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548安然麵對失敗(二合一章節)
字數:11975 加入書籤
第549章 548安然麵對失敗二合一章節)
第549章 548.安然麵對失敗二合一章節)
楚昆同雷俊一起坐在地界幽都中,遠眺黑暗中的山海。
當前隻得他和雷俊兩人,故而楚昆言談間相對隨意:
“師兄你當年的創見,華節很好地延續了下去,如今此方大千世界的修道界,同早先相比,變化越來越大了。”
不過百來年時間。
雖然當前還主要集中在天師府、蜀山派、玄機觀、純陽宮、真武觀、陰山峒等相對有限的地方。
但以此為中心不斷向外擴展,隨著時間推移,其他越來越多的地方,也漸漸有了開端。
朱俊傑、李飛揚、淩輝、宋航等大儒和各地朝廷亦參與進來。
而方嶽在各地興辦書院,教學風向都開始改善,上下都開始漸漸形成合力。
那並非隻是因為高高在上的雷天君,於是上有所好下必效焉。
參與其中的人,都在實實在在獲得助益。
不是相對縹緲的積德納福,而是看得見摸得著,於修士日常修行中有巨大幫助的收益。
這當中最典型的代表,便是蜀山派東峰一脈掌門章太岡和純陽宮長老嶽西陵。
二人都已屆二百之齡。
參照九重天修士來說,他們已經走過自己修為上升的黃金期,開始步入盛年平台階段。
沒有斷絕繼續向上的希望,但上升勢頭大大放緩。
等在他們麵前的則是仙境大門。
放在以往,他們成功邁出這最後一步極難,但現在卻有了希望。
不論是蜀山派還是純陽宮,大量法寶、法器乃至靈丹妙藥積累下,都在不斷積累他們的底蘊。
相關法寶、法器、靈丹自然不可能出自世俗之人或是中低境界修士之手,要靠他們這樣最頂尖的修士親自動手。
但厚重的基礎,為他們提供充足的資源,節約大量的時間。
事實上,不隻是當前,在過去這幾十年中,章太岡、嶽西陵等人和聶放、秦采薇他們一樣,都源源不斷得到助益。
如此方可幫助他們盡早臻至九重天,並繼續不斷提升,早日達至九重天五層圓滿的境界,為衝擊仙境保留一線機會。
如果在接近二百之齡甚至已經超過二百之齡後方才臻至九重天境界,那修士接下來縱使還能有所提升,充其量也隻是在九重天內部慢慢積累提升小境界,推開仙門的希望,基本斷絕。
一步快,步步快,一步慢,步步慢。
正如上官宏、郭燕還小著雷俊幾歲,但他們隻要能在二百歲之前登臨七重天,那未來便還有希望在四百歲前衝擊八重天境界。
反之,則是終生止步六重天。
當中差別,不言而喻。
嶽西陵、章太岡等人修為天資皆更高,但他們同樣需要潛心修行,步步登高,不斷精進。
這些年來越發完善和發達的煉器、煉丹,便在不斷幫他們,幫助每一個修士更快前進。
天地靈氣潮湧的大環境至關重要。
而在此基礎上,自雷俊開端的一切,亦助推這方大千世界的修行界,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這一切,絕大多數修行者都看得見摸得著。
如此,才有越來越多人自發追隨和響應雷俊最早的倡議,而非單純出於畏懼或諂媚,在雷俊本人之後並不多過問相關事的情況下,雪球不僅沒有停下,反而越滾越大。
“早得很,現在還是上升期,大家可以不斷分潤,待到上升階段結束後,事情還有的反複。”
雷俊本人則淡定:“造化變遷自有其理,我輩順勢而為即可。”
楚昆:“師兄所言甚是。”
卓抱節等人的會議結束後,他本人陪同方嶽重返幽都。
其他送客相關事宜,自是交托給秦采薇、池海峰、安不錚等人代勞。
池海峰負責送蜀山派章太岡一行人離開。
與會者,有蜀山派年輕一代劍修佼佼者蔡宇。
同行之際,他好奇地向池海峰打聽:“池道友,聽說貴派的元磁飛劍內蘊雷火之法,有了更新進展?”
