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楊博與戚繼光

字數:4465   加入書籤

A+A-


    “胳膊伸直!”
    “馬步紮穩!”
    “背挺直,不然整個動作都會變形!”
    鄉下的練武場上,十幾個**上身的孩子整齊地排列在沙地上,汗水在陽光下閃耀。
    在他們前方,一個老人悠閑地坐在簡易帳篷下的竹椅上,一邊扇著扇子一邊品茶,懶洋洋地指導著他們。
    “哎,他讓我們練這個幹什麽?”一個孩子忍不住問道。
    “不知道,”另一個孩子回答,“家裏人說他是朝廷派來的老官,跟著練總沒錯。”
    “胡扯!他那樣子連我都打不過,還朝廷老官呢!”第三個孩子不滿地嘟囔。
    “別這麽說,”另一個孩子插話道,“我們是從遼東逃難來的,隆慶五年就有科舉了,我們想出人頭地,隻能考武舉。”
    “這老頭子雖然隻教些奇怪的站姿,但本事哪有那麽容易學?就像廚子學徒也要先切幾年菜一樣,急躁不得。想成大事,必須腳踏實地。”
    “我不練了!”一個孩子突然說道。
    “哎,你忘了老頭子的規矩了?”另一個孩子提醒道,“規矩就是規矩,不能輕易違背。”
    “頂多就…”
    男孩回過頭去,卻發現那竹椅上的身影不見了。
    忽然,後背一陣發涼。
    “你小子…想逃課啊?”
    “呃…呃…先生,我就去撒泡尿…哎呦呦,疼疼疼!”
    話還沒說完,老人那一隻滿是繭子的大手伸了過來,揪住了少年耳朵。
    “疼疼疼!別扯壞了!”
    “哼!,小子,剛剛你們的談話我是聽得一清二楚!”
    “嘿嘿嘿,既然打算考武舉,那就隻能往死裏練!老子當年也要每日讀八個時辰的書,才考上的科舉!”
    “你們應該慶幸爺爺我沒讓你們練上八個時辰!”
    老爺子一陣怒喝,揪住耳朵的少年臉更紅了,前麵那些孩子的動作更賣力了。
    老人放開少年滾燙發紅的耳朵,往屁股上踢了一腳。
    “去!你加練一個時辰,練不完不許吃飯!”
    “你們!”,他接著來到了孩子們身前,“別以為這些招式看著奇怪,這可都是當今聖上每日必練的!”
    “這還隻是熱身,後麵還有京營和錦衣衛的殺人招式,想不想學?”
    “想!”
    “想就他娘的給老子好好練!”
    說完,老人擦了擦汗,準備坐回去。
    “爺爺!”
    遠處傳來一個女孩的聲音。
    “哎!孫女!”
    “有個人自稱是戚繼光,找到府上來了,想見您!”
    ~~
    戚繼光看著穿著短衣短褲的楊博,發現他瘦了很多。
    之前一直聽消息說楊博老了很多,卻不曾想老成這樣了。
    大軍返程,正好經過楊博老家。
    戚繼光就順道來看看這位老臣。
    “大軍不到一日就攻破了哈密,甘肅的援軍已經抵達,接管城防,我們也就回去了!”
    “吐魯番後續會來犯,但大軍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不會讓哈密再次易手!”
    “哦?何故如此肯定?”,楊博好奇的問。
    “首先,現今的哈密守軍數量遠超過去,足足有五千人!”
    “其次,我軍沿途施行仁政,當地百姓踴躍擁護,他們不會再想回到吐魯番的!”
    “第三就是,陛下熱的命令我,在哈密留下幾門火炮,隻有騎兵的吐魯番難以登城!”
    “嗯!陛下在收複故土的問題上,確實是舍得花錢,費人費力!”
    “哈密隻是跳板,陛下的心思遠遠不止於此!”
    說完,他看向戚繼光。
    意思是你們還有很多立功的機會。
    “大人的意思是…我應該辭掉陛下答應的爵位?”
    “非也!”楊博搖搖頭,“你的封爵,對大明軍界是很勵誌的!也是振興武備所必須的!你不能推辭!”
    “老夫的意思是,雖然你是一向很謹慎的人,可未來戰事增多,你的地位也會節節高升!身邊會凝聚很多人啊!”
    “良莠不齊,善惡難辨,要小心被別人連累啊!”
    “你看看,徐階一倒台,六部幾乎空了一半!”
    “對臣子也好,對皇帝也罷,多可怕啊!”
    戚繼光點點頭。
    “晚輩此行也確實來請教您的!還請老大人無所保留!”
    楊博收起懶懶散散的樣子,嚴肅了起來。
    他對戚繼光確實很看好。
    大明的軍務,未來二十年就是譚綸和戚繼光為首。
    他幹了半輩子軍務,自然希望此二人能撐起大明軍事的半邊天。
    “有什麽看不清的,盡管問我!”
    戚繼光看了看周圍,下人們識趣的離開,隻留下他們二人。
    “晚輩…不知道此話是否大不敬!”
    “是覺得陛下好戰?”
    “呃…”戚繼光點點頭。
    “說實話,我也是如此覺得!”楊博道,“隻是陛下打哈密,是以收複故土為理由;打韃靼,是以自衛反擊為由,不敢說啊!”
    “國雖大,好戰必亡!”戚繼光看著地麵,“雖然我們這些武人,應該很樂意天天打仗,但您知道,晚輩並不是純粹的武夫!”
    這是大明公認的。
    戚繼光並不是單純的武夫。
    發明武器,戰法,練兵,書法,著書立作,巴結朝臣樣樣精通。
    曆史上為了在朝廷找個好靠山,他也曾三番五次給張局長送禮,討好。
    沒辦法,不然他無法再繼續為國效力,沙場殺敵。
    說不定哪一天一個彈劾就被卸了權力,甚至是家破人亡。
    “晚輩總覺得…國朝戰事如此頻繁,並不是好事!”
    “大明不可能一直贏下去,可若是一場大敗…土木堡之禍,曆曆在目!”
    最討厭戰爭,最反戰的恰恰是上戰場的軍人。
    而動不動就要動刀,喊著嚷著要打仗的,反而是不知兵的文臣。
    當一支軍隊連戰連勝的時候,恰恰也是它距離失敗最近的時候。
    “皇帝從沒有在一場戰爭上壓上全部家底!”楊博搖搖頭,否認戚繼光的說法,“他是很清楚這一點的!”
    “在內閣,通常我們都會準備好好幾種方案,包括每一次吃敗仗的準備!”
    “你想想,自從你北上以來,哪一次大戰朝廷是傾巢出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