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端倪

字數:6182   加入書籤

A+A-




    “已經三天了。”
    “為什麽還一點線索都沒有!”
    “你告訴我,為什麽。”
    咆哮聲刺穿中堂。
    振聾發聵。
    郡守府的傭人們噤若寒蟬,膽戰心驚。
    他們不想聽到郡守的怒吼,因為這代表著又有人要死了。
    三天。
    已經死了很多人。
    隻有一個罪名,辦事不利。
    甚至連罪名都不需要網羅,因為郡守本身就代表著權力,又掌握著軍隊。
    還有上百黑甲騎兵。
    暴力機關能夠鎮壓所有反對的聲音。
    在死了獨子張桂之後,張萬隆就瘋了。
    很徹底的瘋狂。
    他不在意百姓的死活,也不在意朝廷的問責,他隻想找到那個凶手。
    他不敢去問青年仙師,隻能全城搜捕,期望著能找到線索。
    線索隻有:黑幡,役使鬼物,很年輕,是仙師。
    八方城本身就是一郡大城,城中百姓數以萬計,這麽找無異於大海撈針。
    “來人。”張萬隆氣急的聲音響起。
    兩個身著黑甲的士卒衝進中堂,架起伏地的那個長衫文士。
    “拖出去。”
    “郡守饒命,饒命啊……”說是長衫,其實隻過了童生。
    孫師爺被人發現時氣絕身亡,同樣讓張萬隆感到憤怒。
    兒子死了。
    左膀右臂死了。
    早年喪妻,中年喪子。
    大梁岌岌,未來仕途也見不到光明。
    所以他沒有任何的顧及。
    一心隻想報仇。
    實在不行就挨家挨戶的搜,肯定能找到線索。
    中堂內寂靜一片。
    餘下的兩人不敢說話。
    這兩人同樣是郡守張萬隆的幕僚,隻不過原先並不受重視。
    如今孫師爺死了,他們倒是受到了重視。
    其中一個正苦思冥想,抓耳撓腮。
    另外一個穿青衫的中年人眼觀鼻鼻觀心,心神似乎都沉浸在了眼前的那杯茶水裏。
    張萬隆很不悅那青衫中年人的態度。
    不如說,這種時候,誰不和他一樣暴躁易怒,抓耳撓腮就會惹怒他。
    不和他感同身受,那就去死好了。
    遂開口道:“不知宋師爺有何高見?”
    宋師爺拱手:“大人,在下回去思量許久,發覺還是需要您提供線索。”
    “不知道郡城裏有沒有和大人結仇的人家。”
    “還請您冷靜下來仔細回憶,那個凶手的音容模樣,穿著打扮,以及說過的話。”
    “口音方麵。”
    “最好將當日的場景,一絲不差的都描述出來。”
    “這樣,我們才能找準凶手。”
    剛剛殺了個人,張萬隆心氣順了不少。
    而且他應該是最想找到凶手的人。
    所以宋師爺的話頓時成了一劑良方。
    張萬隆也不由得開始思索當日的場景。
    宋師爺老神在在,甚至還自顧的喝了一口茶。
    雖然涼了,卻並不影響口感,因為他的心思根本不在茶水上。
    為何不在三日前提起這件事,這就是宋師爺的高明之處。
    那時的張郡守正是喪子之痛最深之時,就是提的建議是對的,也不免吃掛落。
    甚至可能隨同孫師爺共赴黃泉。
    就是不死,以後再提,讓張郡守想起那日場景,不是同樣灰頭土臉,撈不到一絲好處嗎。
    那個時候無法最大限度的發揮這道建議。
    所以他沒有提。
    今日再提就正好。
    時隔三日,張郡守已經冷靜了不少,更急於尋找凶手。
    縱然這些建議看起來很粗淺,卻十分實用。
    張萬隆回想那日場景。
    悲上心頭。
    壓下心中的痛苦。