池海峰笑道:“中三天層次弟子可以更自如駕馭了。”
蔡宇:“貴派創見,令人讚歎。”
池海峰連連搖頭:“嗨,這可不敢當,最主要是玄機觀牛道友,在他不斷精煉之下,本派改以最新的雨紋精金鑄劍,方才有了大進展,貧道等人實不敢居功。”
蔡宇:“雨紋精金本派也從玄機觀那邊購入了部分,確有妙用,不過不適宜用來祭煉本派飛劍。”
在他身旁,另一位蜀山派高功長老秦百盛亦點頭讚同。
道家煉器派飛劍,同池海峰、封霆、安不錚等人的道家符籙派飛劍相比,始終有不少分別。
準確說來,道家符籙派所使用的所謂飛劍,同他們以前習慣祭煉的法器、法寶也有很大不同。
秦百盛、蔡宇等人也接觸過最新的雨紋精金,有利於提升飛劍材質,但會降低他們仙魂禦劍的靈敏。
近處還好說,距離越遠,負麵影響越大。
如果不直接仙魂寄劍,劍器飛出一定距離,就容易同主人失去聯係。
是以龍虎山當前針對元磁飛劍的改良,蜀山派當前很難跟進。
當然,另一方麵,雖然同樣是通過元磁之力加持飛劍,但他們也無需全盤跟進符籙派聖地龍虎山的改良。
歸根結底,池海峰、程絨絨、封霆等人改良元磁飛劍,內蘊雷火,最大原因其實在於中下層次修為的府中弟子禦劍,威力不俗的另一麵是準頭有所不足。
似卓抱節、池海峰、封霆、安不錚他們禦劍,縱使不及當初雷俊那般精準迅猛,但大致的準頭仍然是有的。
劍光一閃,便可能是一個極強對手的人頭落地,劍出無悔的同時劍無虛發。
飛劍內蘊雷火是關照其他人。
在這方麵來講,蜀山派弟子的元磁禦劍術,同天師府符籙派元磁飛劍算是各有所長。
以平均水準論,前者明顯更精準。
但飛劍速度不及同境界下的後者。
精準的代價,是突然性和直接攻擊力降低。
出於取長補短的考慮,他們自然不宜同龍虎山天師府的思路完全一致。
限於時間和精力的關係,蜀山弟子必然主要關注自己的本命法器、法寶。
那更不可能像天師府弟子和部分玄機觀弟子一樣真把飛劍變成有去無回的消耗品。
“但池道友和諸位天師府同道的創見,仍然給我們很大啟發。”謝一楹言道。
紫青雙劍和其他開山法寶一起被供奉給蜀山中峰,受四方蜀山劍修弟子一起溫養,故而不需要紀川、謝一楹再作為劍主日夜供奉。
他們二人亦各自煉製本命法劍。
於謝一楹而言,傳承自陳東樓的元磁禦劍術,頗合心意,這數十年來亦不斷揣摩鑽研。
以她的修為實力,禦使飛劍自是威力與靈動兼備。
有新的一些思索,同樣是為蜀山裏中下層後輩弟子考慮。
通盤學習龍虎山天師府的元磁飛劍自然不合適,但在保持蜀山弟子靈活控製飛劍的前提下,設法進一步增強提升威力,同樣符合蜀山弟子所需。
“天師府各位道友的創見,對本派亦有很大啟發。”
蜀山東峰掌門章太岡言道:“類似方法於本派而言倒不是全然不行,類似劍與劍鞘,采取子母分離式的組合飛劍,或是可以嚐試的法門,但需要克服的難關還有很多。”
蜀山弟子禦劍,靈性蘊含其中,飛劍所至,時刻交感天地。
子母相合再分離的方式,令法器、法寶本身變得複雜。
中近距離情況下蜀山弟子駕馭起來自是沒有問題。
比這更複雜繁奧的法器、法寶他們都多得是。
但那樣一來,自是失去了借元磁禦劍增加射程和威力的意義。
而寄劍千裏、百裏的情況下,子母式組合繁複的劍器法寶,精細感應控製便又重新成了問題。
不過於蜀山上下而言已經算是有了初步方向,接下來便是各種細節技術問題上的攻關。
當初得雷俊建議,這些年來蜀山派同龍虎山天師府、玄機觀之間就組合式法器、法寶的研製已經有不短的曆史,各方麵漸趨成熟。
“章掌門說的是。”池海峰聽著連連點頭:“晚輩也覺得,子母式很好。”
送了眾人直到離開地界,池海峰方才行禮告退。
隻剩蜀山派傳人後,章太岡回望地界,已經不見池海峰身形。
“掌門師兄?”謝一楹看向章太岡。
章太岡沒有第一時間開口,過了片刻後方才說道:
“關於子母式飛劍,龍虎山虛海道長想必也有不少巧思……不,應該是,已經很很成熟的想法了吧?”
他身旁蜀山派眾人麵麵相覷。
蔡宇輕聲道:“弟子以為,不無可能。”
秦百盛:“因為掌門師兄有了同樣思路,所以他便不多提了?”
