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種田是天底下最要緊的事情

字數:4337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第367章種田是天底下最要緊的事情
    朱標向著身旁的都尉府千戶吩咐道:“審訊可以,但決不能讓他窩窩囊囊的死在詔獄中
    下完命令之後,朱標便離開了詔獄。
    沒有回皇宮,而是乘坐車輦來到夫子廟林澈府隔壁。
    約麽等了半個時辰。
    朱元璋終於帶著劉三吾,也來到了府邸。
    而隔壁的房間裏,非常準時的響起了朱樉討好的招呼聲。
    “先生,這是一刻鍾之前剛出爐的應天烤鴨,您快來嚐嚐。”
    正在打瞌睡的林澈聽到朱樉的招呼,下意識的回了下頭。
    鼻子嗅了嗅,懶洋洋的來到了擺滿美味佳肴的餐桌前坐下。
    剛出爐的烤鴨味道的確不一般。
    林澈很快就風卷殘雲的解決了大半隻油汪汪的鴨子。
    在吃涼菜解膩的時候,他順口像朱樉和朱柏問道:“昨天作業,你們想出答案了嗎?”
    聞言。
    朱柏自信的舉起小手。
    得到同意之後,搶著回答道:“先生,我認為若是想讓底層官吏,都變成廉潔之人。”
    “最好的辦法,還是要加強監督,每個縣都要派都尉府校尉盯著。”
    “誰要是行不發之事,就直接將其抓捕歸案,用嚴峻法來震懾這些宵小。”
    朱樉聽到自己家臭弟弟,說出與他往日想的差不多答案,忍不住撇了撇嘴:
    “你怎麽就能保證,在天高皇帝遠的情況下,坐探校尉不會與那些蛀蟲同流合汙?”
    “依我看,還是得加上舉報製度,舉報一個貪官,就能獲得對方的部分財產。”
    “這樣一來,貪贓枉法之人必然看誰都像,對他不懷好意之人,如此便能讓這些貪官汙吏,陷入人人自危的境地,不敢隨意伸手。”
    朱樉的答案,讓朱柏震驚的瞪大了眼睛。
    沒想到,還有這種收拾貪官的方式。
    不過,林澈卻是直接給了他一個腦瓜崩。
    “你小子倒挺會省事的啊,直接將以前我講的東西,原封不動的拿出來。”
    “也不考慮中樞的貪官,與底層貪官的區別?”
    “就算在底層也行舉報之舉,恐怕出現最多的情況,不是某些貪官暴露,而是某些官吏突然暴斃而亡吧。”
    朱樉被林澈劈頭蓋臉一頓訓斥,既不生氣,也沒流露出半點羞愧的神色。
    反而理直氣壯道:“先生,我自小生活在應天,哪裏知道大明底層官吏是什麽樣子?”
    “所以還是請您給我們講解一下,到底如何收拾,這些朝廷蛀蟲吧?”
    林澈不禁被朱樉這番厚臉皮的話給逗笑了。
    他也沒賣關子,直截了當的給出了答案。
    “監督與舉報製度,不過是遏製貪官的必要條件。”
    “能不能起到想要作用,那就隻有天才知道了。”
    “而想要真正解決,這個存在千百年的難題,需要做到兩件事。”
    此話一出,朱樉立刻屏住呼吸,等待林澈的妙計。
    隔壁房間裏的朱元璋等人,也是打起了全部的精神,側目等待他的答案。
    “第一件事,便是大力開辦工廠。”
    “其二嘛,就是盡多的往外移民。”
    林澈抿了口酒,給出了兩個非常簡單的應對之策。
    朱樉倒也不失望,他知道自家先生,每一個看似平平無奇的計策,其背後都潛藏著深意,都是非常有針對性的。
    朱樉思索了下,道:“先生,辦工廠的好處我知道,可以增加就業,讓百姓除了種田之外,能多一項餓不死的路子。”
    “移民同樣如此,可移民到海外了,那空出來的田地誰去種?”
    “若是沒有足夠的人種田,我大明豈不是要鬧糧荒?”
    在如今小農經濟的時代,種田是天底下最要緊的事情。
    如果隻顧著發展經濟,與開疆拓土。
    而忘了最重要的農耕之事的話。
    再多的錢,在廣袤的領土,也不過是曇花一現。
    林澈笑了笑,沒有回答朱樉的問題。
    反而向著朱樉、朱柏問道:“伱們可知道,如今一家百姓,所耕種的田地大概有多少?”、
    朱樉在觀政的時候,在折子上看到過相關的數據。
    然而,就在回憶具體畝數的時候。
    朱柏卻是又搶先說道:“先生,我大明如今普通百姓,平均耕種麵積大約在五到十畝之間,根據堂弟的優劣,麵積上有所浮動。”
    這個數據雖然不太準確,但也已經接近正確答案了。
    林澈滿意點了點頭,再次問道:“在唐朝之前,百姓平均要有二十畝田地以上,才能種出一家人活命的糧食。”
    “而如今我大明百姓,隻需要他們的三到四分之一,你們可知道其中緣故?”
    剛剛因為回憶數據,而落後了朱樉,這次幾乎想都沒想,百年回答道:“先生,這是因為唐代的曲轅犁。”
    類似的問題,林澈在之前的課上講過。
    所以朱樉便在閑暇之餘,翻閱了漢唐時期的典籍。
    林澈也給了朱樉一個肯定的眼神。
    點頭回應道:“對,就是因為農業技術的發展,導致如今我大明百姓,雖然擁有的土地更少了,可隻要精耕細作,平日裏好好伺候莊稼,便也足以養活一家子人。”
    這種今朝比前朝好的話,聽的朱樉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可隨之林澈卻是話鋒一轉,道:“不過,這精耕細作也不是什麽好事。”
    “它雖然以更少的土地,養活了更多的百姓,但也徹底將他們束縛在了土地上。”
    “讓天下的百姓,在種田之事上,不敢有絲毫的懈怠,根本無暇關心其他事情,也不敢反抗來自底層官吏的盤剝。”
    聽到這話,朱樉臉上頓時火燒一般的疼。
    沒想到剛才讓他引以為傲的事情,居然也是滋生底層貪腐之徒的元凶。
    朱樉忍不住問道:“先生,可若是不精耕細作,那百姓又該如何種出足夠的口糧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就要回到我們剛才探討的一名與工廠做工的事情上了。”
    林澈美滋滋的吃下一塊烤鴨。
    喝了口酒道:“我可以明確回答你,在一定限度內,百姓不管是做工人還是移民。”
    “都不會影響糧食的產出,反而還能讓朝廷收到更多的糧食稅。”
    “而且底層的官吏,也會更加廉潔,不敢再輕易壓榨百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