    仔細回想有沒有結仇。
    他為什麽要殺害孫師爺?
    凶手的音容相貌。
    那是一雙年輕的眼睛,身高五尺六寸左右,夜行衣,蒙麵。
    役使魂幡,有一頭赤發惡鬼。
    魂幡上繡著鬼麵。
    口音絕對是八方郡人。
    說了什麽。
    張萬隆猛的抬頭,雙眼閃過精光。
    他想起來了。
    那凶手在動手之前確實說過話。
    宋師爺眯著眼睛,嘴角勾起笑容,看樣子郡守真的想到了什麽。
    如今看來,還是他宋文略更勝一籌。
    “老孫呐,你就安心的去吧。”
    “你的位置,我坐了。”
    宋師爺瞥了那位枯坐的同僚一眼,譏諷的神色閃過,低頭的瞬間已然神色如常。
    張萬隆起身徑直出了郡守中堂。
    走出中堂的同時,家中的老年管事走到張萬隆的身邊,低聲道:“老爺。”
    “去調查一下那四個人的家族。”
    管家當然知道張萬隆口中的四個人是誰。
    正要去辦的時候,張萬隆又叫住他:“與那四人交好的人,以及他們的家族也都認真的盤查。”
    “寧可錯殺,也不要放過!”
    “是。”
    管家沒有勸說張萬隆。
    勸也無用,張萬隆已經完全不在乎了。
    他也是看著張桂公子長大的人。
    張萬隆心中悲痛,他的心中同樣不好受。
    吩咐了管家去做此事之後,張萬隆去了青年仙師的居所。
    是一所道觀。
    五方觀。
    清淨之地。
    五方觀是五靈宗駐紮在世俗的一方道觀。
    可以看做是驛站、別院。
    基本上用來接納新入郡城鎮守的五靈宗弟子。
    當然,若是有其他五靈宗弟子走入世俗,同樣可以來五方觀落腳。
    “仙師的傷怎麽樣了?”
    “回郡守,仙師已經無礙。”
    “那我就放心了。”
    張萬隆長出一口氣。
    他不是那黑衣人的對手。
    士卒同樣不是。
    就是結成戰陣,也攔不住那凶惡厲鬼。
    唯有仙師才能對付那人。
    所以誰都能出問題,唯獨仙師這裏不能出現任何問題。
    張萬隆乘上牛車,看了一眼道觀,神色複雜,最後放下牛車的簾子:“回府衙。”
    三日匆匆。
    李青楓白天都在山神廟打坐修行,晚上就到處找陰魂鬼物。
    山腳下的亂葬崗他都已經逛了兩三次,均空手而歸。
    黑色陰魂丹吃了三顆。
    煉化的法力凝聚成霧氣。
    這一顆陰魂丹當他原先個把月的苦功,可謂是進步神速。
    本來進階至練氣二層至少得一年多,現在看來時間已經縮短了不少。
    李青楓覺得這麽下去不是辦法。
    思索之後還是覺得前兩天主魂惡鬼在夢境中,告訴他的提議比較好。
    主魂惡鬼告訴他,反正那些土匪留著也是禍害人,不如將他們絞殺之後變成實力的一部分。
    李青楓決定考慮考慮,畢竟是人命,需要慎重對待。
    他傷勢未複,也需要時間來恢複傷勢。
    想到郡城貼著的有關於土匪的告示,以及那些出了城就再也沒回來的人,李青楓還是決定把土匪剿滅。
    李青楓無奈笑道:“我總感覺,我距離原先幻想的正道俠客越來越遠。”
    塗山君卻不這麽想,別管土匪活不下去的原因是什麽,殺人就要做好被人殺的準備。
    再說了,剿匪同樣是行俠仗義。
    這個年紀知書達理的小孩子就是多愁善感,塗山君也沒有反駁。
    若是碰上混不吝,反而會興致衝衝的前去。
    不過,隻要最後的結果是好的,那過程如何也不必過問。
    對於塗山君而言,能獲取力量就是最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