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林澈 朱元璋辯駁鳳陽建都

字數:4500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一時間。
    客廳內一片寂靜,落針可聞。
    氣氛變得異常凝重。
    過了少頃。
    朱元璋緊皺眉頭,強忍著心頭的怒火,開口道:
    “不知…先生何出此言?”
    “遷都鳳陽,有何不妥?”
    “現在的都城應天,僻居江南,遠離中原,距離北方邊境更是數千裏之遙。”
    “一旦那裏出現戰事,就算有個決策都需要數十天才能送達。”
    “這樣會耽誤軍機大事,會造成北境的不安全。”
    “何況,得天下者,非建都中原為上策。”
    “所以遷都鳳陽,此地毗鄰中原,前有長江,後有黃河,有此等險地,建都有何不可?”
    “應天府雖然有著長江天險,但是實際有著諸多的隱患,不可長久。”
    “還有,先生熟讀曆史,想必應該知道,從古至今在應天府建都的王朝,大都是曇花一現,咱每每想到這點,就覺得寢食難安。”
    朱元璋說道這,拿起手指頭,數了起來:
    “東吳以應天為都,存在了六十幾年,南朝宋五十幾年,南朝齊國二十幾年,南朝梁國五十多年,南朝陳三十多年,五代十國南唐三十多年,最長久的東晉也不過一百年…”
    “如此多的朝廷在此建都,都如此短命,我大明萬世江山,豈能在此建都長居?”
    “先生,常說要以史為鑒,咱這不就是依照曆史才準備遷居中都的嗎?”
    “先生說不可在鳳陽建都?”
    “咱有些想不通,還請先生賜教!”
    聽完朱元璋一通肺腑之言,林澈忍不住搖頭歎息:
    “陛下說這麽多,是否真是如此,想必你比誰都清楚。”
    “難道非要在下當著眾位皇子的麵說出來?”
    “在下覺得沒這個必要吧?”
    “我看就不說了吧!”
    林澈本來不想當著老朱老婆兒子的麵,將他心裏的小九九說出來,別讓他這個當爹的下不來台。
    哪知道朱元璋竟然較上勁了,一副我有理我怕誰的架勢,不服氣道:
    “說!”
    “先生你就當麵說!”
    “咱不是聽不見別人意見的人”
    “隻要先生說的有道理,咱馬上就把中都的工程給停下來。”
    “咱知道先生的意思,難道鳳陽是咱的老家,就不能遷都了嗎?”
    “鳳陽確實是個建都的好地方,咱不避這個嫌。”
    聽聞此言。
    朱樉緊張的手心都冒出汗來,若不是身邊太子朱標攔著,他早就上前幫著林澈圓場子去了。
    之前在詔獄,他跟林澈聊過這個話題。
    不過,當時林澈隻是指出遷都的棘手,卻沒有給出最佳的答案。
    “陛下稍安勿躁。”
    林澈看著朱元璋一副急於爭辯的表情,淡然一笑:
    “既然陛下非得逼在下說出來,那在下恭敬不如從命了。”
    “鳳陽,淮河沿岸一個毫不起眼的小地方,所轄地區不過四縣,周邊沒有高山險隘。”
    “而且每次黃河淮河泛濫,鳳陽必受其災。”
    “黃河淮河衝擊的土地,根本不適合生產和生活,而一望無垠的平原最適合北方草原民族騎兵攻打。”
    “在鳳陽建都,就好比北宋年間的汴梁,需要駐紮大量兵馬來保護都城,而當地又沒有糧食支撐,就必須從江南調糧,這些開支都是巨大的,最後像北宋一樣成為王朝的拖累。”
    “既然陛下說到曆史,那咱也就說道說道,在大明之前,鳳陽在史書上就沒有記載過,除了關於淮河流域戰爭中偶爾提到過,其他時間就像不存在一樣…”
    “一個鳥不拉屎的窮鄉僻壤之地。”
    “建立都城,虧你想的出來。”
    說著,林澈挑眉迎著朱元璋犀利的眼神,從容道:
    “在鳳陽打造都城,等於是平地起高樓,建造難度,所耗費的資金,比在長安、洛陽,甚至開封,要多出不知幾許。”
    “到時候還得大量移民,這不是勞民傷財嗎?”
    頓了頓,林澈繼續說道:
    “還有就是鳳陽基礎設施落後,所有東西都得重新建造。”
    “作為都城,除了宮殿、大臣公爵府邸需要重新建造,就連尋常百姓的民房都要從頭開始。”
    “還有聯係外麵的四通八達官道,需要重新修建。”
    “驛站、糧庫、兵營,大牢等等都要建造。”
    “鳳陽位於黃河淮河下遊,最容易受災,這些水利需要建設吧?”
    “如此這些,都需要花費多少錢銀啊!”
    “我大明到底有多厚的家底,經得起這麽折騰?”
    “敢問陛下伱都算過嗎?”
    “王朝之初,大興土木,下場會是什麽,想必你也知道。”
    “這些我在之前的講課中講過,你讓太子翻翻記錄,就知道了。”
    對於林澈言辭犀利卻又有條不紊的駁斥,朱元璋頓時語塞,思怵了片刻,還是辯駁道:
    “林先生所言有些誇大其詞。”
    “咱這麽做,也並非大興土木,勞民傷財。”
    “親手打造自己的家鄉,鄉親們都是幹勁十足,咱之前親自去中都視察過。”
    “大家在建造中,都沒有什麽怨言。”
    “何況這不是先生在之前講過的以工代賑嗎?老百姓通過建造都城,賺到了錢,咱的都城也建造完成了。”
    “鳳陽自從我大明立朝以來,一直都免著賦稅,那裏的父老鄉親們日子過得還不錯。”
    “這樣一邊賺錢,一邊享受將來都城居民生活,難道不好嗎?”
    此言一出。
    林澈喝著茶水,差點噴了出來:
    “聽陛下這麽一說,倒是有些理直氣壯了。”
    “搞得陛下所做的事,都是為了百姓的幸福生活似的。”
    “其實陛下心裏所想的,我還不知道?”
    聽到這裏,朱元璋有些心虛的避開林澈仿佛能看透他心思的目光。
    林澈撂下茶杯,目光死死盯著朱元璋,他這次沒有再給他留麵子,而是直接點到核心:
    “陛下,你不必在我這裏打太極,這裏不是朝堂。”
    “說白了,陛下一心想把鳳陽定為中都…”
    “一切的一切,都是私心在作祟,無非是‘聖心思念帝鄉,欲久居鳳陽!’
    “畢竟…衣錦不還鄉,如錦衣夜行!”
    “我說的沒錯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