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放心,這事我們自有安排,你隻需幫我們找到合適的房子就好。”
張四娃輕鬆地揮了揮手,示意他不必擔心,放手去做。
見勸阻無效,郭中介也不再多言。
畢竟,他隻是一個中介,與張家的交情有限。
但想到張家前兩次交易時的爽快,他還是決定全力以赴,利用自己廣泛的人脈關係,為張家尋找合適的房產。
不久,郭中介在東陽街上,緊挨著山悅樓的位置找到了一處房產。
那原本也是一家酒樓,開業之初生意興隆,後來卻因為一起食客意外死亡事件關門了。
再加上後來廚師被山悅樓挖走,風波不斷,最終導致門可羅雀,不得不關門歇業。
郭中介深知其中的貓膩,這一切不過是因為山悅樓在背後使壞,惡意排擠競爭對手。
多年來,敢於在城關縣開設酒樓的商家,大多遭到山悅樓的打壓,手段之狠辣,常雇傭街頭混混製造事端,自己則置身事外,扮演無辜的角色。
那些受害的酒樓苦於找不到確鑿證據反擊,試圖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卻發現城內的幾大幫派竟然與山悅樓交好,無人願意插手這趟渾水。
於是,一家接一家的酒樓相繼倒閉,山悅樓在城關縣市場獨占鼇頭。
早些時候,這樣的空置酒樓,郭中介是不會推薦給張家的,畢竟位置太過接近山悅樓,容易成為下一個目標。
但時移世易,山悅樓因作惡多端,終於惹怒了兩位江湖高手,掌櫃和少東家先後遭遇了教訓,收斂了不少。
以往受其欺壓的商家,如今紛紛得到了補償……
就在不久前,老掌櫃從城裏歸來,聽說兒子莫名其妙地散盡家財,心中十分不悅,直斥兒子被人愚弄,哪有什麽所謂的“虎鶴雙傑”。
說來也巧,就在他大發雷霆的那個晚上,事情發生了轉機,傳說中的“虎鶴雙傑”不僅將父子二人一同帶走,還在兒子麵前狠狠教訓了老掌櫃一頓,讓其嚐到了苦頭。
這一下,老掌櫃的身體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力氣,躺在床上,連翻身都顯得艱難無比,更別提起身繼續那些不光彩的營生了。
即便身體恢複,心靈的創傷與外界的壓力估摸也會讓他徹底斷了那份昧良心的念想。
虎鶴雙傑如同夜色中的幽靈,行蹤詭秘,每一次出手都讓縣太爺怒火中燒,顏麵盡失。
於是,縣太爺咬牙切齒,派遣了大批差役,不分晝夜地穿梭於大街小巷,誓要將這兩位膽大妄為的江湖高手繩之以法。
然而,這兩位神秘人物仿佛擁有遁形之術,不僅能在城中各大宅院自由出入,甚至在眾目睽睽之下也未留下絲毫痕跡,讓所有努力化為泡影。
差役們的忙碌最終隻換來了兩手空空,反倒是讓城關縣的百姓親眼見證了虎鶴雙傑的非凡身手,心中暗自佩服。
那些平日裏仗勢欺人的大戶人家和官宦子弟,目睹小掌櫃的遭遇,個個心有餘悸,生怕同樣的命運降臨到自己頭上,於是收斂了許多,城關縣的風氣在無形中變得清朗起來。
借著這股清新之風,江貴瞅準時機,鼓足勇氣向張四娃提及了購置酒樓的計劃。
而負責實地考察的重任落在了徐莉雲肩上,畢竟,這關乎張家未來的大計,若經營有道,或許能將酒樓的名聲擴展至全城,她自然不敢有絲毫馬虎。
酒樓的外觀便已透露出不凡,三層樓高的建築巍峨挺立,每一磚每一瓦都透露著匠人的精心雕琢。
步入一樓大廳,寬敞的空間足以容納四十多張圓桌,賓客滿座時的熱鬧景象仿佛已躍然眼前。
二樓的雅間錯落有致,共二十間,每間都布置得溫馨雅致,適合小聚。
至於三樓,則是一間豪華的大雅間,內設精美的桌椅與屏風,角落裏還巧妙地隔出了一個小更衣室,供客人更換衣物。
屏風之後,一張矮桌靜置,顯然是為樂師現場演奏所備,增添了幾分雅趣。
整個酒樓的設計既實用又不失格調,即便是徐莉雲親自操刀,也未必能有如此巧妙的布局。
參觀完畢,徐莉雲不禁感慨,前任主人在這酒樓上傾注的心血與財力可見一斑。
若非山悅樓背後使絆,這座酒樓或許早已成為城關縣的地標。
“莉雲,你看這酒樓如何?是否滿意?”
