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滿朝庸碌之輩

字數:5059   加入書籤

A+A-




    inf

 河內郡,皇帝行在。
    八月十五,月滿中秋。
    大營中的空地,黑著臉的劉宏召集了諸位臣僚來議一下這個事情。
    “這次沸沸揚揚的傳聞,各位覺得該當如何處理啊?”
    “陛下當即刻回京!”
    太史趙溫勸諫道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何況陛下萬乘之尊?”
    “賊逆愚魯,行事疏忽,恐還不知事泄,此事切忌打草驚蛇。”
    盧植也勸道
    “陛下當趁此良機,盡快回京。
    同時秘調州郡兵馬,屏護京師,以為萬一之保障。”
    大臣們的意見出奇的一致——撤!
    甚至劉宏詢問張讓等太監,他們的意見也全部相同。
    劉宏歎了口氣,鬱鬱了。
    ——“真是滿朝庸碌之輩!”
    可是,就這點兵,硬碰過去實在危險。
    而朝堂之上,不管是大將軍何進也好,還是那張讓趙忠也罷,他們早就跟自己不是同路人了。
    是的,這趟祭祖,對於劉宏而言,是有著個人感情與朝堂政治多重因素的考量,他實在是不願意半途而廢。
    緊接著又特意帶著董太後和劉協出來祭祖,把何皇後和劉辯名正言順的留在京城。
    當他傻嗎?
    故而,在年初過後,他便在中樞透露過想要回鄉祭祖的事情。
    一旦他某天有個不測,靠現在朝堂上掌權的這些人,還能堅持他的道路嗎?
    他與那些高門世家鬥了一輩子,難道臨到最後,卻要被自己的孩子改弦易轍麽?
    故而,劉宏甚至等不及祭祖歸來,便急匆匆的上馬了西園軍,讓久經考驗的親信蹇碩主掌兵權,同時加封董太後的侄子董重為驃騎將軍。
    然而今年各方的叛亂和戰事卻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打個不停,他也一直沒有這個機會成行。
    劉辯雖然年長,但被道士養育長大的他生性懦弱,行事輕佻,沒有皇家威嚴,易受他人影響。
    但是劉宏怎麽也想不到,那王芬居然狗膽包天,以黑山軍複起為由動員了兩萬餘人說是要去剿匪,為他清理道路。
    此行為了以防意外,各方議定後,專門從帶了虎賁羽林和北軍中抽調精銳,共帶了八千人!
    對付尋常盜匪當然是不成問題。
    那一日,劉宏一邊在西園聽著蘇曜講述並州的戰績,一邊看著自己那一大一小的兩個孩子,心中的緊迫感就越發的劇烈了。
    劉宏有個預感,這怕是他此生最後一次回鄉的機會了
    近年以來,劉宏就隱約感到身體似是越發的力不從心,考慮到他之前曆任先帝的壽數
    劉宏是深恐自己身體繼續惡化,怕沒個幾年時間可以給他慢慢磨蹭了。
    莫非真是天不佑我大漢?
    而在上月中,舉行完盛大的獻俘典以及次日的朝會後,那連續兩日“高強度”的工作,更是讓劉宏愈感困頓。
    隻能回去了嗎?
    除了回京,似乎也沒別的辦法。
    但是回京
    劉宏抬頭看了眼中秋的月色,長歎口氣。
    蘇曜站了出來,行禮道
    “區區王芬,陛下何須憂慮?
    某願親自前往,若其確有謀反之行,定將那逆賊拖回,交由陛下發落!”
    “庸,庸碌之輩?”
    “你說什麽?!”
    “放肆!”
    “胡鬧!”
    眾位百官在短暫的驚愕之後,紛紛發出難以置信的驚呼。
    他們萬萬沒想到,這位關內侯,這個最近一直沉默寡言、毫無存在感的年輕人,會在此刻語出驚人!
    是的,這些一直準備揪蘇曜小毛病的人驚訝的發現,這位關內侯來京之後的日子居然是那麽的低調乏味,深居簡出。
    大半個月來,蘇曜在京師的存在感稀薄得如同透明人一般,除了首次上朝時稍顯活躍之外,其後便一直保持著靜默和低調。
    在外人看來,他的生活似乎極其簡單,除了上朝和一兩次前往甄府外,就一直在朝廷安置的府邸中深居不出。
    甚至有時一連數日都不見其出門。
    即便是偶爾上朝,他也總是表現得如木雕泥塑般沉靜,仿佛與世隔絕。若無人發問,他則默不作聲,對旁人的搭話也置若罔聞。
    坦率的說,這個關內侯如此內斂沉穩的表現,也稍許為他贏得了一些長者的讚許。
    以為他懂得了規矩,學會了做人。
    正尋思孺子可教呢。
    這眼下,怎地突然就語出驚人了呢?
    “關內侯”
    盧植眉頭緊皺,他看著蘇曜勸誡道
    “此非常之時,那王芬已起兵數萬,若其真有謀反之意,固然你勇力可嘉,但恐雙拳難敵四手。
    況且此事更涉及陛下安危與天下福祉,還需從長計議,不可輕率行事。”
    “盧尚書說的在理。”
    臨晉侯楊彪也站了出來,頓了頓點頭附和道
    “關內侯,此事重大,不可兒戲啊!”
    “那王芬既已起兵,豈能毫無準備。”
    大將軍何進緊接著也發出異議
    “關內侯若輕舉妄動,自己陷入苦境是小,連累了陛下可就萬死莫贖了!”
    經學大師盧植、四世三公的楊彪以及代表軍方和外戚的大將軍何進,這三人如此表態後,在這臨時的朝堂上頓時反對之聲此起彼伏。
    “陛下,回京吧!”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陛下切莫猶豫,錯失良機啊!”
    “請陛下速速回京!”
    然而那邊的劉宏卻是眼睛一亮,他身體微微前傾,沉聲問道
    “關內侯此言,可是有必勝之策了?”
    在這一片勸退的聲音中,蘇曜這一番進取之言猶如一盞明燈,驅散了他心中的陰霾。
    這讓劉宏不由得期待,這位他從並州調回,給他帶來了巨大驚喜的大將,這一次又會有什麽表現嗎?
    然而,蘇曜的話卻很簡單,簡單的讓他驚愕
    “兵貴神速,擒賊擒王!
    待臣直殺入其大營,拿下王芬,則叛亂立解!”
    “這”
    劉宏愣住了,眾位百官也一片嘩然。
    他們沒想到蘇曜的計劃竟然如此直接、如此大膽!
    這簡直就像是一個賭徒的瘋狂想法,要知道王芬乃是冀州刺史,此去一路要不但要經過數座城池,那邊還有數萬已開始征發的大軍,怎麽可能輕易的就殺入其大營,還妄想擒住主將?
    這不是癡人說夢麽?!
    “盧尚書方才不也說了麽”
    蘇曜見任務沒接到,隻好發動起三寸不爛之舌,繼續嚐試過鑒定
    “賊逆愚魯,行事疏忽,此刻正值我等之良機!”
    “盧尚書不愧是大家,此言振聾發聵,也是深得在下之心。”
    蘇曜掃視了一眼在場眾人,侃侃而談
    “陛下此番擎天子旗,領近萬兵,浩浩蕩蕩北巡而來,可謂集天下眾人之目光。”
    “若隻是因一小醜跳梁之傳聞便狼狽而走,還如何為天下人之表率?”
    “如此明哲保身,隻怕會引來眾人之輕慢,使局勢糜爛,越發而不可收拾!”
    (本章完)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