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土地兼並乃當今第一大弊政!

字數:5961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豪華監舍。
    朱樉同樣難以置信的看著林澈。
    他和朱標一樣的想法。
    父皇如此精明的一個人,怎麽可能所有人都能瞞著父皇。
    不說這等大事,就是尋常小事,親軍都尉府的人也會查的清清楚楚。
    親軍都尉府是錦衣衛前身,雖然名氣沒有錦衣衛大,但幹的事情卻是一樣的。
    偵查情報,打探消息,掌握官員動態…簡直無孔不入。
    作為朱元璋的貼身親衛,親軍都尉府隻對皇上一個人負責。
    忠心耿耿。
    事無巨細,必麵呈皇上。
    想到這裏,朱樉一雙牛眼瞪的溜圓,粗聲粗氣反駁道:
    “不可能,怎麽可能所有朝臣都瞞著皇上,這是萬萬不可能的事情。”
    “當今皇上是多精明的一個人!”
    “他不可能被蒙在鼓裏!”
    林澈單手扶額,朝對麵一臉激動的朱樉擺了擺手:
    “你先別激動,等我把話說完,好不好?”
    “不然今天就講到這,我回去補覺了。”
    “這些天天天給你講課,覺都沒睡好。”
    林澈伸了個懶腰,眼睛迷了起來。
    唉!
    人吃飽了喝足了,就想打瞌睡。
    原來古代和現代都一個樣!
    “不激動,不激動,先生你接著講,在下有些失態,一時沒控製住,嗬嗬!”
    朱樉尷尬一笑。
    手忙腳亂的將桌上的碗碟收拾到一起,給林澈騰了一塊地方,方便他休息。
    經過數天接觸了解,朱樉對林澈的學識,打心底佩服。
    可謂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無所不能。
    隻有他想不出的問題,沒有林澈回答不了答案。
    而且講的內容通俗易懂。
    大白話一聽就會,比大學堂裏那些大儒之乎者也的講課,容易接受多了。
    朱樉感覺自己這半月學到的知識,比大學堂好幾年學的都多。
    並且還能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等到朱樉將桌子收拾好,林澈也不客氣,身子伏在桌上。
    “哈啊~”
    悠哉的打了個哈欠,林澈開始解釋:
    “朝堂上所有官員都瞞著當今皇上,那是因為他們都是這一政策的受益者。”
    “無論是清官也好,還是貪官也罷,都因為這一政策而受益。”
    “而且這是皇上賞賜的好處,不是巧取豪奪來的。”
    “所以老百姓低價將田地賣給他們或者主動贈與,他們都覺得心安理得,理所當然。”
    “誰會拒絕送到手上的好處呢,誰會無聊到向皇上匯報這事。”
    “今上的親信近臣,貼身侍衛,也是大明的官員啊!”
    說到這,林澈朝朱樉一伸手,後者心領神會,很快泡了一杯醒酒茶,遞了過來。
    林澈喝了一口茶,繼續說道:
    “官員們都得到了好處,當然口徑一致!”
    “誰會嘴欠主動去說,說出去豈不和自己過不去。”
    “可惜苦的是老百姓,卻無處伸冤。”
    “畢竟這是當今皇上親自定下的政策,和誰說理去?”
    “所以說洪武朝雖然製定了休養生息政策,但因為政策卻沒有落實到實處,農民的負擔並沒有減輕。”
    “隨著農民土地的流失,由自耕農變為佃農,農民生活越來越苦。”
    “雖然當今皇上是無心之過,但確確實實給老百姓造成了巨大傷害。”
    這時,林澈停頓了下來,語氣變得沉重:
    “土地兼並乃當今第一大弊政!”
    隔壁。
    特製的密室內寂靜無聲。
    隻有插在牆上的火把搖曳時發出的‘劈啪’聲。
    坐在椅子上的朱元璋震驚到無以複加。
    林澈言之鑿鑿的一番話,讓他聽了一陣毛骨悚然。
    誠如林澈所說,自己製定的政策竟然有這麽大的危害?
