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章 法治?

字數:4528   加入書籤

A+A-


    從紅牆那一頭望過去,這隻是一間普通的小房子。
    房子前麵的兩排紅牆,中間的道路狹窄而修長。
    不過這小房子的位置十分的不規則,它並沒有處於兩排道路的正中間,反而更靠近左邊的紅牆。
    如此使得它終年被牆的影子所覆蓋,在夏日涼爽解悶,冬日又溫和暖熱。
    這就是如今整個地球上最高規格的政事處理中心,一份份影響東亞大陸的一個又一個政策就是從這裏發出。
    它就是大明帝國的核心-內閣值房。
    自從隆慶二年開始,內閣大臣們不再兼任六部尚書,因此去年不怎麽見人的值房,如今卻是人滿為患。
    內閣大臣們在這裏處理政務,也隨時準備皇帝的召見。
    但跟前麵深居西苑的宅男皇帝相比,當今聖上卻更願意自已來值房開會。
    但這裏也並不是隻有內閣大臣能來,偶爾可以來其他幾位大臣。
    比如宗人府宗正朱珵墝。
    還有其他幾位年輕人,有時會被傳喚進來匯報工作。
    比如正在匯報軍事的申時行。
    作為兵部職方清吏司主事的他,算是年輕一代中的佼佼者了。
    且不說內閣次輔的老師,就是如今這個小小的五品主事職位,那也是很多狀元望而不可及的。
    同樣是張居正學生的張四維,論輩分還算是申時行的師哥,但混了這麽多年還在翰林院出不來,隻負責一些起草詔書和修撰工作。
    雖說有非翰林不得入閣的這條潛規則在,但很明顯這個五品的兵部主事工作比翰林院學士更重要。
    證據就是現在申時行正在匯報的工作。
    “此次韃靼南下,我軍大獲全勝!”
    “根據兵部統計的有功將士名單,此次戰役中,神池口和大同鎮的將士們功勞最大。”
    “神池口將士們僅僅隻有一千三百人,卻硬生生的扛住了鐵木爾一萬大軍的進攻。”
    “而大同鎮在關鍵時刻徹底扭轉了戰局,功不可沒!”
    “兵部推舉,戚繼光總兵,馬芳總兵吳惟忠將軍,王如龍將軍,麻錦總兵,都當予以重賞!”
    說完,申時行收起了名單冊子。
    張居正在皇帝身邊閉著眼坐著,聽著學生的匯報,滿意的點了點頭。
    你看看,這樣的工作跟翰林院學士有的比?
    申時行的職位就是負責各省的兵輿圖,統計士兵名單,各級武將的升遷和犒賞也是由他負責。
    對麵的高拱看看申時行,也露出了欣賞的神色。
    這個工作看似隻是統計,但卻是很容易得罪人的職位。
    特別是推薦武將升遷和犒賞這一塊。
    申時行的這個匯報讓高拱都能滿意,足以見他平衡各方勢力的能力。
    皇帝聽完沒有說什麽,而是盯著手中的錦衣衛報告。
    “兩位閣老怎麽看呢?”
    張居正和高拱對視了一眼,默契道,“臣等無異議。”
    “那就如此辦!”
    “但朕覺得如此還不足以慶祝這次大勝!”
    “這樣吧!”,皇帝合起手中的報告,看著眾人,“下個月的閱兵儀式上,朕要親自犒賞戚繼光,馬芳等一眾將士們!”
    “召他們進京!”
    內閣響起了短暫的嘈雜之聲。
    閱兵儀式這件事眾人的意見本來就不統一。
    閱兵儀式以往也不是沒有,而是這次有些特別。
    第一,以往的閱兵儀式都是京營統領主持。
    但這次皇帝要親自出麵。
    鑒於他剛剛在揚州砍了一百來人,這讓很多人的敏感神經又緊張了起來。
    第二,皇帝要在這次閱兵中召集各國使者。
    甚至朝鮮的使者已經進入大明境內了。
    第三,這次閱兵儀式皇帝要召集各個藩王,南京勳貴,各地將領入京。
    第四 ,皇帝要求兵部,往年參加過戰爭的老兵們,殘疾士兵們都要進入京城,參加閱兵儀式。
    這些都是以往的閱兵所沒有的。
    眾人心裏都不太舒服。
    不能控製的東西,素未謀麵的東西都令人不安。
    皇帝這是又要搞什麽花樣?
    “陛下,這閱兵儀式緊挨著會試,這個…”,高拱為難道。
    “有什麽問題嗎?”
    “臣是擔心到時候京師人多眼雜,影響後來的殿試!”
    “殿試在宮裏進行,怎會影響?”
    “怎麽?堂堂大明京都連一個殿試和閱兵都無法連著舉辦嗎?”
    “若沒有這份體量和規格,那說明北京是不合格的京都!”
    申時行低下了頭,緊張的捏著冊子。
    皇帝自從揚州回來之後一直很嚴肅。
    聽到他在揚州殺了一百人,當時的京城一片嘩然。
    朝廷直接炸鍋了。
    很多人義憤填膺,以辭職威脅。
    留在京師負責政事的高拱和張居正遭遇圍攻。
    皇帝帶著軍隊回來後,一百多個官員跪在德勝門前,請求皇帝允準辭官。
    皇帝當場架起帳篷,準備立刻批閱他們的請辭奏疏。
    這一下把所有人搞懵了。
    臥槽皇帝,你不按套路出牌啊!
    文官們當然不會辭職,他們又拿出自已擅長的道德綁架那一套。
    什麽皇帝弑殺啦,為君暴虐啊,失了天下民心啦,君王與士大夫公天下啦…
    皇帝沒有跟他們扯皮,當場把帶頭鬧事的欽天監的一二把手,都察院的四個官員和大理寺,刑部,禮部的近30名官員全部強製辭官,批閱了他們的奏疏。
    其他人看著皇帝身後殺氣騰騰的,手握刀柄的軍隊不敢再造次,紛紛離去。
    這一幕深深地震撼了申時行的內心。
    以前在書裏學的那一套君臣相禮啊,君臣和睦啊統統被震碎了。
    皇帝的意誌無人可擋。
    張居正開口道,“這倒也不是,陛下,隻是很多官員們對您的出席略有…擔憂!”
    “擔憂什麽?”,朱載坖笑問,“朕是莫名其妙就會殺人的瘋子?朕砍了那麽多人,哪一個不是罪有應得?哪一個不是朕查明了罪行之後砍的?”
    “身正不怕影子斜,他們坦坦蕩蕩怎會怕朕的刀刃?”
    張居正無奈的扭過頭去。
    皇帝文官們矛盾越大,遭殃的卻是他和高拱。
    被夾在中間,放在火上烤。
    這時,從長桌的另一角傳來一陣聲音。
    “陛下,您和軍隊摻和的太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