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 天子離鄉

字數:5507   加入書籤

A+A-




    []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不管是李雲,還是趙成蘇晟,都是第一次經曆己方兵力十萬以上的大規模,大兵團作戰。
    尤其是李雲。
    蘇趙兩個將軍,依舊是各領各軍,但是他卻要整合兩路軍隊,此時正到了最要緊的關頭,也是最考驗他的時候。
    好在,這兩個將軍都是相對專業的,李雲隻需要製定大的方向戰略,底下的事情,李雲不必親自去過問,這兩個人能夠很好的處理好。
    此時此刻,李雲就在進行一個果決而又大膽的戰略。
    到目前為止,天下軍閥,諸侯林立,也就隻有他李雲一個人有這樣的膽略魄力,在這麽短的時間裏,做出這種決定了。
    一方麵是因為,江東軍現在已經足夠強,另一方麵是因為,他現在是少數輸得起的“諸侯”。
    哪怕是在最極端的情況下,他這十萬人全部折在中原,全部葬送在都畿道,他李某人隻要不死,一年半載一樣可以重新拉起來一支軍隊,守住他江東的基業。
    畢竟,如果單論地盤來算的話,李雲現在是絕對的天下第一。
    昭定五年一年時間,李雲已經成功走出了江南道淮南道的範疇,他吃下了幾乎大半山南東道以及半個中原,還有李正吃下了嶺南道大半,正在逐步將整個嶺南道都納入疆界。
    他已經遠遠超出了江東鼠輩的地盤,可以說,半個天下都已經在他掌握之中。
    隻不過,這種掌握目前來說還不穩定,畢竟北方才是逐鹿的主戰場,北方戰事徹底定下來了,南方也就傳檄而定了,現在李雲掌握的地盤,多是南方。
    即便如此,他的行政已經基本上鋪設了下去,南方的大部分地方,都可以成為他的後方。
    而且,這種極端情況,幾乎不可能存在。
    最糟糕的情況,無非是朔方軍全部回頭,雙方在洛陽附近殺個天昏地暗,不死不休,等到兩敗俱傷的時候,河東節度使與平盧節度使下場,坐收漁翁之利。
    即便是這種情況,在李雲做好了種種安排的情況下,江東軍至多也就是被迫退出中原,不可能有大量的傷亡。
    因此李雲心裏,也就不會有什麽畏懼。
    他在這處大營裏,簡單歇息了一個晚上,第二天一早,他就跟著蘇晟一起,來到了蘇晟的主力中軍大帳。
    兩個人剛一到中軍沒有多久,孟海就帶著九司的兩個人,匆匆進了中軍大帳,孟海跪在地上,低頭叩首道:“上位,關中的弟兄們發來消息,已經見到了朔方軍,從潼關入關!”
    李雲看了看他,問道:“潼關…有沒有發生戰事?”
    孟海低頭道:“有!不過隻打了兩天,潼關就被朔方軍叩開,現在朔方軍已經在進入關中的路上了!”
    李雲緩緩點頭,扭頭看向蘇晟,輕聲笑道:“看來,那梁溫的下屬,也並沒有一門心思去京城給梁溫報仇,還是有一些腦子的,至少他們嚐試著想要守一守潼關。”
    蘇晟聞言,也笑了笑,開口說道:“畢竟是草莽出身,如果是有朝堂經驗的,在梁溫死了之後,這些人的首領多半就會繼續守衛潼關,然後跟朝廷談判,這會兒說不定已經封公封侯,榮華富貴了。”
    李雲搖頭道:“梁溫不也是這個路數?他死在了京城,他的下屬誰敢學他?再說了…”
    “殺進京城裏,什麽都有了,還要什麽朝廷的封爵。”
    蘇晟一怔,然後笑著說道:“也是。”
    說罷,他站了起來,抱拳道:“上位,昨天晚上屬下就已經把招呼打下去了,今天軍隊就可以開動,屬下這就去了!”
    李雲“嗯”了一聲,他低頭看了看地圖,開口說道:“這裏給我留一萬人,我在這裏坐鎮幾天,防止出什麽事情。”
    “有情況,通過九司協調聯係。”
    李雲抬頭看著他,繼續說道:“記住,到了洛陽附近之後,要先探明洛陽的情況,不要貿然進攻,如果路上碰到了萬人規模的朔方軍。”
    李某人緩緩說道:“尋機會,跟他們打上一打!”
    “是!”
    蘇晟大聲應了一聲是,然後扭頭離開了帥帳。
    李雲坐在主位上,閉上眼睛思索了一番,然後睜開眼睛,看了看麵前的文書,開口說道:“孟海。”
    孟海連忙低頭:“上位。”
    “關中那些跟我聯係過的官員,大族。”
