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廢除丞相製,就要強化禦史台,改建為督察院。
字數:8791 加入書籤
最新網址:“在我身上?”
朱元璋的目光也是轉向了朱橚,朱橚也是伸出手,指向自己,不確定道。
“三哥,你該不會是想犧牲我吧?”
頓了頓,朱橚又是瞪大眼睛道。
“你怎麽說也是我弟弟,我怎麽可能犧牲你。”
朱棡狠狠的刮了一眼朱橚,便是道。
朱橚瞬間鬆了口氣。
“那伱的意思?”
朱元璋卻是轉頭看向朱棡,輕聲詢問道。
“將老五改封為周王,藩鎮移向開封。”
“別再讓老五領吳王,這場風波,自然會平定。”
“至於理由?”
“錢塘乃朝廷財稅之重鎮,不適合作為藩王藩鎮,這個理由足夠了。”
朱棡想都沒想,便是直接開口道。
曆史上朱元璋也是用的這個方子,將朱橚改為了周王,藩鎮移去了開封。
雖然不知道這其中究竟有沒有這一因素,但想來應該是有點引子。
再者,朱元璋將朱橚封為吳王,的確沒有多想,隻是單純的封為了吳王。
可卻忘記了,元朝末年,擊敗陳友諒以後,就是東西吳王之爭,所以這個王爵,的確不能輕易冊封。
所以與其想個主意,倒不如直接將朱橚就按照曆史上的痕跡,直接改封去開封,也不用太費腦筋。
這謠言也是不攻自破,不用太過於在意。
更是可以借此穩固朱標的地位,讓這些人明白,朱元璋絕對不會易儲。
大明朝的太子爺,也隻能是嫡長子朱標。
這樣縱然再多的陰謀詭計,恐怕也是無處施展。
畢竟風聲剛起,朱元璋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掐滅了火焰燃起的苗頭。
“咱明白你的意思了。”
“其實就是不需要任何理由,而此時改封周王的聖旨,就可以掐滅一切聲音。”
“這也可以進一步的穩固你大哥的太子之位。”
朱元璋也是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老五,就看你願不願意改封為周王?”
朱棡轉頭看向了朱橚,又是道。
“隻要能終止謠言,我哪怕是不做這個王,都可以。”
朱橚想都沒想,便是果斷開口道。
年少的心思不會太過於複雜,特別是朱元璋也不會給這些兒子們機會。
畢竟在朱元璋的心裏,太子的位子隻能是朱標的。
所以這些兒子們壓根不會有機會,那就更不可能多想。
而且縱然開封不如錢塘,畢竟錢塘屬於膏腴之地,但朱橚還是親王,權勢依舊,榮華富貴,也不可能會缺。
“隻是父皇,兒子可不可以學醫?”
思索間,朱橚又是看向朱元璋撓頭道。
改封什麽的都不重要,重點是能不能學醫?
畢竟朱橚對於學醫,幾乎已經到了魔怔的狀態。
又或者是這臭小子叛逆,朱元璋不讓他幹什麽?
朱橚就偏偏想幹什麽?
橫豎賭的就是一口氣。
“去吧。”
朱棡從龍椅上走下來,便是摁住了朱元璋的肩膀,隨後看向朱橚擺了擺手,示意其退下。
“多謝父皇,多謝三哥。”
朱橚哪能還不明白朱棡的意思,眼中頓時浮現起一抹喜色,又是磕了磕頭,便是離開了禦書房。
這意思已經很明顯,想學就去學吧。
哪怕是老爺子不樂意,上麵也有人給你頂著。
“你就不能讓他學點好的?”
朱橚剛一踏出禦書房,朱元璋便是豎起眉頭看向朱棡道。
語氣之中,明顯有些不滿。
“學醫怎麽就不好了?”
朱棡挑了挑眉頭道。
“學醫當然沒什麽不好,隻是他出生於皇室,豈能做個大夫?”
朱元璋直接搖了搖頭道。
“他要學醫,也不代表他想做個大夫?”
“而且就算是做個大夫,又能如何?”
“他不還是您的兒子,他不還是親王?”