章太岡:“多半如此,如果我們沒有頭緒,他或許主動開口,同我們深入談談相關事。”
謝一楹聞言笑了起來:“虛海道長改脾氣了,遙想當初他第一次跟華霆道長來蜀山的時候,可不會這般遮遮掩掩。”
對於池海峰在子母式飛劍上有深入甚至成熟完善的構思,在場眾人卻沒誰懷疑。
從他附和章太岡所言的語氣來看,他肯定有過相關方麵的研究。
而隻要他動這方麵心思,那他就是當前人間在這方麵最頂尖的專家,哪怕他不是蜀山派弟子。
池海峰,龍虎山天師府公開宣之於眾,天生自然層次悟性的絕世天才。
近幾十年來,龍虎山天師府內部神通符籙法門革新完善最大的主力便是他和程絨絨。
隻不過,相較於少年時有些口無遮攔的模樣,天師府池長老如今,嘴上總算帶把門了。
“本派再多琢磨琢磨,總要多些初步成果,晚些時候才好跟虛海道長交流參詳啊。”章太岡言道。
謝一楹笑道:“掌門師兄說的是,這趟出來前,北峰那邊已經開始做準備了,我們回去後會加快腳步。”
章太岡輕輕頷首,半晌後重新開口:“入道五十年,登臨大乘之境。”
雖然自己當前修為境界高於池海峰,但章太岡此刻語氣慨歎。
一旁謝一楹、秦百盛、蔡宇等人亦齊齊發出歎息。
距今三年前,龍虎山天師府再添一位九重天大乘高真。
一位極年輕的大乘高真,時至今日也不過六十餘歲。
正是方才那位池海峰池長老。
彼時,距離對方得辛北原接引回龍虎山入道,將將滿五十年。
近代來講,或者說,自漢末大劫之後,整個龍虎山天師府隻得唐曉棠、雷俊二人可與之相提並論。
當前整個蜀山派上上下下內內外外,不計算那位不回蜀山的開山老祖師,隻有沈溪與之相近。
那是建立在沈溪悟性足夠高的同時身懷宙光仙體的基礎上,情形特殊,仙體層次的根骨中在前中期修行提升速度最快,幫他省了大量水磨工夫和時間,他本人亦可說是將一身天資才華發揮得淋漓盡致。
而池海峰雖然年輕,但他在身懷自然層次悟性的基礎上,又得森羅仙體,後勁十足。
蜀山派眾人感慨之餘,返回蜀山。
大家半路上忽然陸續沉默。
偶然間目光交錯,眾人心有默契,覺察應該是考慮到同一件事:
雷掌教嫡傳徒孫,卓天師親傳弟子安不錚安長老,當前修為亦臻至八重天四層圓滿,距離大乘之境僅一步之遙。
雖然內情不明,但如無特大意外,將來將能在入道六十年以內便臻至大乘境界。
放眼古今天下,同樣是震古爍今的妖孽人物,天才中的天才。
至少蜀山派自家對龍虎山出了這樣的人才便頗為豔羨。
但是……
他漸漸被池海峰開始拉開差距了。
如果說從七重天到八重天的時候還不明顯,那麽現在從八重天到九重天,情況便漸漸明朗。
當然,除了太極道體雙方競爭之外,安不錚還有將自身悟性從清靜升華到自然的機會。
歲月悠悠。
以他們的年齡來說,未來還有很長,隻要不早夭,人生的精彩不過才剛剛開個頭而已。
隻要安不錚根底能盡快趕上池海峰,那麽幾百年乃至千年之後再回頭看,如今差距也不過爾爾。
可是,萬一呢?
如果安不錚命歹,那接下來歲月悠悠,時間越久,雙方差距反而可能越大。
這一點,眼看著雷掌教、唐真君、許真君他們崛起的章太岡、謝一楹等人對此最有體會。
天師親傳,往往不止天師本人看重,天師府上下亦關注栽培,故而多數時候新任天師都是自天師親傳中誕生。
漫長曆史上自然有旁落的先例。
隻是雷掌教超然世外,可以久觀三界滄海桑田變遷。
便是卓天師,隻要能夠成功推開仙門,壽數同樣將大幅延長,即便卸任天師,同樣可以繼續關注龍虎山天師府。
他們會否介意天師之位旁落嫡傳之外?
安不錚自己又會怎麽看待此事?
蜀山派眾人交換目光,皆思緒萬千,但最終無人開口,隻默默趕路回山。
地界中,池海峰送了蜀山派眾人離開,於是返回幽都。
半路上,正好碰見送譙洋、胡恒源、田橙等人離開的安不錚也一並返回。
“安師兄。”池海峰招呼一聲。
安不錚迎上前:“回來了?”
二人同行,池海峰隨手比劃:“英雄所見略同,蜀山派章掌門他們也是子母式飛劍的構想。”
安不錚問道:“那你那口四方子母劍就留下了?”
