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人生是曠野,而非軌道

字數:4911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見林澈半天沒吭聲,徐妙雲不自覺的惴惴不安,本來平整柔順的裙角,更是被揉搓的滿是皺褶。
    “林先生?”
    “我…”
    不等她繼續,林澈抬手打斷,欣然道:
    “還可以。”
    “瑕不掩瑜。”
    “第一次便宜你了。”
    “再去沏一壺茶,等回來我們講…”
    “心學。”
    徐妙雲突兀的有種做夢的感覺,差一點就失態的歡呼出聲,唯恐對方反悔似的,點頭如搗蒜,滿口應承下來。
    來不及追問‘心學’為何物。
    便興奮的出去泡茶了。
    不多久。
    徐妙雲端著茶盤回到房間,一隻腳才剛跨入門檻,林澈磁性的聲音赫然傳來:
    “心學的心,指的不是五髒六腑的心,而是精神層麵上的心。”
    “能理解成意識,或者是精神。”
    “人們意識中的自我和超我,無法戰勝自我,去做一些我們明明知道,但卻懶得去做的事情。”
    “這個就是本身最大的弱點。”
    林澈傾靠在椅子上,悠哉道:
    “換句話說,人們追求的努力,成功,本身就是一個違反人性的概念。”
    話落。
    寂然無聲。
    徐妙雲立在原地,震驚的無以複加。
    林澈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再次刷新了徐妙雲的認知。
    努力追求成功,這是在違反人性。
    要是按照這樣來說,古往今來的先賢,又當如何評價?
    並且生而努力這件事,難道不是再正常不過?
    千年以來,皆是如此。
    不努力的人與廢物做何區別?
    沉默良久。
    徐妙雲方才回過神來,款款上前斟茶倒水,小心道:
    “林先生,小女子不太理解。”
    “為了追求成功而努力,莫非不是天經地義?”
    “小女子愚鈍!”
    “還望先生恕罪。”
    對於徐妙雲的渾然不解,林澈倒是不感到介意,伸手接過遞過來的茶,淡淡道:
    “其實你不難發現,炎黃子孫總是在追求做事的意義,儒家更是強調愧疚教育。”
    “愧疚?”
    徐妙雲怔了下。
    “沒錯,就是愧疚,也可以說是苦難,甚至吃飽了想躺一會,於儒家而言都是罪惡。”
    林澈悵然道:
    “但世間萬物,並不是所有的事都是有意義,人生也並不是一定要去做世俗認為有意義的事。”
    “簡而言之,意義是自己賦予的,人生是曠野,而非軌道…”
    “隻要當下你是享受的,那就是有意義的。”
    “有時能獲得快樂的體驗感,這就不算虛度光陰,此刻的精神愉悅,可能是千金難買。”
    “不必凡事都要總結,更不存在白幹的事情,這樣就好像是帶著任務過日子,很累也很無奈。”
    林澈饒有興致的望著對方:
    “就如,伱現在奉娘娘的懿旨伺候我,你是法治內心沉醉其中?還是單純的完成任務?”
    “倘若你是歡愉的,你便能收獲到快樂,倘若你是妥協的,那你何必委屈自己?”
    此言一出。
    少女白皙的臉蛋瞬間染上了紅暈,隻覺得麵紅耳赤頭腦發脹。
    卻見她下意識的低下頭,支支吾吾的說不出話來,頷首擺弄裙角掩飾難為情。
    見狀。
    林澈微微一笑,點到為止沒再繼續,養成的快樂莫過如此。
    “言歸正傳。”
    “說白了,這也是從心出發。”
    “佛教所謂的相由心生,亦是同理。
    頓了頓,林澈又說:
    “回到起初的問題,執棋者之所以是執棋者,就是因為做到了四個字: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不是表裏如一,也內心的想法要和行為統一,而是一個能夠改變人們的方法。”
    “知道什麽不好,就能立刻戒掉。”
    “知道什麽好,不用強迫也能夠去做。”
    徐妙雲坐到了林澈旁邊,不自覺的屏住了呼吸,目不轉睛尤為認真。
    “這裏有一個前提,就是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什麽對自己好,什麽對自己不好。
    “因為趨利避害,趨吉避凶的特點,這是人們與生俱來的東西。”
    “之所以人們的看法有好壞差異,是因為每個人的立場不同。”
    “關於這一點之前講過,我們不再追敘了。”
    徐妙雲若有所悟,鄭重點點頭,沒有急於提出問題,安安靜靜的等待下言。
    “萬物統一的觀念,這是道家思想的常識…”
    林澈斜靠在椅子上,悠哉道:
    “那既然人們能夠分清好壞,明明也知道很多道理,為什麽落實不到生活中?”
    “換句話說,為什麽人們的知和行不能合一?”
    見少女秀眉微怵苦惱的樣子,林澈笑了笑,卻也沒在她,直接開門見山解釋道: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隻是未知。”
    聞言,徐妙雲望向林澈的眼神充滿了不敢置信,腦海中錯綜複雜的思緒竟是捋順開來:
    “林先生的意思是,要把知和行統一起來,做到知行一體,而不是分別去理解?”
    “例如,我知道但卻沒有行動,是因為我壓根沒有知道?”
    聽聞對方的閱讀理解,林澈漏出孺子可教的微笑。
    不得不承認女諸生的悟性,可比朱老二那貨強太多了。
    根本不用細致的拆分講解,稍微給一丁點指引,便能找到些蛛絲馬跡。
    “不錯,便是如此。”
    “我們再換一個通俗的說法,相信你能更深一層的感悟。”
    麵對林澈的不吝稱讚,徐妙雲不免有些受寵若驚,趕緊乖巧的應了一聲,表現的更為認真了。
    “不管小時候的私塾,還是長大後的專精,人們所能理解的學習過程,必須要經曆是個階段。”
    林澈有條不紊道:
    “分別是,接收、思考、執行和反饋,之後再從反饋到接收,這是一個閉環的過程。”
    “人們無法在接收到知識後,直接給出一個反饋,期間必須要經過執行。”
    “當然了,更不可能單憑思考,就判斷出自身的學習成果。”
    “隻有按照這個過程,循序漸進的往下走,這才是人們腦子所能理解的學習模型。”
    “你懂我的意思?”
    待到林澈的話音落下,徐妙雲立刻擺正身子,暗暗思忖了少頃,正色道:
    “回林先生!”
    “小女子大概懂一些了。”
    “但不知對或是不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