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盧奴危機,反賊人心惶惶兄弟鬩牆

字數:4541   加入書籤

A+A-




    inf

 且說在這危急不斷加劇的形勢下,盧奴城內的百姓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與不安。
    他們擔心戰火的蔓延會給他們帶來滅頂之災,也害怕投降後遭到清算和報複。
    一時之間,盧奴城內可謂是人心惶惶,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然後,越是混亂,就越是動蕩。
    在這般形勢下,也有一些人看到了機會。
    他們趁機作亂,搶奪財物,欺壓百姓,使得盧奴城的局勢更加複雜和混亂。
    而最終,真正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卻是隔壁樂成被一日而破,張郡守蒙難身死的驚聞。
    大漢北伐先鋒軍統領,虎賁中郎將蘇曜破城之後大開殺戒,以平叛為由大肆株連,屠戮名族,築起京觀,這深深的震撼了盧奴城中的權貴們。
    於是乎,就在一夜之間,大燕皇帝張舉
    他竟然趁著夜色,在眾人毫不知情的時候,留下了一份詔書,連夜惶惶北狩而去!
    當然了,他的詔書說的還很是義正言辭。
    什麽太子監國,望眾人用心輔佐,朕不日之後必借來烏桓鮮卑大軍來援雲雲
    但是,這冠冕堂皇的說辭卻掩飾不住其倉皇逃離、放棄抵抗的真相。
    於是,就在張舉帶著少數親信連夜逃離後的第二天,盧奴城的局勢便徹底炸鍋了。
    就連那最死硬的分子,也分裂成了兩派。
    一派以監國的太子張棟為首,一派以張純之子張成為首,兩撥人在大敵將至之際,竟然還在瘋狂的鬥爭。
    甚至還打起了內戰
    “真是虎父犬子!”
    太子張棟拍案道
    “張純將軍有本事也就罷了,他張成一個廢物公子憑什麽要替我執掌大燕的兵馬?”
    “若由著他亂來,隻會把我等帶入深淵!”
    兩人矛盾爆發的原因很簡單,兵權。
    張純死後,潰逃回來的將士們對於該聽誰指揮這個問題產生了比較嚴重的分歧。
    其實吧,張純作為一個在一線奮鬥,戎馬沙場的大將軍也是正經考慮過後事的。
    在這個有兵就有權的世道,掌握兵馬大權,一手擁立張舉的張純是比漢庭大將軍更高級的彌天將軍安定王。
    同時他也給自己的兒子張成搞來了僅此於自己的驃騎將軍,以防不測。
    故而,有相當部分人認為,張純雖然死了,但他兒子還在,自然應該繼續聽驃騎將軍張成的。
    但是,也就僅是部分而已。
    畢竟名不正則言不順。
    在張純死後,還有另部分人認為,張純畢竟隻是個大將軍,他上麵還有個正牌的大燕皇帝在呢。
    如今他這位權臣身死,自然該輪到皇帝親政。
    況且,這次慘敗那張純是要負主要責任的。
    若不是張純一意孤行,孤注一擲,最後還不小心丟了性命,他們豈能敗的如此慘烈。
    於是乎,這樣的矛盾在張舉在時就在不斷醞釀,朝堂上爭執不斷。
    張舉見要控製不住形勢,竟開溜跑路,把矛盾直接引爆。
    “天不可一日無日,國不可一日無君。”
    驃騎將軍張成慷慨激昂道
    “眼下大敵當前,先帝倉皇北狩,太子又昏聵無道,其不思禦敵之策,反倒一門心思想要陷害我等忠良之人,如此之輩,怎配監國之名?”
    “今陛下幼子年方六歲,已是賢良聰慧,顯古聖君之風,當登大寶,即皇帝位,以安天下人心,共保社稷!”
    前有張純擁立張舉稱帝,今張成又有樣學樣。
    不甘被剝奪權勢的張成立刻便想到通過扶立小皇子來奪取大權。
    於是乎,就在得知皇帝張舉逃竄後的當夜,張成便立刻就在府邸中舉兵,召集城內外聽命於他的將士們對皇宮發動進攻。
    以圖兵貴神速,盡快結束政局危急,全力對抗外敵。
    但,這是對外的說法。
    張成自己心知,孤城難守,他眼下是打了兩手主意。
    若能守住,逼退漢軍那自是最好不過。
    若是真的事不可為,那他幹掉了太子張棟,帶著張舉的家小率城中大軍投降,那保個榮華富貴想來也是不難。
    隻要自己手上集中的力量越強,那便越能談到個好的投降條件。
    故而,太子張棟必須死!
    盧奴城隻能有他一個話事人。
    但是,那邊的太子張棟也不是個引頸就戮的廢物,他早就暗中布局,防著張成狗急跳牆。
    於是乎,兩撥人就這樣在城中殺了起來,圍繞皇宮與城池的控製權打的不可開交,慘烈至極。
    街巷之間,火光衝天,喊殺聲震天動地,嚇得百姓們紛紛大門緊閉,以免受那無謂的波及。
    張成率領的軍隊有約兩萬大軍,是憑借他父親張純多年來在軍中的威望和積累的人脈而來,其中不少都是潰逃回來的中堅精銳。
    他們勢如破竹,控製了東北西三門及大部分城內區域,一路攻向皇宮,意圖一舉拿下太子,控製朝廷中樞,盡快結束混亂。
    而太子張棟則是手握包括宮廷禁衛在內的一萬餘重兵,這些人或是忠誠的保皇派,或是恨屋及烏,單純的厭惡張純之子。
    他們依托城中地形以及皇宮城防優勢,步步為營,緊密防禦。
    一時間,旦見兩軍交鋒之處,無不是刀光劍影,血流成河。
    張成的軍隊雖然勇猛,但太子張棟的防守同樣嚴密。
    雙方這波自相殘殺打的是你來我往,難解難分,殺的昏天黑地就是遲遲不能分出個勝負。
    他們打的痛快,城裏的百姓可就是倒了血黴。
    他們被迫卷入這場荒唐的權力鬥爭中,生命財產安全受到了重大的損失。
    在激烈的巷戰中,他們的家園變成了戰場,許多人在這場混亂中失去了親人,失去了房子,甚至失去了生命。
    百姓們哭號震天,泣血哀求換不來一絲憐憫不說,甚至轉眼之間還被拉成壯丁,成為衝鋒路上的炮灰。
    就在這反目成仇的內戰愈演愈烈,人腦子打成了狗腦子,誰都勸不住了的時候,突然間的,雙方的戰鬥停了下來。
    大漢北伐軍的先鋒到了。
    而且,還是兩支先鋒同時到達!
    前軍蘇曜的約七千餘步騎與左軍曹操的約五千步騎,兩部人馬在軍令限期之前幾乎同時抵達了盧奴城下。
    如此勁爆的消息像一個重磅炸彈,把內戰中的雙方全炸懵了。
    他們不得不緊急停戰,召開會議,共同應對這場危機。
    漢兵現在不過數千人圍城,他們城中可戰之兵依然有三萬餘人!
    隻要好好齊心協力,別說這些先鋒,就是大漢北伐軍齊聚,他們也是可以防守的。
    於是,在眾人麵前,兩人是慷慨陳詞,紛紛誓言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
    然而,在背地裏,卻是一隊隊使者緊急出城,帶著財寶和禮物前去漢軍營地
    (本章完)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