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5、元榮

字數:7403   加入書籤

A+A-




    inf

 安排太境和小師妹住下。
    閻君廟觀建造的巨大,多兩人就像是水滴落入湖泊,並沒有掀起波瀾。
    當然,此舉確實可疑。
    連唐安皇和玄難都沒有住下,又怎能讓太乙宗的師兄妹住下。
    不過,有張鴉九的前提,然後太境再做一個全套的戲,說是自己死皮賴臉的非要留下來,或許能夠隱瞞住一時,暫時不會讓古仙樓的修士生出疑心。
    紙包不住火。
    塗山君沒覺得能瞞多久。
    隻要能利用時間差提前將太境和小師妹送走,就能安心應付古仙樓和上清道君。
    壽何拱手道「老神仙。」
    「鐵匠鋪子的事怎麽樣了?」
    壽何笑道「有惠王出麵,質疑聲消失無蹤。」
    麵容黝黑無奇的壽何沉吟道「最近外鄉人越來越多,在張氏鐵匠鋪我也見到兩位,大的那位是個儒雅青年,背著劍匣,領著個小姑娘,我猜應該和那日遇到的佛門法師相似,對方倒也麵善。」
    他對這些大宗弟子沒什麽概念,縱然步藏花與他說過一些中土,對他而言更像是另一個傳說的世界。
    要說不向往肯定不可能,但是畢竟相隔內外,總覺得似真非幻的。
    尤其在夜深人靜之時,他不由得開始懷疑真假。
    到底哪一方是真的,哪一方是假的。
    還是說都是真的,也都是假的。
    沒人能為他說清楚。
    「有心事?」
    空靈沙啞的聲音傳來。
    「有。」
    壽何長歎了一聲,眼中閃過迷惘,問道「前兩天,我聽縣尊說朝廷在應對變化,恐怕有天變的大事,我不懂,所以我問縣尊到底是什麽事情,如果天真的塌了,我們……以及萬寧縣所有百姓,又該何去何從?」
    青白色的鬼手微微一頓。
    何去何從?
    塗山君也不清楚。
    但這句話確實問到了點上。
    如果閻天君脫困,神禁之地崩塌,這些凡人又該怎麽辦,是如曾經小洞天一樣,由萬法宗接手,進而穩定下來,繼續曾經的日子,還是大部分轉為修士,散入中土,或者幹脆生活在元央域。
    塗山君眺望遠方的京城所在,眼中的異色閃過,京城皇權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不堪,淡淡地說道「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壽何詫異的看向對案的老神仙。
    他以為老神仙會說讓他聽朝廷諸公和高座皇帝的。
    在老神仙的眼中,他看到了一種平靜。
    帝王將相和世俗百姓沒有什麽不同。
    不如說,對凡人和修士一樣的一視同仁。
    「天塌下來,有高個的頂著。」
    「你覺得自己是高還是矮?」塗山君看向低頭沉吟的壽何。
    「我不知道我是高是矮,我隻是覺得,應該盡力。」
    「如果盡力不行呢?」
    「那就拚命!」
    「拚命還不行呢?」
    壽何笑了一聲「等蓋棺定論吧。」
    「至少,我應該可以單開族譜的第一頁吧。」
    「你不想認祖歸宗嗎。」
    壽何沉默半響,方才緩緩說道「我應該認哪個祖,又歸哪個宗。」
    ……
    「臣,恭請聖安!」
    一位略顯黑瘦身著朝服的官員跪在了地上。
    恭敬的行禮。
    整套禮儀讓人挑不出任何的毛病。
    不過明明他身上的官服可以讓他不需要這麽繁瑣,青色的官袍足以證明此人在朝廷舉足輕重的地位。
    「朕安。」
    珠簾大幕之後的龍椅上端坐的中年聲音洪亮,中氣十足。
    「愛卿平身。」
    「謝陛下。」
    「看座。」
    小太監忙給這官員搬來座椅。
    官員挨著小半屁股坐下。
    他不清楚陛下召他進宮是什麽意思,若是議事自有諸相前來,他這正三品的禮部侍郎,說是二把手,實際上距離真正的核心還差一層意思。
    他也不敢詢問,就這麽惴惴不安中帶著疑惑的等待著。
    簾幕被大太監打開。
    端坐龍椅的中年的真容展露。
    官員趕忙低頭。
    龍椅上的中年正是當今皇帝元榮。
    元榮龍鳳之資。
    一雙銳眸好似龍獸豎眼,短須,看起來頗為年輕。
    對於武人而言,凡是在修行上有所進境的,壽命都會延長,據說一流的氣血武者能夠活二百年而不亡。
    元榮笑嗬嗬的問道「聽說壽愛卿有個同父異母的哥哥在萬寧縣任職。」
    壽成心中陡然一驚。
    對於那個素未謀麵的兄長,他是能撇清關係就撇清。
    如果不是老頭兒臨走的時候非要見一麵,估計根本不會派人去找。
    好在對方在江湖上名聲斐然,很快就找到了對方。
    然後家裏那位老爺子就安排了個萬寧縣的捕帥。
