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重農抑商也是弊政?

字數:4730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與此同時,監舍內。
    林澈與朱樉的對話仍在繼續。
    “我知道剛才教你的知識點,有點超綱了,你知道就行,回頭慢慢琢磨。”
    林澈今天喝的有點多,有些暈暈呼呼的,看著朱樉問道:
    “現在離秋後還有多長時間?”
    聽到這話,朱樉表情一滯。
    他知道林澈說這話什麽意思。
    秋後問斬。
    朝廷旨意一下,林澈就將被開刀問斬。
    可是林先生這樣的經世之才,就這麽殺了,太浪費人才了吧。
    我一定想個法子,讓父皇赦免他。
    朱樉心裏暗暗打定了主意。
    “先生現在距離秋後,還有五天吧。”
    “還有五天啊?時間走的真慢,這日子還得慢慢熬啊!”
    “真想快點回到前一世。”
    林澈嘴裏嘟囔著,朱樉卻誤會了他的意思,急忙道:
    “林先生,您先別著急,等我出去,我一定啟稟父…父親大人,給你在皇上那裏求情,一定保您平安。”
    “千萬別啊!”
    林澈趕緊站起來阻止。
    自己好不容易快熬到了秋後,別被這渾小子一頓騷操作,將自己的好事破壞了。
    自己又得想法子,這不是耽誤事嘛!
    “朱二,你就別費那個心了,我犯得是欺君之罪,罪無可赦的。”
    “來來來,趁著還有幾天時間,我給你多講一些課。”
    “現在我們接著講,洪武朝的第二大弊政:重農抑商!”
    林澈見識過朱二在詔獄裏的能量。
    想必他父親在朝廷爵位不低,在朱元璋麵前能說上話。
    真要是這位爵爺愛子之心泛濫,在老朱麵前求情,老朱礙於麵子將自己赦免了。
    那可就弄巧成拙了。
    想到這,林澈趕緊轉移話題,將朱樉的思緒拉了回來。
    “重農抑商也是弊政?”
    果然,朱樉被林澈的話題轉移了思慮。
    在大學堂,宋濂等學士經常教導他們這些皇子,農業是天下的根本。
    商人逐利,投機取巧。
    商人從貧苦農民手裏追逐利潤,使得農民生活更加困頓。
    他的父皇朱元璋農民出身,從小沒少受到商人欺負,對商人一直沒好印象。
    之後。
    朱元璋建立大明朝,首先便立下重農抑商的國策。
    鼓勵農民開荒拓土,勤勞耕種,輕徭薄賦,興修水利。
    同時。
    壓製商業發展,加征商業稅,打擊商人壓榨農民。
    在這一政策下,元末農民最底層的生活狀況,逐漸有所改善。
    “先生,這不對吧,據我所知,朝廷設立重農抑商的政策,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農民的生活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朝廷的賦稅一直都很平穩,貌似並沒有問題啊!”
    在朱樉看來,父皇設立重農抑商國策,讓農民生活有了保障,國庫也漸漸充盈。
    比元末農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元末農民除了受蒙元韃子欺淩外,同時還受商人巧取豪奪。
    有鑒如此,他對林澈的話,存有疑問。
    雖然,朱樉對林澈的學識佩服的五體投地,但林澈不是聖人。
    何況就是聖人也有錯的時候。
    朱樉還沒來得及說下一句,便被端著酒杯的林澈打斷了。
    “你覺得沒問題,那是因為你眼界不夠開闊。”
    “想問題不要想當然好不好?”
    “不錯,在你眼裏農民的生活,是有了改善,那是相較於曆史上最黑暗的元末時期。”
    “不說遠的,就看百年前的南宋,雖然打仗不咋的,可是人家那是真的有錢啊!”
    “龜縮在華夏東南一隅的南宋,一年的稅收相當於大明王朝十倍的稅收。”
    “南宋麵積小,地少人多,為什麽還這麽有錢。”
    “人家不是靠農民種田,從地裏摳出的那麽點賦稅。”
    “靠的是商業、外貿,南宋商業高度發達,讓彈丸小國變得極度富裕繁華。”
    “所以說,朝廷不要總把目光盯在農民屁股底下那片土地。”
    “農業那點稅賦,跟商業做大後的稅賦比起來,簡直九牛一毛,不值一提。”
    林澈說的激情四射。
    隔壁的朱元璋卻越聽越不是那麽回事。
    朱元璋蹭的從椅子上站了起來。
    龍行虎步來到牆壁前,死死盯著特製牆壁。
    仿佛林澈就站在對麵,他要跟這個狂生當麵來一場辯論。
    這小子居然拿弱宋來跟自己的大明朝相比較。
    想那南北兩宋被遼、金、蒙古壓縮在江淮一隅幾百年。
    什麽時候威風過,簡直丟漢人的臉。
    再說有錢又能咋的?
    還不是被遼、金、蒙古輪番肆虐。
    最後還是被蒙元給滅了。
    想我大明軍隊,幾度北伐,勢如破竹,將蒙元韃子趕回草原。
    將中原王朝丟失四百年的燕雲之地,重新從草原民族手中奪回。
    這是何等的豐功偉績。
    這小子居然拿自己的大明王朝,跟南宋相比。
    看到朱元璋一副氣咻咻的模樣。
    太子朱標也站了起來。
    爺倆就站在牆壁前,真想穿過牆壁,當麵將林澈給懟回去。
    這邊,朱樉也開始反駁。
    “先生,雖然咱佩服你的學識,但是你說重農抑商,是弊政咱可不敢苟同。”
    “要知道重農抑商政策,不是咱大明設立的,而是傳承了幾千年。”
    “可以說曆朝曆代,都最重視農業,以農業為根本。”
    “而商業一旦做大必然與國家爭奪‘山海陂澤之利。’”
    “荀子曰:工商中年則國貧。”
    “商鞅雲:農少商多貴人貧。”
    “從事商業多了必然與農業爭奪勞動力資源,甚而讓農田荒廢,威脅國本。”
    眼見朱樉居然能引經據典,對林澈進行有力駁斥,朱元璋感到一陣意外。
    沒想到這個兔崽子三日不見,當刮目相看。
    把他老子想辯駁的話,都給說出來了。
    誰說這兔崽子讀書渾,我看還是師傅教的不好,遇上一個好師傅這小子也能成大才。
    看來,這個林澈倒是一個教育皇子們的好師傅。
    朱元璋撚起胡須,暗暗打起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