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賭,就是生死!賭不起,更是現實!
字數:8657 加入書籤
最新網址:“你們可知,咱為何定下三十稅一的商稅?”
片刻後,朱元璋方才看向朱棡與朱標道。
“一來,民以食為天,而經曆元末亂世,大明需要休養生息,恢複生產,才能恢複中原的元氣。”
“二來,將賦稅定為三十稅一,您也是擔心過高的商稅,會導致商戶抬高價格買賣,使得百姓遭受無妄之災。”
“第三,就如同士農工商,您想將商人的身份壓低,這樣一來,也可以保證糧食的生產,從而保障我大明的命脈。”
“至於第四,曆朝曆代以來,重農抑商的根本,無外乎四個字,加強皇權。”
朱棡想了想,便是看向朱元璋說道。
“沒錯。”
“這正是咱定下三十稅一的根本。”
“不僅為了百姓,更是為了大明的千秋萬代。”
“再者就是咱打心底裏厭惡這些不事生產的奸商!”
“當然,這跟咱的幼年的經曆有關,畢竟若不是這些奸商強買強賣,哄抬糧價,還有暴元的苛捐雜稅,咱的爹娘,你們的爺爺奶奶,也就不會餓死了。”
說話間,朱元璋又是長歎一口氣,眼中更是泛起一抹酸澀。
元末亂世,貪官汙吏固然可惡,但更直白的便是地主商賈對於底層百姓的傷害。
而關於這一點,朱元璋可是深有體會!
所以朱元璋窮其一生,不管是對於貪官汙吏,還是士紳商賈,都是深惡痛絕!
“可是爹,您要明白,商業是促進經濟的唯一渠道。”
“而且縱然您製定了如此低廉的賦稅,可無商不奸,若是遇上大災之年,他們還是會哄抬糧價,賺取高額財富。”
“但上繳朝廷的賦稅,還是三十稅一。”
“就拿太原來說吧,我初到太原,所遇大災之年,糧商高價買賣,百姓苦不堪言。”
“可他們依舊肆無忌憚,搜刮民脂民膏,因為賦稅之低,縱然身份低下,可榮華富貴卻是實打實的。”
“這便造成了百姓吃不起飯,可這些士紳富商哪個不是肥的流油?”
“畢竟窮盡一方之地百姓,供養士紳富商,他們又豈能不肥?”
“但您呢?北伐沒銀子,賑災沒銀子,戶部尚書都快哭死了,可朝廷沒有銀子就是硬傷。”
麵對朱元璋的歎息,朱棡卻是直接搖了搖頭道。
三十稅一,富不了朝廷,也富不了百姓,而富的隻能是士紳商賈。
那不管是為了朝廷,還是為了百姓,改革商稅,勢在必行!
“可你就不怕引起激變?”
“畢竟一旦提高商稅,士紳豪強就會更加瘋狂,那百姓隻會更加的苦不堪言。”
聞言,朱元璋想了想,方才看向朱棡道。
“殺!”
“我初至太原,為了解決這一現象,也不想跟他們斡旋。”
“便是製定規矩,廢除三十稅一的商稅,從根本改稅製。”
“同時,標定貨物價格,設立市場監察,統一監管,而誰敢哄抬貨物價格,我就殺誰!”
“畢竟兵權握在我的手中,所以若是膽敢有違逆者,我不介意將所有的一切,推倒重來。”
朱棡輕輕握了握拳頭,但眼中散發出的殺機,縱然是戎馬一生的朱元璋,都是感覺到一陣心驚。
“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開始。”
“而這座天下,除了姓朱的以外,都可以推倒重來。”
幽幽的聲音響起,朱棡又是抬起頭,方才看向朱元璋繼續道:“史書,終究是由勝利者書寫,而光鮮亮麗的背後,無不充斥殺戮與血腥,特別是此時。”
“以公道大義為先,江南士族已經名聲盡毀,胡惟庸與老二也是穩穩壓製江南的士紳豪強。”
“那現在便是最好的時機,從江南起,天下終,開始大治之世,改革之世!”
“若有不服王化者,鐵蹄之下,安有完卵,安能顛覆我大明之根基!”
話罷,朱棡又是緩緩起身。
“該怎麽辦?”
