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章 學子(二)

字數:4450   加入書籤

A+A-


    知縣看著粟在庭的眼睛,不能平靜。
    “在庭啊!你的名字是你父親給起的!在庭!在庭!他就是希望你身在朝廷啊!”
    “如今,陛下下了旨意,對邊境的落難學子們朝廷有優惠!”
    “各地驛站會全程承擔落難學子們的衣食住行,根本就不要錢!何不趁著這個機會去震一震會考呢?”
    “以你的才能,肯定會名列前茅,高中啊!”
    粟在庭聽著這些話,臉上滿是驚奇。
    “陛下英明啊!”
    “如此一來,多少因無錢無力被迫放棄趕考的學子們,奔赴會考,我大明會少損失幾個人才啊!”
    “是啊!尤其是你這種人才!朝廷更不應該失去啊!”
    這位知縣也是本地人,非常受本地人喜歡,當年朝廷要把他換到其他地方去任知府,結果當地百姓死活不同意,滿大街的攔著他求留。
    這感動了當時的陝西巡撫,上書朝廷求情,被允許之後就一直在這裏當知縣。
    抵抗韃靼兵馬的時候,他也是親自指揮軍隊,指揮民眾最終打退了韃靼人。
    他對這片土地有感情,非常希望有一個年輕的才子可以進入朝廷,為會寧縣,為鞏昌府,為整個陝西百姓造福。
    “隔壁山西前幾年出了一個狀元張四維,我們也希望咱們陝西也出一個狀元!”
    “大人說笑了!在庭沒有宰相之才!”
    眼看粟在庭說什麽也沒有動搖,知縣隻好提起另一個話題。
    一個粟在庭不怎麽願意回憶的話題。
    “你可知道,那李家公子也考了舉人,正準備去趕赴會考呢!”
    這一句猶如閃電般擊中了粟在庭。
    人多少有的無力抵抗的東西。
    比如色相,比如錢財,還比如地位比你高,家產比你多的壞人。
    17歲那一年,會寧縣大戶李家少爺犯了個案子。
    案子涉及到一個貧農的土地上,原來是李家少爺李陽想造一個馬場,看中了貧農的土地。
    李陽提出出錢買,但貧農因為這是祖上三代傳下來的土地,又因為父母陵墓也在這片土地邊上,不肯賣給李陽。
    沒錯,然後就是典型的電視劇劇情了。
    大戶公子雇傭打手,打傷了貧農孩子妻子,硬逼著他在地契上簽字。
    最後貧農無力回天,在鄰居街坊們的幫助下來到縣城報官。
    當時李陽邀請了自已的同窗粟在庭當自已的狀師,因為粟在庭名氣很大,而且也是整個縣唯一的舉人,所以李陽以為自已勝券在握。
    讀書人和豪門大戶向來都是一起的,粟在庭怎麽可能會幫助這幫刁民呢?
    結果粟在庭根本不理會李陽的暗示,直接幫助貧農贏得了官司,拿回了土地。
    李家臉麵丟盡,李家家主隻好賠償一大筆錢才息事寧人。
    而當時也正在準備考秀才的李陽也因此差點被剝奪了參考資格,還是他父親花大錢才能順利考試。
    從此,李陽就記恨上了粟在庭。
    李家在會寧縣影響力很大,雖然粟在庭的正直行為幫他贏得了底層百姓的尊重愛戴,卻也得罪了整個縣的豪門大戶。
    從此,粟在庭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在學習過程中都遭到了針對。
    之前也幫助他,給他捐款助學的那些豪門大戶從此開始排擠他。
    不幫他們說話的讀書人他們是不會扶持的。
    甚至有民間傳言,粟在庭弟弟的死亡就是和李家有關係。
    “他…中了舉人了?”
    “是!當然不是憑著真本事!還是他老子花錢買通的關係!”
    “你看看,他要是過了會考,當上了大官,李陽會放過你嗎?”
    “我不怕!”,粟在庭說道,“我從小吃的是百家飯,街坊鄰居們送的衣服,我的才華從來忽視靠那些豪門大戶的施舍,我不是他們的棋子!”
    “我就算是出家,也不會離開會寧縣,我生在此,也要葬在此!如果那些人要報複我,那就來吧!”
    “我粉身碎骨渾不怕!”
    知縣笑了笑,慢慢起身。
    “在庭啊!本官就該死你實話吧!未來五年朝廷在陝西會有大動作!”
    “這正是你發光發熱的機會啊!你是年少成名,又深受百姓愛戴,又是本地人的身份,朝廷未來對陝西的規劃上你是占盡優勢啊!你懂不懂?”
    “大人!學生告辭!”
    從縣衙出來,粟在庭來到了白林寺。
    長老得知他要出家,也是感到十分可惜。
    但心底裏又覺得這樣一個天才少年,說不定在佛法上也能闖出一片天來,於是就安排他住在白林寺。
    要出家沒那麽簡單。
    因為朝廷的新規定下來了,因此準備出家的人必須在當地官府拿憑證才可以出家。
    第二天,粟在庭來到僧會司登記。
    官府告訴他等三天再來拿憑證。
    下午回到白林寺,粟在庭卻碰到了一個奇怪的人。
    隻見此人灰色圓領長袍在身,氣質不凡。
    “你覺得這白林寺如何?”
    那人走過來也不嫌生分,好似老友似的問粟在庭道。
    “敢問閣下是?”
    “你就是那個要出家的舉人?”
    “是!”
    “你不應該放棄會考!”,那人說道,“我也聽說你母親是怎麽死得了!”
    “若當初你不是留下她一人出去,她又怎會回娘家探親?又怎會遭遇刀刃?”
    粟在庭頓時覺得冒犯,厭煩的走開。
    那人卻繼續跟著。
    “承認吧!你就是個懦夫!”
    “你出家不是因為心灰意冷,你是不想麵對自已內心的愧疚!”
    “若不然,你要麽從軍去殺敵報仇!或者當官去保護其他孩子的母親!”
    “你明明有這個能力,你卻選擇逃避!”
    “不過也罷!”,那人笑起來,“有才無膽的人不當官也好,關鍵時刻你這樣的人隻會誤事!”
    粟在庭再也忍不住,轉身舉起手臂就是一擊直拳打過來,怎料那人不慌不忙的接住了。
    “君不見還有多少跟你一樣的孩子在努力奮鬥?”
    “當今聖上說過: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你有能力造福一方百姓,但你卻沒有,將來韃靼騎兵再兵臨城下,你要看著多少人的母親死去?你拿什麽來保護這些百姓?”
    “念經念死他們?還是用你的掃帚?”
    粟在庭怒吼,“你是誰?”
    那人無聲一笑。
    “在下譚綸,陝西巡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