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四十日!

字數:5261   加入書籤

A+A-




    []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大兄。”
    河東節度使府裏,幾乎抬頭看著一家的兄長,開口道:“什麽事情,這麽著急?”
    “坐下說,坐下說。”
    李禎拉著李槲落座,他看了看眼前這個隻三十歲出頭的兄弟,有些出神。
    當初,他們的父親李仝李大將軍,領兵進京勤王的時候,帶著的唯一的資格兒子,並不是他這個老大,而是眼前這個兄弟李槲。
    李槲,也是河東李氏同輩之中,最受李大將軍寵愛的兒子。
    事實上,如果不是天下動蕩,李大將軍臨終之前,想讓河東軍的權力傳承盡量平穩,否則這個時候,是誰來做這個河東節度使,恐怕還很難說。
    然而即便如此,李槲也還是同輩兄弟之中,最出彩的一個,不管是領兵還是才幹,都要超過兄弟。
    此時,接到了韋全忠書信的李禎,想也沒有想,立刻就把李槲叫了過來。
    “你自己看。”
    李槲兩隻手接過書信,隻看了一眼之後,就冷笑道:“大兄,這姓韋的又想要關中,又想要中原,兩邊都不舍得放下,這是拿咱們當槍使呢!指望著我們,能替他守住中原,不至於讓整個中原,都落入李雲手中!”
    李禎低頭喝了口茶,皺眉道:“可是,這李雲…虎狼之態盡現。”
    “你可能還不知道,他的江東軍不止是在中原作戰,甚至同時在嶺南道作戰,並且已經大敗嶺南節度使言濟,此時嶺南道大半地方,估計都已經被他統統吃下。”
    “大半個南方,都跟著他姓李了!”
    李槲神色平靜,淡淡的說道:“大兄,我們不也姓李?”
    “自古爭天下,要緊的地方從來不是在南方,而是在中原,江東軍至今,沒有跟朔方軍大戰過,而且他們人數又多,戰鬥力也絕不弱。”
    “這個時候,我等摻和進去,正遂了韋全忠的心意!”
    “那姓韋的現在圍了京城,說不定過幾天就要昭告天下當皇帝了,現在寫信過來說這種話,咱們給他擋住李雲,他們把關中,分給我們半個嗎!”
    “而且,這李雲,遠比明麵上要厲害得多。”
    李槲低聲道:“江東現在,明麵上隻有十幾萬兵力,被那李雲一股腦帶了十萬進入中原,看起來也不過如此,但是大兄要想一想,李雲現在的地盤有多大。”
    “我們河東道,加上蕭家的河北道,再加上平盧軍周家的地盤,甚至再加上一個中原,估計也就堪堪跟李雲的地盤差不多大。”
    “也就是說,李雲如果想要征兵,這會兒很輕鬆,就可以拉出來一支二三十萬人的大軍。”
    李禎皺眉,搖頭道:“不至於,他接手這些地方的時間不久,強征起來軍隊,也就是銀樣鑞槍頭。”
    “而且。”
    李禎低聲的說道:“各家現在,動不動就號稱十萬大軍,但是實際上作戰的人真有十萬的,又有幾家?”
    “李雲的這十萬兵力,可是實打實的,算上他運糧運輜重的人手,估計遠不止十萬人了。”
    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幾乎雖然能力出眾,但是畢竟沒有當家管賬,還不太明白,供養軍隊,到底是一件多麽費錢的事情。
    就拿李雲現在的情況來說,如果他在江東原有的地盤上不動,拉扯出一支幾十萬人的軍隊,多半是不難的,但是一旦這幾十萬人統統動起來,離開原有的地方,糧食需要轉運的時候,就是巨大的開銷了。
    這個開銷,目前江東也支撐不住。
    而那些動不動自稱幾十萬大軍,幾十萬大軍,也隻是自稱罷了。
    另一個世界,曹老板號稱大軍數十萬,一定是將民夫扈從之類,統統都算進去的。
    兄弟倆坐在一起,商議了許久,最終李槲看向兄長,開口說道:“大兄,我去晉州,接管晉州的軍隊罷,不管中原出了什麽問題,請大兄許我…”
    “隨機應變。”
    李禎鬆了口氣,臉上露出笑容,開口笑道:“喊你過來,正是為了這件事,晉州那裏的人手,為兄已經安排過去許久了,就是為了你布置的。”
    “兄弟,你到了晉州之後。”
