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敗家子
字數:3691 加入書籤
原來她在城裏有個情人,這些貴重物品都是那人贈予的!
此事一揭露,老徐的臉漲得通紅,怒火中燒,二話不說便衝到城裏,想要找那個男人算賬。
然而,那人卻是大戶人家的管家,身邊人多勢眾,老徐這一去非但沒能討到說法,反而被狠狠教訓了一頓。
當他被人抬回來時,額頭上的傷口觸目驚心,據說流了許多血,還是徐貴龍從母親那裏求得了銀兩,請來了大夫救治。
那小媳婦說到這裏,不禁有些感歎:“你們可能不知道,這件事之後,徐嬸子就像是變了個人,每天打扮得花枝招展,完全不顧老徐的死活,一大早就往城裏跑,直到夜深才回家,有時甚至連續幾天不見蹤影!”
這些消息是小媳婦回娘家時聽聞的,起初她也不相信,直到親眼所見,才意識到徐家已經支離破碎。
實際上,徐家的風波遠不止於此。
徐貴山在結交了方大勇之後,被引入了一個充滿風險的古董倒賣圈子。
這個行業水深莫測,而徐貴山又缺乏鑒賞能力,分不清古董的真偽優劣,卻一心想著借此大發橫財。
結果,他不僅將從母親那裏偷來的錢揮霍一空,還欠下了高額的高利貸。
借錢容易還錢難,利息如同滾雪球般越滾越大,很快,徐貴山就背負了一身還不清的債務。
在債主的步步緊逼之下,他走投無路,最終將母親的秘密公之於眾,還牽扯出了母親的私情。
然而,徐貴山絲毫沒有反省自己的過錯,反而責怪父母將事情鬧大。
如今,他更是卷走了家中的所有錢財,去找他的“好兄弟”方大勇了。
老徐挨打之後,身體每況愈下,心中的鬱結無法釋懷,傷勢未愈,不久便在病床上撒手人寰。
徐莉雲得知噩耗後,帶著張家人出資為他料理了後事。
這場喪事辦得極為體麵,她不惜重金,讓老徐走得風光,盡管她本人並未親手操辦,但五裏村的鄉親們都稱讚她是孝順的女兒,說她對已故的父親盡到了最後的孝道。
麵對這些讚譽,徐莉雲欣然接受,畢竟她為此花費了不少銀兩。
老徐生前未曾享受過如此風光,死後卻能有這樣的排場,這不正是得益於她這位“孝女”的慷慨解囊嗎?
徐貴山被他那所謂的“鐵哥們”方大勇不知道帶到哪兒溜達了,就連自己老爹的喪事都沒露麵。
徐母呢,自從老徐病情加重後,就再也沒回過家,外麵風言風語的,說她早跟那個相好的過上了,沒名分卻過得跟兩口子似的。
葬禮一結束,五裏村的村長索性幫著已故的老徐辦了休妻的手續,那休書徐莉雲收得好好的。
有了這張休書,往後徐母要是想回來鬧騰,徐莉雲也有正當理由請她出門。
說到徐貴龍這愣小子,家裏這一攤子事他是一無所知,隻覺得日子一天天過,家卻不像個家了。
徐莉雲看他以前也沒幹過什麽傷天害理的大事,就在城裏給他找了份差事,讓他自己掙飯吃,別的也不指望了。
徐貴龍心裏也明白,找著活兒後就沒再去張家打擾,自個兒過起了單身漢的小日子。
時間不緊不慢地走著,轉眼間,張老二隔三岔五地往縣城跑,愣是把那破舊的院子督工整修得煥然一新。
大門敞開了好幾天,通風透氣,確認沒問題住人了,張家人就挑了個晴朗的好天氣,全家搬進了新家。
張老二在縣城買的這套房子,今天可算是正式入住的好日子!
這事兒一傳開,周圍的鄰居都湊過來瞧熱鬧,畢竟縣城的房子不是一般人買得起的,村民們租房都難,更別說買了,張老二這輕輕鬆鬆就成了房主。
好在村民們不眼紅,反倒是心存感激,想想張家這些年對村子的貢獻,再瞅瞅自己的腰包,張家能在城裏買房也就不足為奇了。
小幼娘天蒙蒙亮就開始跟著爹娘忙活著打包,好在張老二早有準備,文人巷的新家裏添置了不少家具,他們隻需要收拾些日常用的東西和衣服,其他的鎖進櫃子裏就行。
她年紀小,重東西自然不用她搬,就負責搬些零碎小物件。
小幼娘幹得認真極了,懷裏抱著各種小東西,在院子裏和驢車之間來回跑,樂此不疲。
小白幾次想湊過來玩,都被小幼娘溫柔地推開,還一本正經地告訴它先在窩裏待著,別妨礙姐姐做事。
在張家住久了,小白挺通人性的,雖然不明白具體意思,但也從她的動作裏讀懂了意思。
它不滿地哼哼了幾聲,像是抗議般嗷嗷叫,最後還是不情願地回了窩,不再搗亂。
張家的東西幾乎裝滿了驢車,多虧了二叔爺賺了錢,不僅讓驢子頓頓吃得飽飽的,還加固了驢車,不然真怕拉不動這麽多人和東西。
“都坐穩了嗎?”
二叔爺習慣性地問了一句。
身後傳來大家響亮的回答:“坐好了!”
“走咯!”
二叔爺一甩鞭子,驢車就噠噠地往前走了。
張家人沒告訴大家確切的離開時間,特地選在清晨,那時候村裏大多數人都還在睡夢中,少數早起的也在忙活早飯。
二叔爺駕著驢車,載著張家一大家子,悄悄地離開了張家村,向著縣城的新家出發。
文人巷的街坊四鄰都知道,巷子裏最大的那個空院子終於有人接手了。
那院子空了好些年,雖然經常有人打聽,但一直沒能賣出去,沒想到今年迎來了新主人。
自從六十六號大院開始翻修,巷子裏愛管閑事的鄰居們就對這家人多了幾分關注。
住在同一條巷子,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大家都希望有個和氣的鄰居,免得鄰裏不合,整天吵吵鬧鬧。
後來,從那些來做工的工匠嘴裏聽說,新來的竟然是農民。
那些自認為高人一等的,一聽是種地的,立刻沒了興趣,之前對張家的好奇也煙消雲散,擺出一副看不起的樣子,各回各家了。
盡管如此,還是有很多人對六十六號院充滿了好奇,想看看能買下這麽大塊地的農家是什麽樣子。
當二叔爺的驢車穩穩停在六十六號院門口時,巷子裏的鄰居們聽到動靜,紛紛探出頭來,悄咪咪地打量著張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