江貴見她下樓,連忙上前詢問。
徐莉雲此行目的明確,回答得幹脆“很不錯,就是它了!”
酒樓一旦敲定,後續的事情似乎也變得順暢起來。
這座酒樓價值不菲,好在有江貴從中斡旋,加之對原主人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說明接手之人技藝精湛,未來有望吸引山悅樓的顧客,也算是為他報了仇。
原主人不久前剛從山悅樓那裏獲得了一筆百兩銀子的賠償,但以他能斥巨資打造如此氣派酒樓的豪氣,顯然並不在乎這些小錢。
對於山悅樓的暗算,他心中自有一股不甘與憤懣,如今聽說有人要與山悅樓一較高下,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決定借此機會挽回顏麵。
當江貴再次登門,帶來原主人願以半價轉讓的消息時,徐莉雲初聞之下頗為驚訝,待聽完具體的條件,心中的疑慮才漸漸消散。
“你的意思是,隻要我們的酒樓在半年內能超越山悅樓,剩餘的款項就一筆勾銷?若未能達成,半年後每月支付楊老板一百兩,直至房款付清?”
徐莉雲重複了一遍對方的條件,確認無誤。
江貴點頭,補充道“沒錯,這是楊老板的提議,他還承諾,如果你們同意,他會將自己酒樓解散的廚師和服務員引薦給你們。”
徐莉雲對此確實有所心動。
不說別的,單是找一位好廚師就絕非易事。
經營如此規模的酒樓,僅憑張四娃一個孩子顯然力不從心,更何況他還年幼,不能讓他承受過重的負擔。
培養新廚師刻不容緩,但在陌生的城關縣,短時間內找到合適人選談何容易。
即使現在開始培養有誌於廚藝的年輕人,要想讓他們獨當一麵,支撐起整個酒樓,至少也需要幾年的時間,這對於急需開業的張家來說,無疑是難以接受的。
inf。inf
張四娃輕鬆地揮了揮手,示意他不必擔心,放手去做。
見勸阻無效,郭中介也不再多言。
畢竟,他隻是一個中介,與張家的交情有限。
但想到張家前兩次交易時的爽快,他還是決定全力以赴,利用自己廣泛的人脈關係,為張家尋找合適的房產。
不久,郭中介在東陽街上,緊挨著山悅樓的位置找到了一處房產。
那原本也是一家酒樓,開業之初生意興隆,後來卻因為一起食客意外死亡事件關門了。
再加上後來廚師被山悅樓挖走,風波不斷,最終導致門可羅雀,不得不關門歇業。
郭中介深知其中的貓膩,這一切不過是因為山悅樓在背後使壞,惡意排擠競爭對手。
多年來,敢於在城關縣開設酒樓的商家,大多遭到山悅樓的打壓,手段之狠辣,常雇傭街頭混混製造事端,自己則置身事外,扮演無辜的角色。
那些受害的酒樓苦於找不到確鑿證據反擊,試圖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卻發現城內的幾大幫派竟然與山悅樓交好,無人願意插手這趟渾水。
於是,一家接一家的酒樓相繼倒閉,山悅樓在城關縣市場獨占鼇頭。
早些時候,這樣的空置酒樓,郭中介是不會推薦給張家的,畢竟位置太過接近山悅樓,容易成為下一個目標。
但時移世易,山悅樓因作惡多端,終於惹怒了兩位江湖高手,掌櫃和少東家先後遭遇了教訓,收斂了不少。
以往受其欺壓的商家,如今紛紛得到了補償……
就在不久前,老掌櫃從城裏歸來,聽說兒子莫名其妙地散盡家財,心中十分不悅,直斥兒子被人愚弄,哪有什麽所謂的“虎鶴雙傑”。
說來也巧,就在他大發雷霆的那個晚上,事情發生了轉機,傳說中的“虎鶴雙傑”不僅將父子二人一同帶走,還在兒子麵前狠狠教訓了老掌櫃一頓,讓其嚐到了苦頭。
這一下,老掌櫃的身體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力氣,躺在床上,連翻身都顯得艱難無比,更別提起身繼續那些不光彩的營生了。