“況且要是他在醫道,有所建樹,我大明也就會少一些因疾病而死的百姓。”
“所以您老人家就放寬心,讓他去學吧,如果老五真的學不通,他自己都會回頭。”
“但要是學明白了,這可就是我大明的寶貝疙瘩。”
“畢竟你讓他帶兵打仗,大明又不缺能征善戰之輩,可是醫學領域上的人才,真的是不可多得。”
朱棡一邊為朱元璋捏肩,一邊輕聲開口道:“再者,對於老五學醫的事情,朝廷也可以大力宣傳,就是要讓百姓們明白。”
“大明的王爺,也會以行醫治病為己任,這更會讓百姓生出親和,畢竟你隻有融入百姓,才能讓他們發自內心的擁護。”
“還有就是這場謠言,老五都去學醫了,還怎麽可能爭儲,他心思就不在這裏,更可以表明皇室之間的兄友弟恭。”
“從而進一步穩固老大的位子。”
話罷,朱棡又是低下頭看向一臉沉思的朱元璋。
周王朱橚,他不僅僅是朱元璋的兒子,他更是古代封建王朝的醫學家。
對於古代醫學的發展產生了深深的影響。
對於百姓,也是有著極大的貢獻。
這絕對是一位賢王。
就拿《救荒本草》說吧,朱橚在河南開封就藩期間編纂的,主要收集了大量可食用的野生植物,用於指導百姓在饑荒時期尋找食物。
甚至,此書對後世的植物學和營養學研究具有重要價值。
還有就是《普濟方》,這是朱橚主持編纂的另一部大型醫學著作。
全書共收錄了近萬條藥方,涵蓋了內、外、婦、兒、眼、耳、鼻、喉等各科疾病,對民間醫療實踐有極大幫助。
還有就是《普濟方》的濃縮版,《袖珍方》。
《袖珍方》便於攜帶和使用,包含了大量實用的藥方,對普及醫療知識起到了積極作用。
特別是《保生餘錄》,原書共有兩卷,收錄了大量實用的藥方,其中包含了內服藥和外用藥的配方,以及一些疾病的治療方法。
而且,朱棡編纂《保生餘錄》的目的,是希望這些知識能夠廣泛傳播,讓百姓在沒有醫生的情況下也能自行處理一些常見疾病,從而達到“保生”的目的。
所以朱橚的醫學成就,哪怕是在後世,在整部華夏醫學史上,都占據一席之地。
那這樣的人才,朱元璋真讓他去打仗,才是真正的埋沒人才。
況且對於朱橚,朱棡更是想讓其好好學醫,那對於未來的醫學領域,絕對會起到突出的貢獻。
再加上朱棡從後世帶來的理論知識,朱橚絕對可以更進一步,成為華夏醫學史上,獨領風騷的古代醫學家。
“咱就不喜歡跟你小子打交道,說的頭頭是道,句句在理。”
“但又不是咱喜歡的,可咱又沒有辦法反駁。”
“算咯,兒孫自有兒孫福,老五想幹嘛,就讓他幹嘛吧。”
“咱也總不可能管著他一輩子。”
朱元璋抬起手輕輕拍了拍朱棡為他按肩膀的手,方才一臉唏噓道:“希望真能如你所言,老五能在醫道上能走得更遠,別是頭腦一熱。”
“您放心吧。”
“對於老五,兒子有信心。”
朱棡又是重重點頭道。
“那就好。”
朱元璋也是滿意的笑了笑道。
“對了爹,還有一件事情,兒子想聽聽您的意見。”
“您還記不記得吏部尚書詹同?”
說話間,朱棡又是輕輕拍了拍腦子,便是看向朱元璋問道。
“自然記得,咱的吏部尚書,才氣縱橫。”
朱元璋微微一愣,便是有些惋惜道:“可惜,同文在致仕不久後,就去世了。”
詹同,字同文,初名書,婺源人氏,元末明初時期的詩文作家和官吏。
元朝末年,詹同中舉人後出任郴州學正。
後在陳友諒手下擔任翰林學士承旨。
朱元璋攻下武昌後,詹同被召為國子博士,並被賜名為“同”,後來詹同官至吏部尚書、翰林學士承旨。
而且詹同在上有很高的造詣,他與宋濂等人共同修訂《日曆》,並擔任總裁官。
還有詹同著有《天衢吟嘯集》、《海嶽涓塵集》等作品。
也足以見其在明朝文壇上,詹同絕對占據一席之地。
所以對於詹同,朱元璋自然不可能忘記,絕對是天下大才。
可惜就是過於年邁,加上身體又不好,所以朱元璋允準詹同歸養山田,頤養天年。
但這一別,就是彼此之間的最後一麵。
“兒子想將詹尚書之子詹徽調來京師,讓其擔任禦史台侍禦史一職,您意下如何?”