    是個不大不小的官。
    那人是個識時務的,自從那一次踏足壽府後再也沒有來過。
    對於這一點壽成還是很滿意的。雖然此人是江湖草莽,但並不是個愣頭青,更不是無賴青皮,非要死賴著他們。
    得了應得就再也沒有上門,還算有骨氣。
    「回陛下,正是。」
    壽成不敢相瞞,拱手承認。
    「國事,家事,天下事,朕不敢不知啊。」
    元榮微笑又收起嘴角的弧度,平靜地說道「壽家的人都是忠臣呐,萬寧縣在他的治理下安寧穩定,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若不是朕實在繁忙,還真要見一見。」
    壽成暗自鬆了一口氣,他還以為那人做下什麽驚動陛下的大案。
    聽說那人的實力不錯,在江湖上都是頂尖,不過縱是那樣的實力和朝廷也沒法相比。
    大內的高手隨便走出一位都能在江湖掀起腥風血雨。
    既然不是錯事,壽成心中有底,說話沒有那麽虛。
    「為陛下盡忠是臣子本分。」
    「聽說我那弟弟在西山修了一座廟觀。」
    「確有此事。」
    「廟觀的廟祝和壽何私交不錯。」
    壽成眉頭微皺。
    他是不是想差了。
    元榮沒有理會壽成的深思和變化的麵容,繼續說道「那位廟祝是外鄉來的修士。」
    「朕看老三有些天賦,想送老三去廟觀學點本事。」
    壽成目光一滯,他心中揣滿了疑惑,既然是惠王修建的廟觀,怎麽陛下不走惠王那邊的關係,反而是讓自己出麵呢?
    而且外鄉修士在百姓看來很是稀少,實際上宮內就有不少,各大王府也有很多修士。
    這些小王爺想找人學習道法還不簡單。
    他不好過問。
    其中的考量知道的越多越麻煩。
    左右不過是塞個人進去而已。
    「臣一定盡力。」
    壽成再次行禮。
    「朕就等愛卿的好消息。」
    ……
    送走壽成。
    一位年紀不大的小孩兒從一旁走出,躬身道「父皇,兒臣有太傅教授即可,那什麽廟觀修士定然不如太傅。」
    元榮看著誌氣不小的孩子,笑著搖頭道「這一次你猜錯了,父皇為你尋的這個師父非同尋常,身為廟觀的廟祝,他是最有機會接觸到廟觀主人的。」
    「你可知道那廟裏供著的是誰嗎?」
    「兒臣不知。」
    「廟裏供奉著的是這一片神天。」
    元榮沒有再為自己的兒子解釋什麽。
    老三是他精挑細選的,他自己也沒把握能成,不過這個訊號隻要傳遞過去就足夠了。
    ……
    壽成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麽走出宮門的。
    就這麽稀裏糊塗的進去又稀裏糊塗的回來。
    坐著轎子返回府邸,壽成左思右想,他實在想不出陛下的目的。
    「老爺。」
    「這麽晚陛下還請你入宮?」
    「嗯。」
    壽成坐下喝了一口茶水,看了看天色正是黃昏,也沒法坐住的起身,將身上的朝服換成便裝,說道「給我準備一些禮品,我要去拜訪一個人。」
    「誰?」
    「官大還是官小。」
    壽成說道「老爺子的兒子。」
    「你那位同父異母的哥哥?」
    「沒錯。」
    「見他做甚,莫不是做了案子?」
    「不是,婦道人家莫要摻和,這一次有大事相求。」壽成一聽自己的夫人這麽說當即明白家裏人對那位大哥的態度,趕緊叮囑了一句。
    這回可是陛下相托,他要是辦砸了,估計以後一輩子都得在這個位子上。
    「莫要多問了,快些辦吧。」
    壽成的夫人看出問題的嚴重性,趕緊前去準備妥當。
    壽成帶上禮品登上馬車。
    ……
    「大帥,門口有人求見。」
    正收拾東西的壽何愣了一下,問道「誰啊?」
    小虎子微微搖頭「他那管事非說要見你。」
    「我看那馬車非富即貴,裏麵應當坐著位大人物。」
    「大人物?」
    壽何麵露疑色,他好像不認識什麽大人物,不過既然人家已經登門,他也不好拒絕,昂首道「請他進來吧。」
    放下手中的東西和已經背起的血神戟,壽何重新坐會帥位。
    正翻閱著已經批改的案牘,正看到一位身形不矮的清瘦中年踏入門檻。
    一看對方,壽何有幾分恍惚,他像是見到一個人。
    當下立刻知道對方身份。
    於是起身道「壽大人。」
    來人正是壽成,壽成笑著說道「你我同父異母,乃是兄弟,哪需要如此多禮。不然我還得拱手稱一聲大帥。」
    「不敢當。」
    壽何一副公事公辦的模樣,淡淡地說道「不知道是何事,需要大人親自登門。」
    晚點。
    免費閱讀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