朱標也是起身,看向朱棡道。
“增設商司,下轄五署,商政署、規統署、商管署、物價署、貿易署。”
“商政署:負責商法的起草,編纂修改,以及對於違法商賈的核查。”
“規統署,製定並監督執行商業規範,統籌規劃、監督與管理。”
“商管署,負責大明所有商戶的開戶、銷戶、其資質核驗,辦理等管理事宜。”
“物價署,負責市場物價的管控,尤其是糧食的價格,預防哄抬物價和惡性競爭,保持市場穩定。”
“貿易署,負責管理與監察國內個人貿易和人格對外貿易事務,促進貿易暢通。”
朱棡思索片刻後,方才轉頭看向朱標道:“至於詳細規劃,還有商司的組織架構與職責細化,給我兩天時間。”
“伱的意思,從此朝廷介入商業,分出司部管理,以此協同全國商業。”
朱元璋也是若有所思的看向朱棡道。
“沒錯。”
“這樣一來,朝廷就可以統一規劃,提高商稅的同時,也可以促進我大明的經濟。”
“從而起形成以商助工,以工助農,也可以避免,市場上的高買低賣,那對於百姓而言,更是有利無害。”
朱棡笑著點了點頭道。
“以商助工,以工助農?”
朱元璋有些不明所以道。
“這個我跟大哥解釋過,就是讓商業、工業相互扶持,共同促進農業的發展。”
“以此循環往複,那不管是工業,還是商業,又或者是農業,都可以得到發展,而我大明,又何愁不興?”
朱棡看向朱元璋解釋道。
“可你有沒有想過,大力發展商業,不利於糧食的產出。而且曆朝曆代以來,商業最發達的時期,絕不是開國之時。”
“這是因為,開國之後,所有的國策,都是以恢複農耕為主。畢竟,經曆過亂世踐踏,人命賤如螻蟻,那首先要做的,就是讓百姓吃的飽飯。”
“但是你看看咱現在的大明天下,百姓能吃飽飯,已是不易,又哪裏來的閑錢,去推動商業?”
“再者,要是朝廷監管不利,市場監督者與商賈同流合汙,最後遭罪的不還是百姓?”
朱元璋當然能聽明白,朱棡的意思,但還是搖了搖頭道。
“其一,商業發展,需要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還是需以恢複農耕為主。”
“其意,就是讓朝廷插手商業,從而統一貨物價格,實施市場監管,從而避免低買高賣,讓百姓可以從中獲利。”
“其二,重農之下,也可以為商業打好基礎,從而更好的推動發展。”
“其意,如今朝廷重新丈量田畝,實施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
“朝廷更是借此收回諸多田畝,那以兒子的意思,所收繳之田畝,通通列為官田,設立田疇司,總攬田畝事宜。”
“何意?就是我與大哥先前商議所定之事。”
“將官田租賃給百姓,讓他們去耕種,但名義上,官田仍然屬於朝廷,可以不用繳納賦稅。”
“至於租子,大豐之年,朝廷取一成,大災之年,朝廷可取半成,或者為百姓免租。”
“這樣一來,即便是大災之年,百姓也可以活命,而田畝也不會荒廢,更不可能重新落到士紳豪強的手中。”
“也可以彰顯您愛民仁厚之心。”
“而如此一來,百姓背後有朝廷,手中又有糧食,更可以避免中間商賺差價。”
“這對於百姓來說,吃得飽,穿得暖,糧食多且富餘,而這便會形成需求。”
“那有了需求,如何不能推動商業與工業?”
“人口不足?”
“別鬧了,糧食富足的情況下,我大明的人口也會猛增。”
“至於您所擔心的耕田無人種,大可不必。”
“縱然是再富裕,可在百姓的心中,耕田才是一家之根本,無論如何,都不會放棄自家的田畝,反而是繼續開墾田畝。”
“再者,就是您所說的官商勾結?那錦衣衛是吃幹飯的?”
“好吧,錦衣衛即便是吃幹飯的。”
話罷,朱棡端起茶盞潤了潤嗓子後,方才故作神秘的看向朱元璋笑道:“兒子也有辦法。”
什麽是根深蒂固的思想?
那便是地!
