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 板升城
字數:9331 加入書籤
張四維回憶著閣老臨走前的交代,麵色憂愁的看向皇帝的車駕。
“申時行去了遼東,開始接觸邊防了,你也不能落下!”
“這一行好好表現,皇帝帶你去是給我麵子,不偏袒任何一方,他老人家是為了朝廷平衡考慮啊!”
“因此,來回路上千萬不要說張閣老的一句壞話!”
“就給陛下表現一下自已,讓別人看看我高拱的學生也是好樣的就可以了!”
皇帝的這次出行隊伍,文官很少,九成都是勳貴和軍隊。
一萬京營,一千內軍,三千錦衣衛。
雖說規模不小 ,但皇帝沒有選擇黃色綢簾,金絲絨紋於車身,車頂說不上名字的一堆珠寶玉石的標準車架。
反而選了更舒服,更寬大的大將軍車架。
皇帝是要去草原開會,本來就路途遙遠,選個舒服點的車怎麽了?
雖然這個舉動在史官們那邊已經和威武大將軍朱壽聯想起來了…
最前麵,是錦衣衛儀仗騎兵,穿著麒麟服,舉著軍旗,充當排麵。
之後是三千營騎兵們隨行。
最後就是一群步兵和伺候皇帝的幾十個太監了。
走遠路,軍隊自然不可能一直披甲。
於是朱載坖幹脆下令,麒麟服,飛魚服的錦衣衛在前麵裝裝樣子行了,其餘人在後麵怎麽舒服怎麽來。
“陛下真是不拘小節,愛護將士們啊!”
車內,戚繼光撥開車簾,從窗戶看著外麵道。
“倒也不是小禮,進入草原後,該裝還是要裝的。”
“長城內就不必折磨人,沿途都提前通知了,再加上這龍纛,誰會不認識我這個皇帝呢?”
“陛下說的是。”
看著書的朱載坖好不容易逮到戚繼光主動說話的機會,馬上問道,“洋人的大炮研製的如何了?”
戚繼光先是看了看對麵的朱載堉。
後者閉著眼,張著嘴巴,昏昏欲睡。
“他都睡過去了,你回答吧。”,皇帝笑道。
“朕走之前聽了比利亞的,似乎是精準度…不符合我們的標準,是不是?”
比利亞,西班牙軍火販子。
皇帝昭告天下,招攬天下精通火器之才。
比利亞以一口流利的漢話,和朱載坖聽不懂但感覺好厲害的專業演講,入了朱載坖的眼。
跟著戚繼光,朱載堉一起搞火炮的仿製工作。
果然,他一加入,反正聽戚繼光說進度加快了很多。
“是,陛下。”,戚繼光點點頭,“弗朗基人的火炮,多用於海戰,短小精悍,射程遠,威力大。”
“大明主要是陸戰火炮,按照我們自已的火炮仿製,靈敏度和精準度自然就差了許多。”
“會不會是材質的問題?”,朱載坖回憶著自已那少得可憐的軍事知識,“弗朗基人的火炮多是青銅,而咱們的火炮,有一半的鐵製的!”
即便是到了衰落的明後期,明朝的冶鐵技術和產量,仍然吊打整個歐洲。
青銅火炮延展性好,不易炸膛,自然適合海戰。
但重量大,笨重,隻能安裝在船的一側,框框亂射。
早期的海戰就是這樣,跟海盜火拚沒什麽區別。
戚繼光思考了一會。
“陛下說的是!鐵製的比青銅製的更輕便,如此一來,不犧牲威力和射程的情況下,也能增加靈敏度!”
而且,朱載坖知道,鐵製火器是未來必然的趨勢。
很簡單,如戚繼光說的一樣,鐵製的更輕便。
鐵礦也比青銅更多,製造廉價。
“那就用鐵製的再試一試!朕覺得,無論是水戰還是陸戰,精準度不是最重要的!”
“嗯?”,戚繼光不解的看向皇帝。
“如果火力足夠大,覆蓋麵廣,即便是不大精準,也是可以接受的!”
“大明火炮,一用擊胡人騎兵,二用守城退敵!”
“如果射的遠,覆蓋廣,即便不太精準,倒也可以…吧?”
朱載坖越說越沒底氣,因為戚繼光一張冷臉在盯著他。
“關公麵前耍大刀了!”
“你一個外行扯什麽犢子啊!”