    “九司都派了人沒有?”
    孟海低頭,想了想,然後開口說道:“一部分派了人手,在他們家裏。”
    “好。”
    李雲輕聲道:“多派一些人手進京城,潛伏下來,最好能夠照顧保全京城裏的這些人,讓他們在京城的動蕩之中支撐下來。”
    “支撐到韋全忠進京城,一旦韋全忠進京城,就通過九司給他們傳消息,讓他們…”
    “勸韋全忠稱帝。”
    孟海一怔,然後抬頭看著李雲,李雲笑嗬嗬的說道:“用不著懷疑,按我說的去做,然後再給杜受益去一封信,讓他也發動發動自己的人脈。”
    “哪怕勸不動韋全忠,至少也要讓他心動。”
    孟海似懂非懂,對著李雲欠身低頭:“是,屬下這就去安排。”
    他頓了頓之後,開口說道:“司正已經在趕來的路上了。”
    李雲抬頭看了他一眼,輕輕點頭,笑著說道:“等他到了,讓他來見我一麵,這場戰事…”
    “九司要發揮相當大的作用。”
    從九司建成以來,就不止是一個情報機構這麽簡單,李雲把它定義為信息協調機構。
    這個功能,在後世的即時通訊時代,隻需要幾個終端就能夠解決,而現在則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還需要一些智力。
    比如說九司為了快速傳遞消息,在一些要緊的地方,設立了一個又一個的節點,用來中繼消息。
    還有一係列的暗號,標識等等。
    煙火這種新玩意兒,如今也被九司廣泛應用在消息傳遞上。
    這樣一來,哪怕江東軍各個軍隊之間相隔數百裏,一起行動的時候,也能夠渾然一體。
    孟海立刻低頭:“是!”
    說罷,他低頭退了下去,按照李雲的吩咐忙活去了,而李某人則是繼續坐在帥帳之中,注意力落在地圖上,目光有些熱切。
    隻要是男人,幾乎都想過九五至尊的位置。
    而現在,這個位置,距離李雲已經相當之近,隻一步之遙了!
    他的目光,落在了位於河南道北邊的河東道,深呼吸了一口氣:“關鍵,就在太原的河東軍了。”
    此時,正麵戰鬥力,江東軍比起朔方軍並不差,雙方如果打起來,明顯李雲的耐力,韌性都更強,他可以憑借這些,慢慢將朔方軍耗死。
    前提是,其他大型勢力不能下場。
    而現在的情況,河東軍的主事人隻要不是傻子,那就必然會下場。
    要不然,對不起河東李氏幾代人積攢下來的家業,更對不起這場大爭之世。
    因此,這場中原之爭的關鍵,就落在了太原的河東軍身上,李雲一直在盯著他們,看著他們什麽時候下場,打算什麽時候下場。
    “隻要我快一步吃下洛陽。”
    李雲喃喃自語:“便不怕了。”
    以他的大後方深度,以及江東軍的戰鬥力,隻要占住洛陽,別人就絕難將他從中原攆走了。
    這場有些倉促的洛陽之戰,不知不覺間,已經成了決定未來幾十年,最要緊的一場戰事!
    …………
    關中。
    皇帝陛下在一眾官員,以及將士的衛護之下,匆忙逃出京城。
    這一次,皇帝陛下甚至都不裝了,文武官員,除了一些跟他比較親近的,其他俱都沒有帶上。
    反正皇帝陛下也很清楚,這些人暗地裏,早已經給外麵的敵人遞了降書。
    而且,還不是隻給一家遞了降書。
    有些人,給李雲送了投誠書,給韋全忠也送了!
    這種情況下,皇帝當然不會選擇帶上他們。
    反倒是武家宗室,這一次能帶上的,他倒是都帶上了,隻不過這幾年多次動亂,武家宗室的日子也不好過,此時已經人丁凋零,跟著他一起上路的,隻兩三百人。
    皇帝陛下乘車離開京城,再回頭看向這座生養他的城市,不覺已經淚流滿麵。
    他心裏清楚,此生此世,他恐怕都很難再回來了。
    再回來,甚至可能是給人家捉回來的。
    裴璜就跟他同乘,比起上一次進西川,這一次裴璜,已經成熟穩重很多了,他看著皇帝,低聲道:“陛下,莫要太傷心了…”
    皇帝搖頭,長長的歎息了一聲:“朕累了。”
    “這一路上所有事情,都由三郎全權負責罷。”
    裴璜沉默,然後也歎息了一聲。
    “臣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