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林澈:今天講的不是國運,而是國命!

字數:5201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王安石也曾問過:你們變法是為了強國,這個有什麽壞處嗎?”
    “文彥博說:你總得有人來推行吧?那用誰推行呢?難道是百姓嗎?”
    林澈擺正身子,正色道:
    “其實土地兼並這個問題,是曆代帝王心知肚明的問題。”
    “這個問題宋神宗知道,王安石也知道,作為四朝元老的文彥博也知道。”
    “文彥博一路從底層做起,曆任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輔佐了四位皇帝,他比誰都清楚土地兼並的隱患。”
    “那既然如此,為什麽還反對變法?”
    話音未落。
    嘭!
    一聲悶響。
    卻見朱樉拍案而起,怒不可遏道:
    “放他娘的狗屁。”
    “那個文啥玩意兒的狗東西,這就是把國家當成了自己家,覺得皇帝離不開士大夫就玩不轉了。”
    “自己成了既得利益者,肯定不能自己揮刀砍自己。”
    “為了自己好過,老百姓就可以死,甚至也可以讓皇帝死,讓國家也跟著一起死,全部推到重來。”
    “不就是這個意思嗎?”
    見朱樉越嚷嚷聲越大,朱標趕忙起身按住弟弟,接話道:
    “愚弟多有冒犯,還望林先生海涵。”
    “不過,這道題也確實無解,根據文彥博的思路進行下去,橫豎都是一盤死棋。”
    “換而言之,他的觀點就是,搞不清王朝屬於誰這個問題,再怎麽變法也避免不了滅亡。”
    “可搞清楚了這個問題,就等於認可了貴族的不可替代性,再怎麽兼並也能繼續維持。”
    “這樣永遠也跳不出王朝輪回的命運。”
    聽到這。
    隔壁的朱元璋忍不住點了點頭,十分認可兩個兒子的觀點。
    越是出身卑微的人,越是知道百姓想要什麽。
    因此,他才一直不斷強調,大明朝與百姓共天下,而非與士大夫共天下。
    雖然沒有認識林澈之前,他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他卻比誰都清楚,貴族階級並不值得信任。
    老百姓才是天底下最質樸的勢力。
    沒有之一。
    念及至此。
    朱元璋長歎一口氣,苦笑道:
    “原來如此。”
    “難怪林先生要把權利,放在變法之前單獨來講。”
    “隻為了試探咱到底顯赫誰共治天下,倘若咱隻嘴上說說,便沒有了後麵的課程,講的再多也是空談。”
    “林先生不墜青雲之誌,倒是顯得咱更小家子氣了。”
    “這不光是北宋的問題,更是曆朝曆代都存在的問題。”
    “大明也一樣。”
    聽聞朱元璋的喃喃念叨,徐達不由自主屏住呼吸,此時竟是有些毛骨悚然。
    臣子試探皇帝。
    評估皇帝值不值得去輔佐。
    這未免太天方夜譚了。
    千百年來椅子上皇帝挑選臣子,結果到了林澈這裏,卻成了臣子挑選皇帝?
    的確能看出來,林澈不懼生死。
    敢為人之所不敢為,敢為人之所不敢當。
    無愧於皇帝如此這般重視。
    ……
    另一邊。
    林澈聞言露出孺子可教的微笑,揮手示意兄弟倆坐下。
    “不錯。”
    “回答道很好。”
    “不枉我教了你們這麽久。”
    林澈呷了口茶,欣慰道:
    “所以,權利這個東西啊,使用好了才能叫權利,使用不好就要反噬宿主。”
    “凡事都有多麵,縱觀曆史長河,那些不談是非,不談立場的任何人,都是非蠢既壞。”
    “士大夫站在階級的立場,皇帝站在國家的立場。”
    “在出發點上截然不同的情況下,士大夫誘導皇帝順從自己的是非觀,這其實也是一種洗腦,之前講過,這裏不再贅述。”
    “說白了,一切是非必須基於立場,不談論立場單純去談論是非,根本就是歪理邪說。”
    “士大夫的是非觀念,比愛國的立場更為重要。”
    林澈目光如注,眼神堅毅:
    “這樣的人說出的話,沒有一點參考價值。”
    “有一個算一個,說話全都是放屁。”
    “今天講的不是國運。”
    “而是國命。”
    話落。
    餘音繞梁,久久不散。
    林澈輕飄飄的一席話,讓在場的所有人,心裏都是咯噔一下。
    不是國運。
    而是國命?
    隔壁偷聽的朱元璋艱難的吞下口水,隻覺得全身寒毛倒豎,心髒都跟著抽緊了。
    僅僅一瞬間,他便聯想到了林澈之前講過的課程,嘴裏喃喃念叨著:
    “真理隻有一個,而究竟誰發現了真理,不依靠主觀的誇張,卻依靠客官的實踐。”
    “調查問題就像十月懷胎,解決問題就像一朝分娩。”
    “妙,妙不可言。”
    “不愧是林先生的致勝法寶,萬事萬物,皆為共通。”
    “洗腦了皇帝的士大夫們,永遠處在自己的立場看問題,難道還能指望他們,設身處地為老百姓著想,或是為了國家謀福利。”
    “這些該死的狗東西,差點把咱也繞進去了。”
    見到朱元璋咬牙切齒憤憤不平,徐達更搞不清楚狀況了,猶豫糾結了半天,還是問道:
    “陛下?”
    “何為法寶啊?”
    “這咋還整出法寶來了?”
    “難道說,林先生是仙人下凡?”
    “真的假的?”
    弱冠之身,授以國師,更是僅憑一己之力,攪動的大明風起雲湧,想法天馬行空,觀點驚為天人。
    即便是百年一遇的奇才,也未免有點誇張了。
    最好解釋,唯有仙人下凡。
    今天法寶也整出來了,不是仙人還能是什麽?
    對於徐達的瞠目結舌不敢置信,朱元璋嫌棄的瞪了對方一眼,不耐煩道:
    “咱也希望林先生是仙人。”
    “不該打聽的少打聽。”
    “滾蛋。”
    “給咱整點水喝,渴了。”
    “一點眼力見也沒有。”
    徐達:“…”
    再說另一邊。
    以朱標為首的一眾皇子們,以及距離林澈最近的徐妙雲,都是噤若寒蟬目不轉睛,大氣也不敢喘一聲。
    安安靜靜,等待下言。
    此刻房間裏壓抑的氣氛,更是讓人感到窒息。
    卻見林澈儒雅的抿了一口茶,慢條斯理道:
    “何為是非?”
    “是非是根據道德規則,或者普遍共識做出的對錯判斷。”
    “那麽,道德規則是從開天辟地就有的嗎?”
    “普遍共識在不同階段也是一樣的嗎?”
    “但凡對方是個明白人,而且他還不蠢不壞,他就不能說這時一樣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