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 李成梁的掙紮
字數:5130 加入書籤
在山東的衍聖公和鄭洛在鬥智鬥勇之時,對麵的遼東,也在上演著好戲。
李成梁的戰敗,在敖木倫之戰的勝利之下,顯得更窩囊了。
可以說這一戰讓他徹底跌落神壇,再不是那個聞風喪膽的李成梁。
最起碼文官老爺們是這麽想的。
這不,今日下午,朱載坖收到了第53個彈劾李成梁的奏疏。
滿朝文武群起而攻之,恨不得生吃了李成梁。
主要是兩撥人最賣力。
一個是勳貴們。
他們好不容易獲得了軍權,生怕因為這次戰敗,兵部又把權力給拿回去。
第二撥人,則是舊黨。
這不是官方稱呼,但有很多人把保守派,即反對朱載坖新政的那些人叫做是舊黨。
任何變法都會引發新舊黨派之爭,這是朱載坖也不可阻擋的。
不過對他來說,這也是好事一樁。
最起碼,高黨和張黨,因為舊黨的存在而一致對外,內部很少有衝突。
所以朱載坖需要清理一些人時,很好辨認他是什麽人。
他不再像初登基時那樣,在朝局鬥爭中花費那麽多心思了。
不過,李成梁這事確實很難收場。
他的罪,不在抗命獨走,也不在打敗仗。
武將打敗仗太常見了。
而且李成梁如果贏了,朱載坖不會太計較他抗命的事。
抗命獨走也可以用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而糊弄過去。
他的罪在戲耍了科爾沁和哈達,把好不容易孤立察哈爾,葉赫的局麵給打亂了。
要知道,明朝作為一個外部勢力,在蒙古中孤立正統蒙古大汗土蠻,女真中孤立兩強之一的葉赫,是很不容易的。
李成梁的戰敗讓科爾沁和哈達寒心。
這意味著明朝再難挑撥離間,從他們內部製造分裂了。
“天不遂人願!”
原本在他的設想中,李成梁是一個棋子。
一個高威壓迫遼東各部,推行各種強勢的漢化政策的推手。
等遼東和蒙古諸部民怨沸騰後,朱載坖會順勢拿下李成梁,再采用一些軟刀子手段,開始慢慢的改變女真和蒙古。
但沒想到,李成梁這個棋子,是個不安分的。
還沒發揮真正的作用,就成了死棋。
“那也就沒必要再憐憫他了。”
“傳旨,李成梁全家回京,遼東軍務暫由副總兵接手。”
“接旨後,十日之內必須到京!”
馮保頓了頓,猶豫一會才點頭領命。
“怎麽了?”
這一點猶豫怎麽會逃得過朱載坖的眼睛。
“奴婢…就是感慨。”
“李成梁是
陛下登基第二年提拔的,也算是第一批跟著陛下的人了,沒想到…”
馮保可是從嘉靖朝活下來的政治人物,自然知道全家回京意味著什麽。
李成梁,被皇帝徹底拋棄了。
“他不是你,不可能再有機會彌補過失。”
“他也彌補不了!”
馮保低下了頭,羞愧的臉一紅。
從馬廄重新回到皇帝身邊後,他仿佛瞬間老了十歲。
儀態老混,舉止遲鈍,甚至語速都慢了很多。
不知道的還以為,這是個幹雜活的老太監。
但皇帝卻開始更離不開他了。
從皇帝的語氣中,馮保再一次確定了心中的那個猜想。
皇帝心裏,根本就沒有所謂不可饒恕之罪。
一切都看結果。
如果結果對皇帝有利,他並不在乎你是不是違反了命令。
如果結果不利於皇帝,甚至不利於全局,那你就準備好迎接狂風暴雨般的懲罰吧。
馮保在禦馬監想明白了,連自已的被貶,陳洪的上位,再到他的死,全都是為了皇帝自已的目的。
從這一點來說,皇帝比先帝更可怕。
先帝更看重忠心,隻要足夠忠心,搞砸了事他也是可以寬恕你的。
但這位爺就不一樣了。
他更看重事情的結果。
如果你讓他滿意了,一切安好。
若不滿意,你過去所有讓他不滿的都會被無限放大。
你會驚喜的發現,自已莫名其妙的多了幾十個罪名。
這種人真的很可怕。
~~
遼東,李府。
李成梁玩弄著佛珠,內心難以平靜。
李如鬆不知去向。
沒錯,自從那一日後,長子就不知去向了。
老二易怒衝動,老三懦弱膽小,自已身邊真的沒有一個可靠的人。
北京那邊對自已的議論,李成梁聽說了。
不出意外的話,自已這次會徹底告別軍旅生涯了。
該怎麽辦?
要不要給皇帝寫密信求饒?
“廢物!”
“你以為你是誰?皇帝那麽看重你嗎?”
“我不求情!”
“我的一切都是我拚死得來的,理所應當的!我為什麽要求情?打敗仗不是常有的事嗎?“
“我也是想幫他爭取最好的結果而已,如果那一日我勝了,砍下土蠻的狗頭獻給他,他不得把我供成爺?”
李成梁就是這種人。
永遠看不清大局,更無法看見之的錯誤。
人有兩種,一種是有感恩之心的。
還有一種是自私自利的,以為自已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
李成梁屬於後者。
他不是政治嗅覺不行,也不是智商不足。
他就是單純的自私自利,不懷感恩之心,以為自已生下來就這麽大能耐。
一前者,困難中伸與援手,他會感激,回饋你。
而後者,不僅不會感謝你,還會抱怨你為什麽隻幫了這麽點?為什麽不再多幫一些?
殊不知,如果他沒有祖上流傳下來的虛職,他連女人都娶不起。
那一日的李成梁,會想到自已是遼東總兵嗎?
會想到如今的自已奢華的生活嗎?
“看來…我隻能使出那一步了。”
三日後。
年幼的努爾哈赤坐在馬背上,無聊的看著天空。
他們停在了一處草屋前。
聽父親說,那人是個十分尊貴的人。
如果能攀附上他,自已的家族就再也不愁金銀鐵器了。
屋內,李成梁和塔克石,禮墩麵對麵而坐。
“哼,野人!要不是老子有求於你們,豈能讓你們和我平起平坐?”
“論實力,論地位,你們隻配給我跪下!”
他今日找來這兩個人,是因為自已的未來。
“我要你們在建州多你們好出動靜!”
“我會提供馬匹和武器,你們負責殺人!”
“反正讓北京覺得…遼東戰火短時間難以平定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