然而他不知道,戚繼光不是在質疑他,那是他忙著思考時的表情管理失控。
就這樣過了好一會,戚繼光才恍然大悟。
“對啊!”,他一拍大腿,“如果是鐵製的,陸戰更好運送,方便控製方向!”
“而且鐵製的更好加工,一個青銅炮的時間,足夠造幾個鐵製火炮了!”
“正如陛下所言,我軍火炮多用於破敵衝鋒,靈敏度反而沒那麽重要!”
“呃?”,朱載坖不知道自已真的點撥迷津了,還是戚繼光給麵子,隻是尷尬的笑了笑,“呃…哈哈哈。”
戚繼光本就是腦子十分靈活的軍事家,朱載坖也隻能給出一個未來人的建議。
反正不管如何,火器鐵製化這個大方向是不會錯的。
鐵的大規模開采和運用,也是工業化的前提。
這一點,大明未來半個世紀都不用擔心鐵不夠用,或者用不好。
“陛下之言,真使臣醍醐灌頂!”
“朕是個外行,說得對,卿采納之,說的不對,卿駁之,要記住,你我君臣所思所想,皆為實用!”
戚繼光回想起過去,他的記憶中,皇帝確實是一切為了實用。
難能可貴的是,皇帝用人不疑,身為外行卻能給他足夠的權力。
戚繼光說要修複陝西的城牆堡壘,皇帝馬上給他錢(抄家陝西官員那次)。
戚繼光說要突襲韃靼,皇帝發來聖旨,命陝西境內所有武將聽戚繼光差遣。
他要突襲右翼本部,皇帝二話不說,馬上動員民夫,籌集糧草。
他說要誘敵深入,包圍剿滅,皇帝隻是和譚綸,王崇古商議了一下,就即刻發了軍令。
“朕一直以為,越是關鍵時刻,做決定的人越少越好!”
這是皇帝召他回京,研製火炮時說的話。
“雖然這很危險,但回顧曆史上的那些存亡時刻,還真就是極少數人決定了所有人的結局!”
“這就是為什麽朕從不會跟你討價還價,問來問去的原因,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中間省掉爭論,省掉爭議!”
“雖然這看上去,像是朕把責任推給你,譚綸,王崇古他們,但朕不在乎,隻要你們幾個心腹理解朕,信任朕就行了!”
前朝經曆了多少次君臣猜忌,同僚黨政,中央動亂。
雖然眼前這位爺,隻對自已人才這麽好,對貪官汙吏,悖逆將士,不良商人是堪比太祖皇帝的主。
但戚繼光依然覺得,自已是遇到了難得的明君。
“臣謹遵陛下教誨!”,戚繼光道,“臣知道,陛下想收複嘉峪關到哈密衛的舊土。”
“臣答應陛下,臣就是舍了這條命!也一定要在哈密插上大明軍旗!”
朱載坖看著這個堅毅的男人,內心安全感十足。
當然不是少女對成熟大叔的那種安全感。
而是對戰爭的安全感,對收複舊土的安全感。
隻要戚繼光在,朱載坖不怕任何一場戰爭!
“你可不能死!朕要用你的地方還多著呢!”
“我們私底下說個悄悄話!”,朱載坖靠近戚繼光耳邊。
“收複哈密之日,便是卿封公爵之時!”
大明祖製,沒有軍功不可封爵。
不管文臣武將,隻要軍功夠大,足以封爵。
文臣,明初的李善長不是純正的文人。
那隻有一個劉伯溫是封爵的了。
後來,有三個姓王的文臣以軍功封爵。
王驥,王越,王守仁。
後來,封爵慢慢變成了皇帝犒賞皇後娘家的工具,而失去了激勵群臣的獎勵作用。
文人的終極目標變成了入閣拜相,武將因為文人徹底做大,也放棄了封爵的幻想。
再加上後期的大明越來越言而無信,比如嘉靖就答應過好幾個武將封爵,而又反悔,慢慢的,就沒人相信“以軍功封爵”這個故事了。
朱載坖的打算是,如果收複哈密故土,那可是一大片土地。
就是撇開戚繼光以前的所有軍功,單憑這個功勞都足以封國公。
更別說他的抗倭奉獻。
再就是,借著這個機會,把皇權的信譽,朝廷的信譽再找回來。
讓所有人看看,皇帝是守信的。
軍功封爵依然是可行的。
以海瑞,張居正挽回文人的心,以戚繼光挽回武將的心。
這也是朱載坖要把發兵權重新拿回五軍都督府手中的原因。
讓打仗出兵這事不再被文官老爺們阻礙,控製,讓武人看到希望。
“你回京後,再研製兩個月看看,行自然是好的,不行就回陝西,開始製定出兵計劃吧!”