即便身體恢複,心靈的創傷與外界的壓力估摸也會讓他徹底斷了那份昧良心的念想。
虎鶴雙傑如同夜色中的幽靈,行蹤詭秘,每一次出手都讓縣太爺怒火中燒,顏麵盡失。
於是,縣太爺咬牙切齒,派遣了大批差役,不分晝夜地穿梭於大街小巷,誓要將這兩位膽大妄為的江湖高手繩之以法。
然而,這兩位神秘人物仿佛擁有遁形之術,不僅能在城中各大宅院自由出入,甚至在眾目睽睽之下也未留下絲毫痕跡,讓所有努力化為泡影。
差役們的忙碌最終隻換來了兩手空空,反倒是讓城關縣的百姓親眼見證了虎鶴雙傑的非凡身手,心中暗自佩服。
那些平日裏仗勢欺人的大戶人家和官宦子弟,目睹小掌櫃的遭遇,個個心有餘悸,生怕同樣的命運降臨到自己頭上,於是收斂了許多,城關縣的風氣在無形中變得清朗起來。
借著這股清新之風,江貴瞅準時機,鼓足勇氣向張四娃提及了購置酒樓的計劃。
而負責實地考察的重任落在了徐莉雲肩上,畢竟,這關乎張家未來的大計,若經營有道,或許能將酒樓的名聲擴展至全城,她自然不敢有絲毫馬虎。
酒樓的外觀便已透露出不凡,三層樓高的建築巍峨挺立,每一磚每一瓦都透露著匠人的精心雕琢。
步入一樓大廳,寬敞的空間足以容納四十多張圓桌,賓客滿座時的熱鬧景象仿佛已躍然眼前。
二樓的雅間錯落有致,共二十間,每間都布置得溫馨雅致,適合小聚。
至於三樓,則是一間豪華的大雅間,內設精美的桌椅與屏風,角落裏還巧妙地隔出了一個小更衣室,供客人更換衣物。
屏風之後,一張矮桌靜置,顯然是為樂師現場演奏所備,增添了幾分雅趣。
整個酒樓的設計既實用又不失格調,即便是徐莉雲親自操刀,也未必能有如此巧妙的布局。
參觀完畢,徐莉雲不禁感慨,前任主人在這酒樓上傾注的心血與財力可見一斑。
若非山悅樓背後使絆,這座酒樓或許早已成為城關縣的地標。
“莉雲,你看這酒樓如何?是否滿意?”
江貴見她下樓,連忙上前詢問。
徐莉雲此行目的明確,回答得幹脆“很不錯,就是它了!”
酒樓一旦敲定,後續的事情似乎也變得順暢起來。
這座酒樓價值不菲,好在有江貴從中斡旋,加之對原主人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說明接手之人技藝精湛,未來有望吸引山悅樓的顧客,也算是為他報了仇。
原主人不久前剛從山悅樓那裏獲得了一筆百兩銀子的賠償,但以他能斥巨資打造如此氣派酒樓的豪氣,顯然並不在乎這些小錢。
對於山悅樓的暗算,他心中自有一股不甘與憤懣,如今聽說有人要與山悅樓一較高下,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決定借此機會挽回顏麵。
當江貴再次登門,帶來原主人願以半價轉讓的消息時,徐莉雲初聞之下頗為驚訝,待聽完具體的條件,心中的疑慮才漸漸消散。
“你的意思是,隻要我們的酒樓在半年內能超越山悅樓,剩餘的款項就一筆勾銷?若未能達成,半年後每月支付楊老板一百兩,直至房款付清?”
徐莉雲重複了一遍對方的條件,確認無誤。
江貴點頭,補充道“沒錯,這是楊老板的提議,他還承諾,如果你們同意,他會將自己酒樓解散的廚師和服務員引薦給你們。”
徐莉雲對此確實有所心動。
不說別的,單是找一位好廚師就絕非易事。
經營如此規模的酒樓,僅憑張四娃一個孩子顯然力不從心,更何況他還年幼,不能讓他承受過重的負擔。
培養新廚師刻不容緩,但在陌生的城關縣,短時間內找到合適人選談何容易。
即使現在開始培養有誌於廚藝的年輕人,要想讓他們獨當一麵,支撐起整個酒樓,至少也需要幾年的時間,這對於急需開業的張家來說,無疑是難以接受的。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