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十歲湘王認定林澈是騙子

字數:5276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對於不了解林澈底細。
    和其驚天才幹的朱柏來說,實在有些駭人聽聞。
    要知道,漳痢之疾病困擾華夏數千年。
    因此而死的達官貴人平民百姓,不勝枚舉。
    不是沒人試圖研究,治療此類並發症的辦法。
    可不論是多麽有名的神醫,都對漳痢引發的病症束手無策。
    怎麽到了林澈這裏,好似這僅僅是一個小病似的。
    朱柏怎麽都不相信,困擾華夏數千年的漳痢之疾,會被這麽容易解決了。
    但由於來時朱樉再三叮囑,朱柏沒有擅自開口質疑。
    隻是在他心底,已然對林澈當成了,手段高超的騙子。
    先借著幾分真才實學,獲得了陛下的信任。
    然後再借著才學的掩護,行詐騙斂財之舉。
    朱柏已經預料到了,等會兒林澈肯定會將這藥方,吹的天花亂墜。
    再以一個寶物無價的說辭,哄得朱樉主動加價。
    然後帶著行騙而來的錢財,連夜逃離應天府,從此改名換姓,逍遙後半生。
    就在朱柏由於不了解,林澈到底是什麽人。
    心裏對他妄加揣測的時候。
    林澈剛好寫完了,大蒜素的製造配方。
    這才回答起來,朱樉剛才的問題。
    “此藥方就大蒜這一味藥材,無需和其他藥材搭配使用。”
    “隻要製作流程沒問題,基本上因為漳痢而引發的諸如痢疾、白日咳、肺癆等等一係列真菌和細菌感染,都差不多能治好。”
    朱柏聞言冷笑,果然如他所想的一樣。
    林澈開始吹噓藥方的奇效了。
    但他覺得林澈還是太過心急。
    用來行騙的藥方,怎麽能寫的如此簡單,如此容易驗證?
    應該再加上幾十味稀缺的藥材。
    再對其生長環境。
    甚至是每日澆水的來源,以及施肥的配方。
    都做出各種苛刻詳盡的要求。
    如此才能增加藥方,在其他人眼裏的說服力。
    而如今,林澈隻寫了如何用大蒜製藥。
    如此拙劣的騙局,哪怕不驗證,都能看出它治不了漳痢之疾。
    朱柏已經開始期待,自己便宜二哥朱樉。
    會怎麽收拾眼前這個大騙子。
    果不其然,朱樉在聽到配方隻有大蒜。
    但卻能夠治療,諸多在如今幾乎是絕症的病症之後。
    他也不敢相信的看向林澈問道:
    “先生,將大蒜按照您說的辦法調製,就能獲取治療諸多惡疾的神藥?這也太過容易了吧?”
    實在是如今醫療條件太差。
    區區一個風寒,就已然是會丟掉性命的絕症了。
    而每一種類似的病症,所有治療的藥材,至少都有十幾種之多。
    哪怕最終能夠痊愈的病人,可謂是寥寥無幾。
    但這也形成了一個觀念,那便是藥方你的藥材種類,必須越多越好。
    朱樉潛意識裏認為,多種藥材的藥力,加在一起都治不好的漳痢之疾。
    僅僅是單一的,已經成為調味料的大蒜。
    根本不可能,治得好如此多的當世絕症。
    聽到朱樉的質疑。
    林澈放下手裏的毛筆,忍不住笑道:
    “誰告訴你,藥材種類越多,就能治好病人的?”
    “幸虧你小子沒去學醫,不然伱能不能把病人治好,我不知道。”
    “但他們沒回找你看病,肯定都會吃到撐。”
    朱樉聽到這話,頓時滿臉尷尬。
    他知道林澈是在調侃,說他光顧藥物的種類。
    而不關心藥物,最重要的藥效。
    不過,朱樉雖然能理解,林澈所說的道理。
    但多年來的生活常識,還是讓他無法將大蒜,當作治療漳痢之疾的良藥。
    這邊,朱柏笑嘻嘻說道:
    “二哥,藥是用來吃的,有沒有效果,眼睛是看不出來的。”
    此話一出,朱樉瞬間清醒過來。
    自己又被所謂的常識,給限製住了眼界。
    看待問題,居然連一個十歲小孩都比不上。
    正如朱柏所言,林澈給出的藥方,有沒有他說道那些藥效。
    隻要做出來,給病人吃了就能知道結果。
    爭論半天,除了引得先生不快,在先生眼裏顯得更加愚鈍。
    根本沒半點,對自己有意的地方。
    朱樉懊悔自己的愚鈍。
    連忙向林澈道歉:
    “先生,我先前受眼界所限,還請您不要見怪。”
    ……
    隔壁府邸,密室。
    朱元璋聽到朱柏看似孩童囈語,實則直指事物本源之言。
    頓時露出笑容,讚道:
    “老十二,雖然年幼,不過腦子卻是好使。”
    “想來,這應該都是柳妃的功勞。”
    “若我大明未來的藩王,都有如此智慧,天下大盛不遠咦。”
    一旁做記錄的劉三吾聞言熟練的向朱元璋道喜:
    “臣,恭賀陛下,又喜得一聰慧的皇子。”
    “湘王殿下年齡雖小,卻有一顆洞察事物本源之心。”
    “若是將來出藩,以其聰慧,必然能造福封地萬千百姓。”
    朱元璋似乎對突然發現了,自己又多出一個聰明兒子的事很滿意。
    也是微微點頭:
    “看在朕對老十二,來接受林先生教誨的決定是作對了。”
    “以他之才智,再加上林澈之學識。”
    “假以時日,我大明皇室,必將會出一個才智兼備的人才。”
    這邊,太子朱標說話了:
    “父皇,老二向林先生請教醫術。”
    “林先生拿出了能治療漳痢的神藥,可老二非但不趕快將其記牢,替大明百姓感謝林先生的慷慨無私之舉,反而還各種質疑藥物的真實性。”
    “兒臣覺得父皇應該治其罪。”
    這時,劉三吾站了出來:
    “太子殿下此言差矣,臣雖然聽林先生的課不多,但也知道林先生是鼓勵提問的。”
    “而林先生拿出的可是藥物,關乎患者生死,秦王殿下對其刨根問底乃是正常之舉。”
    “再者說,若沒有秦王殿下想到這一茬,恐怕咱們也不可能知道,有如此神藥的存在。”
    朱元璋聞言,心中可謂是惱怒至極。
    不由冷哼一聲,道:
    “求藥能算什麽功勞?”
    “況且,藥有沒有用,還說不定呢!”
    “林先生雖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無所不通,但總不能連醫術,也堪比上古聖賢吧?”
    倒不是朱元璋小瞧了林澈。
    而是在他故友認知裏麵,即便再驚豔的大才,都有自己不擅長的地方。
    再者,如今培養一個醫生。
    僅僅是記住藥名和藥效,都得至少十年之功夫。
    故而大多數神醫,都是白發飄飄的老者。
    四五十歲學醫大成的,都能算是年輕有為了。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