“是!”
“這次你放心,中央的支持遠會比以往更大!”
“是因為國庫豐盈嗎?”
“還有另一個原因。”朱載坖賣起關子,“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朱載坖指的自然是譚綸接替楊博入閣的事。
有了真正懂兵的人在內閣,朝廷對此次戰事的支持自然會更大。
“還有,糧草也會比以往的更豐盛!”
“朕會讓將士們一路上都吃的飽飽的!”
~~
十五日後。
皇帝車駕趕到了板升城。
右翼三萬戶,鄂爾多斯,永謝布的首領們,還有群龍無首的土默特貴族們,以及跟隨皇帝而來的朵顏三衛首領,皆在此集合。
本來朵顏三衛在薊州鎮那邊,靠近遼東,跟陝西這邊的右翼三萬戶沒什麽關係。
他們要走的比皇帝更遠!
為什麽?
還不是朱載坖這個一肚子壞水皇帝的手筆。
朵顏三衛可是左翼三萬戶的一部分啊!
當初朱載坖為什麽從它開始下手?
一來是為了保證薊州到北京一帶的安全,讓它充當長城外的屏障。
二來是因為,朵顏三衛雖然身為左翼,但常常收到右翼阿勒坦的威脅。
左翼不管它,右翼欺負它。
簡直是完美的收服對象!
收複朵顏三衛,同樣可以對左翼和右翼的名譽造成影響。
對左翼來說,你的小弟被右翼欺負,現在又被朱皇帝收服了,你丟不丟臉?
對右翼來說,你經常欺負的弱者被拉攏到朱皇帝那邊了,你還能一如既往的霸道嗎?
你再強勢下去,別的部落會不會萌生效仿朵顏的想法?
朱載坖看似莽撞,但每一步都是精心設計的。
而如今把朵顏帶到板升城,更是惡心左翼。
你看看,右翼對我服服帖帖,朵顏更是被我遛狗似的大老遠帶過去了。
朱載坖這也是相當於抽了土蠻一個大大的耳光。
逼著他拒絕冊封。
這樣才能讓你內部不滿嘛!
畢竟如果可以好好做生意,誰願意打仗呢?
你土蠻每一次出兵,消耗的都是那些貴族們的牛羊馬匹,青壯兵力。
朕就不信他們更樂意打仗,而不願好好做生意。
以前阿勒坦欺負朵顏,那是你們蒙古人的家事,內部的醜事。
再好麵子的土蠻也可以忍一忍。
但現在朵顏,右翼全被漢人收服了,你還能忍下去?
所以說,土蠻的拒絕是必須的。
你同意,其他部落會覺得你軟弱,半壁江山都被人製服了還沒有表態。
你反對了,相當於奪走了那些貴族安全做生意的機會,更會被他們記恨。
畢竟我大明都主動來找你了,我足夠有誠意吧?
土蠻這是橫豎都是死。
無論他怎麽選擇,察哈爾內部的不滿和分歧一定會發生。
“臣等參見大皇帝陛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好好好!都免禮!免禮!”
皇帝揉著肩膀走下來,踩著綠油油的草地,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啊!大草原的味道!”
“空氣真好啊!”
皇帝這副大大咧咧的樣子,蒙古首領貴族們都習慣了。
朱載坖也是迎合他們粗糙的性格,而裝出這樣子。
畢竟他們可沒有那麽講究禮儀。
“大皇帝陛下遠途跋涉,勞累疲憊,臣等請罪!”
喲!
怎麽都這麽懂事了?
“陛下!”
鄂爾多斯的首領,鐵木爾的侄子薩烏特,端上了一碗馬奶酒。
身後的張元功攔下來,自已要試試。
“哎!朕的臣子豈會害朕?”
朱載坖拿過來,一飲而盡。
這個舉動頓時就拉近了皇帝和各位首領之間的距離。
“好喝!”
草原各部還沒有膽大到下毒害自已。
“請陛下移駕城內!臣等已準備好宴席!”
( 沒有存稿一直寫到五十萬字,我也算是牛逼了。
但代價就是更新不穩定,辛苦了支持我的讀者老爺們。
因此,為表誠意,連夜在火車上更了一章。
望老爺們喜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