力準備攻城。
    鄧天麒站在一處不高的山坡上,眺望上京方向,“再跑大半天就能趕到上京了,這一路看到的情形,還有劉曄帶回來的情報,應該不晚。”
    “北莽隻是死了個皇帝耶律雄基,可是這麽大一個國家,在經曆了短暫的慌亂之後,那些手握重兵的將領,還有那各地的諸侯都會動起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想著要逃的,也不是每個人都能逃的,那些和大漢有血海深仇之人,那些降了也會被我們殺掉的人,他們會站出來,會組織兵馬來抵抗。”
    “陸長生和虛靖、孔瑾在上京幹的這一票大的,的確成功了,不過要將上京給攻打下來,要將整個北莽的兵馬給征服,那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魏忠啃了一口麵餅,拿出腰間的酒壺喝了一口,“王爺說得有理啊,這些年打仗,王爺不僅衝鋒在前,而且善於謀劃,想得很長遠,很周到了。”
    鄧天麒嘴角一扯,將魏忠手中的酒壺奪了過來,仰頭喝了一大半,“我說魏忠啊,你連我爹的馬屁都不拍的,怎麽現在這麽誇我啊!”
    魏忠嘿嘿一笑,“我和老王爺那是過命的兄弟,現在老王爺跑不動了,我還能略微跑一跑,還能陪著王爺上戰場殺敵。等再過幾年,恐怕我想拍王爺馬屁也拍不到了。”
    “話說回來,也不是我拍馬屁,是王爺比以前成熟了,穩重了,想問題更為周全了。”
    鄧天麒放下酒壺,“你現在誇我穩重、成熟,我姐估計在長安不知道罵我多少回了。”
    “我罵了長安知府,又將禁軍幾個頭領給揍了一頓,然後借故帶著蜀國兵馬離開長安,這些事情可都沒有和我姐商議的。我姐現在是大漢皇後,長生、虛靖、孔瑾都去了上京,我姐那可是大漢真正的扛把子,那是大漢話事人。”
    “她還想著我能在長安給她坐鎮,守衛長安周全,給她撐腰的。可是我真的坐不住了,尤其是那一句看門狗,我越想越睡不著啊。我堂堂蜀國男兒,滿腔熱血,一身好力氣,當提著我的這對大錘,大殺四方,殺得北莽血流成河,殺得敵人丟盔棄甲。我要立下不世之功勳,才對得起我來這人世間走一遭。”
    一席話,說得魏忠意氣風發,他摸著下巴白須,昂首挺胸,握緊了八寶麒麟弓,對著北邊射出一箭,長虹劃破天空,落在對麵的山上轟隆作響,驚得鳥獸四散。
    第(1/3)頁
    第(2/3)頁
    “說得好啊,男兒當自強,當建功立業,當立不世之功。”
    “我魏忠雖老,尤能飯一鬥,尚能隨王爺出征北莽,縱橫殺敵,也不枉這一生了。”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王爺,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鄧天麒看向魏忠,見他神情豪邁,頓時伸出大拇指,“魏忠,雖然我聽不懂你說的是個啥,不過你這氣勢,你這腔調,那就是戰場上的一員神將啊。”
    “我記得你一直和我一樣就是個莽夫啊,怎麽的,你偷偷讀書了?”
    魏忠笑道,“王爺,這首詩是孔秀才說過的,我聽得很有感覺便抄摘了下來。而且,我可不僅僅是個莽夫啊。當年和老王爺一同作戰的時候,老王爺可是逼著我們這些兄弟要讀書識字的。”
    “老王爺說了,像我們這些出身寒微的人,日後要是功成名就了,得到了潑天富貴,如果不讀書,不知禮,這份潑天富貴也是守不住的。”
    “先前我們都不理解,打仗就打仗,殺敵就殺敵,還讀書識字幹什麽。現在啊,越到上了年紀,尤其是有了自己的兒孫之後,看著這麽大的一份家業,我們這些老兄弟越發感激老王爺。如果當初不是老王爺逼著我們讀書識字,我們也不懂得如何治國帶兵,也不懂得如何持家,更不懂得如何教誨子孫。那些沒有讀書識字的兄弟,賭錢、逛青樓,一頓亂花,很快就敗家了。別說富不過三代,恐怕在這亂世當中,我們這些老家夥命都保不住的。”
    鄧天麒摸了摸腦袋,想起自己年少的時候,臉上浮現出了歉意,“我小的時候調皮,喜歡練功打熬力氣,不喜歡讀書。一讀書我就推說肚子疼、腦袋暈,其實就是想逃避,去跟著軍中的師父練功比武打架。”
    “有時候那些讀書先生管得太嚴了,罵得我太凶了,我忍不住就揍跑了他們,我爹拿起棍子就朝我往死裏打。要不是我皮糙肉厚,要不是我娘來相救,我都擔心我會被爹活活打死去。”
    “嘿嘿,現在想起來,我爹還是有那麽一點本事的,我雖然讀書不多,但是也讀了一點書。我爹他知道男子漢大丈夫不僅要武功好,還要腦子也好用。隻是當時啊,我大哥還有我姐的腦子都好使,讀書那是輕輕鬆鬆的事情,與他們相比較起來,我就像個傻子一樣,無論多努力也比不過他們,所以我幹脆就不想念了,結果挨的打更多了。”
    魏忠頗有感觸,“王爺啊,如果你的兄長還活著,恐怕你挨的打會更多啊。我和老王爺私下裏聊過這件事情,我說小世子的確不是讀書的料,是練武的天才,為何一定要逼著他讀書呢?大世子和郡主天資聰穎,過目不忘,倒背如流,人各有誌,為何不讓小世子專心練功,以後在軍中縱橫。讓大世子長大後接班,郡主嫁個好人家,豈不是兩全其美,父慈子孝?”
    鄧天麒很是好奇,“當時我爹是怎麽說的呢?”
    第(2/3)頁
    第(3/3)頁
    魏忠眼眸中流露出欽佩的神色,“我隻能說老王爺高瞻遠矚,看得長遠啊。”
    “當時老王爺說,不讀書不明理,不識字連軍機情報都看不懂,無論是在軍中,還是在朝廷,一介武夫隻能逞一時之勇。這天下大亂,分分合合,誰也不知道日後會發生什麽事情。武夫在打仗的時候能用上,要是打完仗了呢?要治理轄區了呢,那不會把蜀中搞成一團糟啊!”
    “我們立足蜀中,可是還要放眼天下啊!”
    “果不然,蜀中平定之後,這蜀國、這些軍隊還是要交到王爺你的手中啊。雖說王爺你在讀書識字上不擅長,可是誰想要糊弄你,那是萬萬做不到的。”
    “王爺在這一塊,一直在堅持,一直沒有放棄,這是我深感敬佩的。”
    鄧天麒心中頗有感觸,問了一個問題。
    “魏忠,我大哥天賦異稟,天資聰穎,所有人都喜歡他,所有人都認為他是蜀中的接班人,為什麽我爹要將他送到武王身邊去呢?”
    “他為什麽要將自己最喜歡的兒子送到最危險的地方去呢?而不是把我這個不討喜的、不聰明的、隻有一身力氣的傻兒子送到武王軍中去呢?”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