池海峰:“那是,他們自家肯定能琢磨出來了,我現在就先不獻醜了,等蜀山派各位同道也拿出式樣了,屆時再切磋不遲。”
這些年來,各大派交流頗多。
蜀山派眾人若是沒有思路,池海峰自是會跟他們交流一下,對方亦不會介意,類似事早有先例。
說話間,不見池海峰如何動作,便有一口飛劍懸於他身前,劍刃相較尋常飛劍寬了許多,也厚重許多。
劍成子母形,內外嵌套。
這一劍飛出去,半空中外層劍刃就會裂開,一分為四,接著同餘下的內層劍刃一起分散墜地,各自內蘊雷火,再一同爆開,從而獲得更加廣闊的攻擊覆蓋範圍和更強大的殺傷力。
故名四方子母元磁飛劍。
當然,這還是他們天師府元磁飛劍的路數。
不隻分裂的外層劍刃,內層餘下的飛劍,也同樣沒有回收的打算。
池海峰自己用不上,中下層修為的天師府弟子用來其實也有待考量。
其一,這比尋常的雷火元磁飛劍成本高許多,未必值當。
其二,他們天師府修士元磁飛劍太過迅猛,子母式飛劍容易中途就自行解體,反而更影響命中目標。
不是每個人都有池海峰那麽精細的控製力。
除非技術難關和使用門檻進一步降低,否則得不償失,因此對天師府一脈元磁飛劍來說有些雞肋。
但卻適合蜀山派修士。
隻是要改變一些思路。
對蜀山修士來說,類似子母劍的構想,更近似於給自己操控的本命飛劍上,再外套一層劍刃。
亦或者說,令飛劍攜帶可拆卸分離飛出的額外劍刃。
而這些額外劍刃,才會更進一步內蘊雷火,進而爆碎。
類似法器、法寶在蜀山派曆史上並非沒有先例。
當前重點則是進一步結合元磁禦劍術帶來的更快速更突然且遠程的打擊能力。
池海峰的四方子母元磁飛劍,已經完成相當多的技術細節。
晚些時候,他有心同蜀山派眾人再做更多交流討論。
二人回到幽都,向卓抱節複命。
卓抱節看著麵前一高一矮兩個身影。
安不錚成年後身量頗高,如玉樹臨風,仙風道骨。
池海峰成年後身量雖也抽高,但比安不錚矮了大半個頭,中等身材,有些其貌不揚。
相較於他本人少年時靈動無比的雙目,此刻卓抱節與之對視,隻見其雙瞳看上去也無甚神采,已現返璞歸真之象。
如今在九天十地大千世界已經聞名遐邇甚至名動儒林大千世界的龍虎山後起之秀池海峰,外觀上平平無奇。
但落在卓抱節等高境界修士眼中,對方仿佛同天地自然世間萬象隱隱歸一,不分彼此。
“師父。”
“掌門師伯。”
二人上前同卓抱節見禮。
卓抱節微微頷首,當先對池海峰吩咐道:“此間事漸漸告一段落,你有心前往儒林大千世界遊曆,可自行擇時出發,為求完全,臨行前去見楚師叔一趟。”
池海峰笑道:“是,掌門師伯!”
他神情頗為期待,摩拳擦掌,轉而看向一旁安不錚。
安不錚:“我這趟就不去了,接下來用心靜修一段時間,你這趟過時之淵,多加小心。”
池海峰:“那我這趟就先過去踩踩點。”
再聊過幾句,他先告辭離開。
安不錚留下,聽候其師父卓抱節吩咐。
卓抱節隨口說道:“欲速則不達。”
安不錚果然也明白相關道理:“師父請放心,弟子無意立刻便去嚐試八重天到九重天的天塹劫難,先靜修一段時間,然後再閉關。”
卓抱節微微頷首:“這便好。”
安不錚微微沉吟,心思醞釀,似在思考接下來如何開口。
卓抱節見狀,目光微微動了動,但沒有出聲,靜心等待。
“師父,弟子當前心思都在修行上,希望能早日突破至九重天境界,為本派再添一位大乘高真……”安不錚斟酌著開口。
卓抱節看得出自家弟子似是做出某種決定。
但安不錚接下來的話,還是出乎卓抱節預料:
“……登臨大乘,修為穩固後,弟子有心出山,尋福地洞天,開山立派,為符籙派和天師府再立一脈別傳宗支,開枝散葉。”
最初的驚訝平複之後,卓抱節反而笑起來,上下打量自己的弟子:
“這是跑為師麵前以退為進逼宮來了,還是說這麽輕易就認輸了?”
安不錚心緒亦安然,在卓抱節麵前說話也相對隨意:
“師父您和師祖他老人家都知道的,弟子不是輸不起的人,雖說後天資質可能還有變數可言,但終究八字還沒一撇,何況弟子並非隻是資質、境界輸給池師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