    李禎拍了拍李槲的肩膀,叮囑道:“中原如何決斷,就全部交給你了,你隻要寫信回來要河東軍參戰,為兄馬上就盡率大軍出征。”
    李槲起身,對著兄長抱拳行禮,猶豫了一下之後,他開口說道:“大兄,晉州的軍隊,是不是可以再往前動一動?我想要駐紮澤州!”
    說到這裏,李槲輕聲道:“或者是絳州,蒲州。”
    “如果去絳州,我就駐兵聞喜。”
    李禎認真考慮了一下,開口說道:“都由你,都由你。”
    說到這裏,他頗有些感慨:“這李雲,真是了不得,這還沒到十年時間罷?就有這麽大的聲勢,而且還跟咱們同姓…”
    李槲神色平靜道:“同姓未必同宗,不過小弟也很想見一見這個人,看一看他,到底有什麽過人之處。”
    兩兄弟一陣秘議,持續了大半個時辰,大半個時辰之後,李槲帶著相應的印信文書,離開太原,騎著馬直奔晉州而去。
    ……
    與此同時,江東軍已經駐兵洛陽城下,幾乎將洛陽城團團圍住。
    準確來說,是圍了三麵,隻洛陽城西沒有圍上,一是時間來不及,二是想看一看,洛陽城裏的守軍,有沒有可能從城西突圍出去,去與關中的朔方軍匯合。
    如果是這樣,對於李雲來說,就是真是撿了天大的便宜了。
    等於是白得了一座都畿道。
    不過顯然,朔方軍並沒有這麽大方,也不可能這麽大方,畢竟那位韋大將軍的野心,比起李雲絲毫不遜色,甚至要超過李雲不少。
    而就在圍城之勢穩定下來之後,李雲本人,也領著後續的軍隊,一路來到了洛陽城外的大營裏。
    此時,兩路大軍雖然在洛陽城南城北駐兵,並沒有合兵,但是距離已經相當之近。
    因此,趙成蘇晟,都在一起迎接李雲升帳。
    甚至包括孟青,也趕到了洛陽,一同迎接李雲,李雲一路被迎進了帥帳之中升帳落座,跟軍中都尉以上的將領們,簡單開了個會。
    一場軍事會議結束之後,各個將領各回各營,不過趙成蘇晟,很有默契的留了下來。
    孟青起身要走,也被李雲叫住,三個人一起,坐在了帥帳之中。
    李雲在主位上,敲了敲桌子,開口說道:“有幾個消息,要跟大夥說一說。”
    “都是剛收到的。”
    李雲看著三個人,開口說道:“第一個消息,京城裏的梁溫下屬楊厚,已經領兵出城,投降了韋全忠。”
    說到這裏,李雲下意識皺了皺眉頭。
    這個事情,讓他的心情相當不好。
    因為先前,在他的計劃之中,梁溫的餘部即便擋不住朔方軍,也應該能給朔方軍帶來一些麻煩,至少是消耗掉一些朔方軍的力量。
    最差最差,也不能成為朔方軍的助力。
    然而最壞的情況還是發生了,梁溫的那些下屬,並沒有李雲想象中那麽忠心。
    李某人看了看三個人的表情,繼續說道:“好消息是,並不是所有人都投降了韋全忠,京城裏似乎是起了一些騷亂,現在梁溫的下屬們在城裏互相廝殺了起來。”
    “朔方軍,也差不多已經進了京城了。”
    李某人頓了頓,繼續說道:“這個事情,短時間內對咱們,對洛陽戰局影響不大,不用考慮在洛陽戰局之中,隻是跟你們說一說,讓諸位有一些心理準備。”
    “還有一件事就是。”
    李雲低聲道:“河東道的線人送來消息,老節度使的兒子李槲,已經離開了太原,奔晉州去了,晉州,有大量河東軍的駐軍,因此這一場戰事,我們不得不將河東軍,考慮進來了。”
    “而且,河東軍相當重要,甚至可能成為這場戰事的關鍵性因素。”
    “要緊的事情就這兩個。”
    李雲看向眾人,默默說道:“我來的路上,已經估算過了,我們如果能在半個月吃下洛陽,河東軍對我們就幾乎沒有影響,如果在一個月之內吃下洛陽,那麽影響也不會很大。”
    “一個月以上的話。”
    李雲搖頭道:“就要兩邊應敵,還有可能被洛陽守軍從中間突圍。”
    “最壞的就是,平盧軍也很有可能趁機動作。”
    “因此,我定下了一個時間。”
    “四十天。”
    李雲伸出手指,緩慢而又堅定。
    “自今日起,四十天之內如果取不下洛陽,我們掉頭就走,撤出都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