對於農民,手中無地,他們睡覺都不踏實。
所以縱然朝廷的政策再好,可他們還是想自己手中有田畝。
為什麽?
王朝更替,天子輪換,誰能保證大明不會滅亡?
而且誰又能保證下一朝的皇帝,是明君,還是昏君?
畢竟百姓又不傻,而一旦這個國策沒了,家中又沒有田畝,那怎麽活命?
所以該開田,還是得開田。
至於經商,別鬧了,百姓最為樸素的道德觀,就是權衡利弊,計算得失。
那與其拿著一家口糧拚一場,還不如老老實實過日子。
要不然,古今往來,就沒窮人了!
隻有死人跟富人!
賭,就是生死!
賭不起,更是現實。
有些人終其一生,都在抱怨自己生不逢生,可機會擺在眼前,他們就能有魄力踏出那一步?
“什麽辦法?”
朱元璋思索片刻後,方才點了點頭,但還是好奇道。
“朝廷循任製。”
朱棡又是意味深長的笑道。
“朝廷循任製?”
朱元璋與朱標齊齊搖了搖頭。
“朝廷循任製,就是通過定期輪換官員的任職地點,防止地方勢力結黨營私,增強朝廷對於州府的控製力。”
“簡單點,防止地方官員勢力的固化,從而加強中央集權。”
“打個比方,就以五年為期,那官員就是每五年為一輪任期,任期結束後,就需要調往其他州府任職,避免長時間在同一州府,形成盤庚錯節的固化勢力。”
“再者,官員在任期內的政績,將作為輪換時,官職調整的重要參考,優秀官員便可以升官,又或者調往京師任職。”
“如此一來,不同的州府,毫無關係的官員,又如何能形成利益交互,官官相護?”
朱棡又是慵懶的靠在椅子上,方才緩緩笑道。
“好主意!”
此言一出,朱元璋的眼前頓時一亮,便是拍手叫好道。
“的確是好主意。”
朱標的眼中也是掠過一抹喜色道。
“心有憂慮,就注定了畏首畏尾,那即便是想貪,也得考慮一下後果!”
“畢竟五年跟一輩子相比,始終是太短了,所以便沒有官員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朱元璋也是滿臉笑容道。
“一來,加強中央集權。”
“二來,杜絕勢力固化。”
“三來,縱然不能完全杜絕貪官汙吏,也能讓他們心有顧忌,不敢肆意妄為。”
“再者就是升官,畢竟沒有官員不想升官,而升官的唯一標準,就是政績,但朝廷循任製實施以後起,就是由朝廷說了算。”
“同時,兒子提議,循任調動,從南到北,隨機調動,避免他們與朝中大臣勾結。”
朱標又是思索片刻後,方才看向朱元璋道。
“可!”
對此,朱元璋想都沒想,便是點了點頭。
“那這件事,便交由老大去辦吧。”
頓了頓,朱元璋又是看向朱棡開口道。
“自然是交給老大,畢竟我的事已經夠多了。”
朱棡無所謂的擺了擺手。
“隻是.”
話罷,朱棡又是欲言又止的看向朱元璋。
“說!”
見狀,朱元璋當即翻了翻白眼道。
“那我便直說了,朝廷實施循任製,那官員的俸祿,是不是也該漲漲了?”
朱棡想了想,便是開口道。
“漲俸?不行!”
聞言,朱元璋先是一愣,便是果斷擺手道:“咱為他們製定的俸祿絕對夠用!”
“夠用這話,您怎麽能說得出口?”
“曆朝曆代以來,還有比我大明俸祿更低的?”
“且不說別的,就說正七品的官員,年俸不過八十石,月俸更是隻有六石過一一半。”
“若是自己吃,還足以,但一大家子,怎麽辦,您算賬隻算一張嘴啊!”
“還有地方衙門中的胥吏,朝廷並不完全承擔他們的俸祿,那為了養家糊口,還不是得當地官員自掏腰包?”
“那就六石多的月俸,他們就是不想貪,也不行啊!”
“不然,這日子怎麽過?當官連飯都吃不起?那還當什麽官?”
“當然,他們也可以不管,但不管了,這些地方衙門中的胥吏,還有誰願意為朝廷辦差?還有誰願意為府衙辦差?”
對此,朱棡更是沒好氣的看向朱元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