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三清

字數:4788   加入書籤

A+A-


    公子殿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思兔閱讀sto.ist),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瑤池仙境中,羅青第一次見到了洪荒傳說中最為著名的“三聖”。
    太清老子一副垂垂老矣,仙風道骨的老神仙形象。
    其身上陰陽二氣流轉,氣機平和,沒有絲毫鋒芒之意。
    稱得上一個“和”字!
    玉清元始則是一中年樣貌,其周身氣機相合天地,順應天道靈機。
    羅青觀之,當稱其“順”字。
    而上清通天則是一青年樣貌,光看麵相年齡,當和羅青相差無幾,都是二十歲左右的樣子。
    通天身上卻是昂揚著一股朝氣蓬勃的叛逆氣息,其眼神要比其兩位兄長更加炯炯有神。
    羅青隻在通天身上看到了一個“逆”字。
    三清三兄弟,相貌相似,仿佛就是同一個人青年、中年、老年的三個不同階段一般。
    但不論三人中的哪一個,身上的氣息都是浩瀚如海,深不可測。
    作為盤古元神所化的三清,可以說是盤古嫡係後代中的嫡係了。
    也就十二祖巫的身份大概可以與三清比一比。
    有盤古留下來的開天功德遺澤,也就不怪乎三人都能成為天定六聖之一了。
    在羅青打量三清,心中感慨三人出身高貴之時。
    三清也同時在觀察羅青和西華仙子。
    西華仙子也就罷了,作為昆侖山脈一母同出,陰陽二屬先天神聖。
    三清和西華仙子對彼此也都有所感應。
    但他們也沒有想到,昆侖山脈中還會出現第五位先天神聖。
    隻是羅青氣機收斂,周身無漏,一時間三清也看不出羅青的根腳來。
    來者皆是客!
    三清、羅青和西華仙子五人一一行禮問好之後,也算是相互認識了。
    五人皆是先天神聖根腳,再加上修行洞府同在昆侖山。
    羅青和西華仙子是老朋友,西華仙子和三清有“表親”關係。
    很快羅青和三清也就熟悉了起來。
    羅青對三清的性格也有了進一步的認知。
    太清老子為人隨和,情商高絕。雖然話不多,但每出一言都讓人如沐春風。
    玉清則是順中有傲,言語舉止之間多有傲氣顯露。
    而上清通天最為年輕,也最為活躍,眉宇間的盛氣格外淩人,性子略有急躁。
    五人坐而論道,談天說地,交流道法,一時間氣氛和諧。
    這一談就是五年。
    論道結束,羅青和三清離開瑤池之際。
    西華仙子從黃中李靈根樹上摘下來四枚果實道:
    “四位道兄,我等同為昆侖仙神,此次論法小妹收獲良多。
    無以為謝,就隻能以這黃中李為禮物了。還望四位道兄莫要嫌棄。”
    羅青是用過黃中李果實的,也知道此果對於悟道有神異之處。
    連同三清三人也沒有推辭,都收了下來。
    收起西華仙子的贈禮後,通天笑道:
    “西華、羅青兩位道友,我兄弟三人打算離開昆侖周遊洪荒,不知道你們是否願意同行?”
    麵對三清的同遊邀請,羅青立刻搖了搖頭。
    “可惜,我還有一樁要事需要去辦,卻是不能與三位道友同路了。”
    開什麽玩笑,要是他和三清一同遊曆洪荒。
    羅青敢肯定,遇到的機緣靈物,十之八九會落在三清手中。
    這不僅因為三清人多,還是因為其根腳高貴,得到的天道眷顧比羅青強的多。
    和他們在一起,羅青隻能喝點肉湯,這羅青可不願意。
    “多謝三位道兄的邀請,小妹也算了!你們都離開了昆侖山,也需要我幫你們看家呀!”
    西華仙子也是笑著婉拒了通天的邀請。
    羅青古怪的看了一眼周身貴氣環繞的西華仙子。
    他總覺的這位傳說中的“西王母”有點“宅”屬性。
    高貴莊重中透露著一股懶意。
    “那就有勞西華道友,幫我照看一下化天峰了!
    化天峰中,有我的一位義弟在,隻是其修為尚淺,還望西華道友多多照顧。”
    羅青也不客氣,順勢把化天峰托付給西華仙子照看。
    西華仙子亦笑道:“羅道友放心,昆侖山有小妹照看,無人能夠相擾。”
    ……
    瑤池之外,羅青和三清相互告別之後,就各自離去。
    出了昆侖山脈後,一團行雲之上,三清站立。
    老子問道:“二弟,三弟觀那西華仙子和羅青道友如何?”
    元始回應道:“西華仙子乃是昆侖山陰脈孕化而出,其根腳就算比不上我們,怕是也當為洪荒第一等。
    不過不知為何,我觀其氣息盛中有衰,道果有缺,將來怕是大道難成。”
    說著元始搖了搖頭很是惋惜,同為昆侖所出,元始對西華仙子還是很親近的。
    “至於那位羅青道友,我雖感其根腳非凡,當為一道翹首。
    但內中卻有先天不足之症,其神聖根腳亦是不圓滿。未來求道之路,怕是也同樣艱難。
    而且其周身多有殺機業障因果纏身,怕是手中多有骸骨,非是良人。”
    相比人畜無害的西華仙子,元始對羅青心中卻是有所忌憚,不知為何隱隱不喜此人。
    聽到元始之言,通天卻是皺起了眉頭道:
    “兄長所言差矣!豈不知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的道理。”
    “貴而不盛、強中有弱的西華仙子。看似根基有缺,卻是盡顯生機之兆,不見氣衰。
    其未來修行之路,就算有所磨難,想來也難以阻其前行。
    西華仙子大道有望矣!”
    “再觀羅青道友,其雖有先天不足之症。
    但其麵相氣機卻是顯露出,過去其人當時不斷攀升之象。
    隻要這上升之勢不斷,羅青道友未來之成就,就未必比我們差了。
    至於什麽殺機業障,修道亦有道爭,豈會不沾染任何因果業障呼?”
    相比玉清元始,上清通天對羅青和西華仙子卻是讚不絕口。
    通天真心覺得二人前途不可限量,要不然分別之前,也不會共邀二人同遊洪荒了。
    元始還是搖頭道:“三弟豈不知順天應地,天意難違。一線求道生機不是那麽好得到的。”
    “事在人為,天定九分,尚有一絲餘地與人為爭。怎可言天意不可違?”
    通天對元始之言,難以苟同。
    這是元始和通天對於大道理解上的不同認識。
    眼見著兄弟二人就要爭吵起來。
    老子笑著搖了搖頭:
    “二位賢弟莫要爭辯了,左右同在昆侖修道。西華和羅青二位道友如何,咱們以後靜觀其變就可。”
    老子發話,元始和通天自是再無意見。
    反正他們無有壽命之厄,終有一天能看到羅青和西華的成就。
    到時候今日之爭,自分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