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全部放走了?

字數:4435   加入書籤

A+A-


    u0011葉玄遠比他想象的要強。
    甚至可以說能在他所見過的年輕一輩之中排進前三。
    該死的劍塚!
    現在探聽情報是越來越不準了。
    就在他暗罵之際。
    圍觀的長安學子之中又有人驚呼出聲。
    “什麽,昨日城北的那一聲巨響竟是葉小侯爺搞出來的?”
    “城北巨響?”
    “是呀,昨日聖上在城北衛戍大營調兵遣將與來朝的各藩國進行了一場武鬥,在下喜歡湊熱鬧便想著去一探究竟,卻不曾想剛到營房外就聽到轟隆一聲震天巨響,宛若天雷一般,而後整個大地都跟著顫動起來,猶如地雷翻滾一般。“
    “當時在下便被嚇得癱軟在了地上,以為營中發生了什麽不得了的事情,卻是沒想到竟然會是葉小侯爺發明的火藥造成的。”
    “更讓在下沒想到的是,葉小侯爺不僅發明了這”火藥“,竟是還製造出來了水車和曲轅犁這兩種農具,他簡直堪稱全才呀。”
    說罷,這名年輕學子雙手抱拳作揖對著已經走遠的葉玄深深的一拜,態度恭敬謙和。
    “在下也可以作證,在下一名遠房親戚在衛戍營當值,他親眼看到葉小侯爺製作的那叫火藥的物事直接把那高達五六丈土牆給炸塌了。我那位遠房親戚還說,火藥爆炸的那一刻,突厥、黨項、雲國和南晉四國使臣的臉當時就變成了土灰色。他還說,這火藥乃是可以改變戰爭格局和走勢的物事,將是我大靖開疆拓土,攻城略地的無雙利器!“
    他這般一說。
    本還帶著幾分將信將疑之色的長安學子們便是徹底信了。
    一個個神情崇敬的望向遠去的葉玄,神色凜然卻又有著一股狂喜之意。
    雖說大靖擁有這九州天下最為強盛的國力,可立國兩百餘年始終未曾完成大一統。
    東南有南晉國占據吳越福建等地。
    南邊又有百越。
    西南則有南詔和羌族故地。
    西北則是黨項族建立的黨項國。
    再往北又是突厥漢國、戎狄外加雲國以及百濟、新羅。
    往東出海又與扶桑國隔海相望。
    周遭可謂是小國和蠻夷林立。
    大靖雖出中原,卻始終被群狼環伺。
    是大靖曆代先皇不想一統天下嗎?
    不,並不是!
    大靖立國兩百餘年,除了兩位皇帝略顯昏庸之外。
    其餘的君主無不是想要將周遭這些小國和蠻夷之地盡數滅之,以完成大一統的隔絕。
    然而夢想很美滿,現實卻是很骨感。
    大靖數次征討各方,總是被各種問題所拖累。
    要麽是諸如南晉,百越,南詔此類的小國與大靖有聯姻,大靖不好出手。
    要麽就如黨項國、雲國此類的存在,國雖小,卻全民皆兵,民族性格堅韌,士兵的戰力極強,壓根不容易攻取。
    而像突厥這樣的草原遊牧民族所建立的突厥汗國,其戰力更是所有對手之罪。
    其輕騎兵配合著重甲騎兵鐵屠浮曾經一度打的大靖軍隊丟盔棄甲,丟失雲中、朔方兩郡連同長城以北土地不計其數。
    若不是大靖最終也打造出來了與之可抗衡的背嵬軍,隻怕長安城能不能保都難說。
    大靖有誌之士一統天下的強烈願望與現實中大靖軍隊戰力疲軟一度成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但是今日,葉小侯爺製作出來的這火藥,似乎讓大靖學子內心幾近幻滅的希望之火又重新點燃了。
    大靖休養生息十五年,正是國力鼎盛之時,且如今大靖軍隊也得到了新一輪的擴招,又增添了最新一批的製式裝備,正是兵強馬壯之時。
    再有葉玄發明的這火藥。
    豈不是說要所向披靡?
    有人內心歡喜,自然就有人內心鬱悶。
    墨無爭是今日一早才到達長安城的,是以他並不清楚火藥到底為何物。
    但既然對方說此物拳頭大那麽一點便可以滅殺數丈之內的有生力量。
    那此物斷不能小覷。
    “墨家小子,剛才他們的話可是聽到了?你對老夫先前說葉侍讀堪比孔半聖之說,可還有什麽要說的?”
    鄭千秋依舊背著手,神色略帶一抹淺笑的回頭問道。
    墨無爭嘴角抽抽了一下說道:“剛才所言俱是你們大靖人的一麵之詞,葉小侯爺是否真的有你們說的那般厲害尚待考證。再者,再演武場演兵與真正在戰場上率兵殺敵是兩碼事,豈不聞紙上談兵者,誤國誤民?”
    “所以,你依舊不願意承認老夫的說法?”
    “不錯!”
    墨無爭毫不避諱的點了點頭。
    鄭千秋當即頷首:”好,不承認就不承認吧。自古以來文人相輕卻是再正常不過了,沒什麽大不了的。“
    說完,他又看向了葉玄。
    這小子壓根沒再看這邊,而是跟一些路邊上擺攤的小商小販有說有笑起來。
    一邊說著,他還拿出了一本策子,開始記錄著什麽。
    見狀,他略微皺眉。
    重新回身過來,看向墨無爭。
    “老夫知道這次你們是帶著任務來我大靖的,想要故意為難葉侍讀,在這渭水詩會上生事?老夫勸你們最好打消這個念頭。”
    “好自為之。”
    “至於其他人,也都散了吧。知道你們是為了袒護葉侍讀,可話又說回來。倘若葉侍讀物任何真才實學,爾等這般袒護,更是差點對人拳腳相加,事後豈非是落人把柄?”
    “若其真有真才實學,又豈會懼怕這些人的隨意編排和侮辱呢,你們覺得老夫說的可對?”
    鄭千秋這番話一落。
    圍觀的長安學子們都是愣了一下。
    旋即嘩啦啦,集體向著他拱手行禮。
    “謹遵老太傅教誨!”
    ”老太傅所言極是,我等心中了然!”
    ……
    “哈哈……好!不枉老夫今日一番口舌,咱們有緣再會。”
    揮了揮手,鄭千秋轉身向外走去。
    走時卻也是對著譽王趙毅使了個眼色。
    後者當即心領神會,轉身跟了上去。
    很快,幾人與走出了半裏地的葉玄重新聚在了一起。
    鄭千秋望著那又和佃戶交談到一起的葉玄,笑罵了一句。
    “臭小子,跑得倒是挺快,再怎麽說那些學子們也是在為你打抱不平,一句客套話不說就走了?”
    “還要怎麽說?我都贈送他們兩句箴言了,不比那些廢話意義重大?”
    葉玄白了鄭千秋一眼又問道:”頭兒這個時候跑來當不是為了替我出頭的吧?“
    “自然!陛下將黨項國國師一行人全部放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