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章 腐敗

字數:4267   加入書籤

A+A-


    “混賬!”
    馮保剛剛一腳踏進乾清宮,卻被飛來的一張奏報直接打在了臉上。
    “哎呦!”馮保連忙蹲下身子,顧不上一瞬間模糊的眼眶,下意識的去接那個奏報,這上麵可都是軍國大事,豈能落在地麵上。
    “王八蛋!畜牲!”
    馮保一邊收拾著,一邊看向眼前暴跳如雷的朱載坖。
    “一個知縣!居然活生生逼反了幾百個百姓!”
    “出了事居然還想逃?這東西是哪個瞎了眼的提上來的?”
    馮保聽著這些話,再看一眼奏報
    這是他這麽多年在司禮監練出來的能力,隻看上一眼就能記住幾行字的內容。
    朱載坖還在咆哮著。
    “白費了養他的糧食!最可恨的是,他還連累了戚繼光,單槍匹馬麵對20多人,若是戚繼光有個三長兩短,他劉榮長十個腦袋朕都要砍了!”
    戚繼光啊!
    雖然他這樣的武將肯定會避免不了槍林彈雨的戰爭場麵,可那是另一回事,而獨自麵對幾十個手裏有武器的匪徒那更危險。
    戚繼光,朱載坖可是還要再用他20年呢!國家棟梁之材怎麽能這樣冒險呢?
    文臣,科舉可以上來一大批不缺才華的人,可是戚繼光這樣的將領是沒辦法批量培養的,沒了就真的沒了,沒人能填補他的位置。
    所以才會有“傳庭死,大明亡”的說法,而從來沒有某某首輔死,大明亡的話。
    “陛下說的是!”馮保走上前,把奏報擦了擦,整齊放在禦案上道,“陛下要殺誰,誰就一定會死,陛下不必為此發怒!”
    “而官逼民反,此事的確很嚴重,更細思極恐的是,若那清平關的守將不是孫柱子的相識,這消息根本就不會來到紫禁城…”
    朱載坖微微回頭,看了一眼馮保。
    沒錯,環縣百姓造反的報信是清平關的守將奏報上來的,那裏的守將是孫柱子的老相識,孫柱子他們本來也是準備逃出環縣之後投奔他的。
    若不是如此,這幾百人就這樣被無聲無息的消失在了環縣。
    頓時,朱載坖有一種被架空的恐懼。
    自己這個皇帝,如果
    自己沒了了解真實世界的渠道,談何改革?
    整個大明幾千個縣,鬼知道這樣的事情沒露出消息的還有多少呢?
    朱載坖緩緩落座,臉上看不出來一丁點情緒。
    當了半年多的皇帝,朱載坖已經有了一些政治家基本的素養,其中之一就是隱藏自己的情緒,自己的心思。
    至少表情上馮保能獲取的信息越來越少了。
    “你說的沒錯,這劉榮膽敢隱瞞不報,甚至整個縣都能被他說封就封,可見他多銀子?啊?”
    “等他被押送過來了,讓朱時泰好好伺候他一頓,把背後的人挖出來!”
    “再給押送他的守備們傳話,劉榮若死了,朕拿他們是問,一路上給朕保護好他!”
    “是!”
    。
    現在該考慮的是大明官場的**,這事讓朱載坖很是頭疼。
    他知道,**是人類永遠的毛病,即便後世,再往後的後世,**都是人類一直要警惕和防範的問題。
    而封建社會是人治社會,一個知縣的權力在當地簡直就是土皇帝一樣,所以人們叫他縣太爺嘛!
    而大明王朝滅亡的一大因素也就是**。
    從商人到官員,從普通人到邊關守將,大明深入骨髓的**才讓建奴越來越做大。
    而大誥製度看似給了百姓告官的權力,但是對普通人來說,成本太大,危險太高,因而慢慢沒落。
    “看來四爺的反腐手段朕可以提前用了!”
    朱載坖心裏想到。
    雍正的反腐手段有幾種?
    不考慮滿清皇權專治巔峰的情況,四爺的反腐手段也是比較了得。
    比如法律上,他製訂了很詳細的律法條例跟大明簡單粗暴的法律精進很多,再比如罷免官職,永不錄用。
    以前的官員,就算他被處置了,因為有功名在身,所以還是可以從朝廷領糧食,基本上不愁吃喝。
    但是雍正同學直接連貪官的功名也給罷免了,關你是狀元還是舉人秀才,隻要貪汙,官沒得做,幾十年的書也白讀了。
    再比如,追回贓銀,你一個人**了,那就要把你貪汙的錢全部吐出來。
    什麽?你還沒換完就死了?
    沒事!
    你還不完你兒子來還,兒子還不完孫子來還,直到還完為止。
    既震懾了官員,讓他們貪汙之前掂量掂量,又追回了國家財富。
    想到這裏,朱載坖有了自己的打算。
    雖然這裏是中央,不能因為地方上的事情就一驚一乍的,但反腐行動決不能猶豫半刻。
    本來自己就剛上來就斬了幾個貪官,跟貪汙**勢不兩立的氣勢已經立起來了,那麽自己再做出一些其他的舉動,相信別人也不會意外的。
    “馮保。”
    “奴婢在。”
    “東廠這麽些年,處置的貪官汙吏不少吧?”
    “回陛下,東廠是處置過很多貪官!”
    東廠跟錦衣衛都是針對官員的機構,因此它們都有權限處置貪汙。
    “那麽,這麽多年,這些貪官是怎麽個貪汙法,都用那些辦法,東廠應該都有記錄吧?”
    馮保一愣。
    “陛下的意思是?”
    “你下去之後,跟朱時泰見個麵,你們就一起寫一份奏報,根據東廠和錦衣衛這麽多年的記載,詳細寫下官員都是如何貪汙的!”
    “用了什麽辦法來藏銀子?怎麽收受賄賂?又是怎麽榨取民脂民膏的?如何巧立名目的?”
    “跟當地的地主豪紳如何勾結的?都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潛規則?暗號?統統給朕詳細寫下來!”
    馮保明白了過來。
    這也是古代社會的一個不足之處,大明朝對付**是挺狠的,但是往往殺人砍頭,抄家就結束了。
    沒有反思,沒有總結經驗,沒有學習。
    朱載坖有理由相信,在官場之中,在地方,民間,貪汙**,收受賄賂的方法和規則都是有傳承的。
    也就是說,東廠和錦衣衛記載的那些貪汙方法,至今都有人在用,在收益。
    “奴婢明白!”
    “好!你去東廠。”
    “而朕麽,則去見一見國子監的年輕人們!”
    朱載坖笑著起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