    自己當時製定這一政策時,隻想著官員們俸祿低,施以安撫,也想讓官員們少些貪腐,禍害百姓。
    沒想到這政策比官員們直接貪腐,簡直厲害百倍千倍。
    如若是真的,這一政策必須盡早廢止。
    朱元璋在心裏盤算起來。
    而在記錄的朱標也停下了謄寫,麵色一緊,臉上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來。
    很顯然。
    一個是大明當今皇上,一個史上最有權勢的太子,未來皇上。
    站在他們的高度上,經過林澈這番分析,豈能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而解決的辦法隻能是廢除這一政策。
    同時。
    朱標又想到了另一層。
    父皇製定的政策,既然受到所有官員的擁護,一旦廢除將會侵害這些官員利益,傷了天下官員的心。
    實施起來怕是很麻煩。
    朱標心裏彷徨了。
    一邊是維持朝廷運轉的大明官員,一邊是嗷嗷待哺的天下百姓。
    似乎兩邊都得罪不起啊!
    父子倆坐在密室裏各自想起心思來…
    ……
    這邊,監舍內。
    林澈與朱樉的對話仍在繼續。
    “林先生,既然土地兼並乃本朝第一大弊政,那就廢除這一政策,不就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
    “等我出去,向父…父親向今上稟告,廢除土地兼並,大明的危機不就迎刃而解!!!”
    看著一本正經的愣頭青,林澈沒好氣的白了他一眼,笑罵道:
    “合著就你聰明,這可是涉及千千萬萬大明官員,豈是你說廢除就廢除的?”
    “既然這些官員一直瞞著皇上,一定會極力爭取維持這一政策。”
    “就算當今皇上有著鐵血手腕,可是麵對滿朝文武百官,怎麽也得掂量掂量。”
    “不是想廢就能廢的,這裏牽扯到方方麵麵。”
    “何況這一政策還是皇上親自製定的,廢了不是打自己的臉嗎?”
    林澈侃侃而談,朱樉聽得瞠目結舌。
    隔壁。
    朱元璋連連點頭。
    還是這個狂生,懂得朕的心思。
    自己剛才一激動,也是立刻想到了廢除這一政策,可是轉念一想,又覺得沒這麽簡單。
    正如林澈所說,這一政策惠及千千萬萬的官員。
    受到官員們一致擁護,政策頒布沒幾年,毫無征兆就廢除。
    官員們會怎麽說?
    何況,朝令夕改不是他老朱的性格。
    看了一眼停筆思索的朱標,朱元璋問道:
    “太子,你看這狂生所說的可有道理?如果這件事交給你去辦,你該如何處理?”
    “啊?”
    聞言,朱標愣了下。
    當年父皇頒布這一政策時,征求過徐達、李善長、劉伯溫、胡惟庸等文武重臣的意見,自己就在身邊。
    當時在場官員無不歌功頌德。
    稱頌皇上善待百官,考慮問題周全。
    作為協助理政的大明太子。
    朱標也覺得父皇當初給官員製定的俸祿時,委實低了些。
    他曾經走訪過幾個正五品以下官員的家,作為朝廷大員家裏寒酸了些。
    後來,他將自己走訪的情況向父皇匯報。
    可以說,這一政策最終落實,他從中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隻是他也沒想到,這一明明惠及百官的好事。
    怎麽就成了危及大明江山社稷的弊政了?
    “恕兒臣才疏學淺!”
    朱標沉思了一會,頭腦中大致整理出一絲頭緒,站起來作揖道:
    “父皇,兒臣覺得當初您製定的政策沒有錯,隻是沒想到實施過程中,出現了紕漏。”
    “兒臣以為,既然父皇與朝廷重臣一起製定這一政策,兒臣鬥膽建議父皇還是與他們一起協商處理這件事,切不可妄加處置。”
    朱元璋盯著朱標,滿意的點點頭。
    這也是他心中所想的。
    看來太子跟在自己身邊,學習理政,隱隱已經有了一代明君的影子。
    朱元璋深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