朱棡也不知道有所隱瞞,便是看向朱元璋詢問道。
詹徽,字資善,詹同之子。
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詹徽以秀才身份步入仕途,擔任監察都禦史。
次年,他升任試左僉都禦史,不久後轉為實授。
洪武十七年正月,詹徽升任左都禦史,這是都察院的最高長官職位,品級為正二品。
洪武二十三年六月,詹徽兼任吏部尚書。
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詹徽加銜太子少保,品級為從一品。
洪武二十六年二月,藍玉案爆發。在審問藍玉的過程中,詹徽被卷入此案,據說藍玉在審訊中指認詹徽為同黨,導致詹徽被朱元璋下令誅殺,時年六十歲。
所以這個詹徽是個人才,而且年齡也不小,絕對有著執政的才能。
那就可以委以重用,畢竟洪武初年,百廢待興,隻要能將其掌控在手,就不怕他跳出棋盤。
“你是想用詹徽代替陳寧?”
朱元璋思索片刻,便是抬起頭看向朱棡道。
“沒錯。”
朱棡直接點頭道。
胡惟庸即將垮台,那其黨羽自然不可能放過。
禦史大夫陳寧、禦史中丞塗節也都是胡惟庸的心腹,壞事更是做絕,又是大肆的排除異己。
那朝廷當然不可能放過,可蘭台身兼糾察百官之責,所以也要考慮平穩過渡。
這才是朱棡想啟用詹徽的原因。
讓詹徽先成為侍禦史,熟悉禦史台的事務,那等胡惟庸案爆發,就可以順利接過禦史台。
“可以。”
朱元璋又是想了想,便是點了點頭道。
“而且爹,您是想要廢除丞相製,皇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集中狀態。”
“可也會進一步的加強六部權力,所以以現在的禦史台,真的能承擔起監察百官的重任?”
麵對朱元璋的點頭,朱棡又是開口道。
“你的意思?”
朱元璋挑了挑眉頭。
“重建監察體係,改建禦史台為督察院。”
“強化中樞控製,以確保朝廷的國策得到有效執行,防止地方官員濫用職權。”
“提升監察效率,因為原有的禦史台可能在規模和效率上無法滿足新朝廷的需求,所以改建後的督察院能夠更好地覆蓋全天下,更有效地監督官吏。”
“還有就是我大明疆域的擴張,原有的禦史台已不能適應新的政治需求,所以設立督察院,也是為了完善更加複雜的行政結構。”
“簡單點的意思,就是為了創建一個更有效、更廣泛的監察體係,從而將其覆蓋全天下。”
朱棡想了想,便是輕聲開口道。
這就是朱元璋原本的監察體係,也是在不久後就要誕生的督察院,從而代替禦史台的職責,更好的監察天下。
隻不過朱元璋的是都察院,而朱棡提出的乃是督察院。
因為在都察院的基礎上,朱棡也是做出了細節的調整與改進,從而改善都察院的弊端,進一步的加強督察院。
“咱真的懷疑你是不是能窺探咱的內心?”
麵對朱棡提出的督察院,朱元璋確實有些複雜的抬起頭。
這也就是為什麽一開始朱元璋會挑眉頭。
因為,朱棡說的雖然遠比自己設想的好,但這幾乎是從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
畢竟,朱元璋想廢除丞相製,就不能隻單單是廢除丞相製。
這其中的涉及更加的複雜,所以哪一方麵都要去想。
而且要極其的全麵,要不然肯定會留下後患。
這也就證明,朱元璋早就想過強化禦史台,從而改建為新的監察體係。
隻是朱元璋還在冥思苦想,朱棡卻已經將完整的監察體係,乃至於新監察體係的名字,都已經想好了。
這可謂是深深刺痛了朱元璋的心,他這個兒子可太恐怖了,心思之縝密,對於大局的掌控,絲毫不弱於他。
要是沒有朱標,哪怕朱棡不是嫡長子,朱元璋也會力排眾議,將朱棡立為太子。
畢竟有這份大局掌控力,這就已經能與當年的唐太宗李世民掛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