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真人的心情我理解

字數:3917   加入書籤

A+A-




    臨走對盧太玉說的那句顯然是趙天林的戲言。
    女仙師,那是仙子般的人物,哪能隨意給人捏腳按背呢。
    傳出去某某仙子被人點了鍾,成何體統!
    宗門的臉麵還要不要了?
    別說沒能力請仙子下海,就是有這能力,趙天林都不敢。
    真是陪顧真人回鄉掃墓,但不是顧真人指名要他去,而是剛剛被顧真人釋放的副使趙貞吉讓他一起去的。
    真人來了,不知道就罷了,知道了陣裏能不陪同?
    除了趙貞吉這個剛出獄的副使外,大使陸通和那位從陣法殿傳送來的執事遊太問也在陪同人員名單中,此外就是幾位充當背景板的分管傳送員。
    唯一以凡人身份出現在名單中的就是趙天林。
    名單不是陸通擬的,而是趙貞吉定的。
    由於顧真人的存在,以及閣門傳送陣被定為革新試點因素,導致一心維護宗製的陸通有點靠邊站跡象。
    趙貞吉則仗著顧真人支持有點全麵主持陣裏工作的味道。
    對此,陸通心裏肯定是不服氣的,卻在上司遊太問勸說下暫時忍住性子。
    畢竟,眼下宗門是由銳意革新的副宗主傅青雲主持,這顧真人又是三十六長老之首,別說他們能得罪起,就是陣法殿的左右長老恐怕也得罪不起。
    趙貞吉這邊其實也是一喜一憂。
    喜的是顧真人能為他主持公道,不僅讓他官複原職,還讓他負責傳送陣革新事務。
    憂的是再也沒法從項目上獲得額外靈石收入,這必然會影響他的修煉速度。
    於修士而言,修煉才是第一要務。
    修為無法提高,職務就無法提高,連帶著權力就會小很多。
    別看他現在有顧真人支持負責陣裏革新事務,但隻要他修為遲遲無法突破六層,陸通就始終壓著他一頭。
    上麵風向要是再有所變化,弄不好就是秋後算賬。
    因和趙天林同坐一輛馬車,加上趙天林也算他的救命恩人,而且革新這一塊還需要這小子出力,顧真人對這小子也看重,趙貞吉便沒刻意掩飾,話中多少流露了點這方麵的擔心。
    察言觀色的趙天林哪裏不知道趙貞吉擔心什麽,忙寬慰道:“仙師,上麵既然要銳意革新,顧真人又將我們陣作為試點,隻要仙師認真貫徹隻要仙師能夠積極革新為宗門不斷創收,上麵和顧真人都會看在眼中的。”
    言外之意都上了這條船了就別胡思亂想,一門心思把事情幹好,到時上麵自然會關照你。
    聽了趙天林這番話,趙貞吉想想也對,宗門對於有突出貢獻的子弟都會額外賜下功法和靈石幫助提升修為,所以隻要他能為宗門提供大量收益,修為提升還不是上麵一句話的事麽。
    如此念頭不由通達,越看趙天林越是滿意,不禁以肯定語氣道:“三毛,你好好幹,年底修行名額肯定有你一個。”
    “多謝仙師提攜!”
    趙天林起身就要施禮,卻被趙貞吉止住。
    顧真人的老家位於建安縣顧家村,離閣門傳送陣其實不遠,大概四五十裏地的樣子。
    一下馬車,眼前景象就嚇了趙天林一跳,黑壓壓的都是人。
    全是修士,起碼有兩三百人。
    從這幫人佩帶的袍帶看,練氣大圓滿的就有三個,其他八層、七層的也有十幾個。
    且清一色穿著各式官服,不用說,肯定是縣裏、府裏乃至省裏的地方官。
    不排除其中有在軍中和其它相關單位任職的。
    顧真人在哪?
    趙天林找了一圈也沒見顧真人,也沒見顧真人的隨行人員,不由有些詫異。
    等候在此處的一眾三清宗弟子也都在各自打聽真人下落,可誰也不知道真人去了哪。
    無奈之下,眾人隻能耐下性子繼續侯著。
    趙貞吉可能是見到熟人去打招呼了,見沒人管自己趙天林便四下隨意逛了逛。
    很快就被一塊巨碑吸引住。
    是光榮碑。
    碑上詳細記錄著顧真人的優秀事跡。
    大意是顧真人160年前出生在此地,8歲時就能熟讀經史,12歲參加縣裏大考一舉考中,從而步入宗門修行。
    後憑借過人天資被無尚宮錄取,畢業後分配在西北某省任知府,在任期間顧真人治民有方,深得百姓稱頌,後高升宗門丹藥殿執事直至出任功勳殿長老
    一共三百多字,看著平淡如水,但從顧真人12歲開始修行算起,這就是差不多150年了。
    150年才能修煉到築基大圓滿,可見修煉一途有多麽漫長,其中又有多少艱辛不為人知。
    心生羨慕同時,趙天林也不禁為自己捏了把汗,不知道自己何年何月才能達到顧真人這種境界。
    他知道自己可能不是什麽修煉天才。
    向遠處張望了下,發現眾修士還在耐心等侯,索性便進村想去顧真人的舊居瞻仰一下,順便多了解點顧真人的情報。
    村口圍了好多村民,要麽是官府組織歡迎顧真人回鄉的,要麽就是自發組織起來歡迎的。
    趙天林沒理會,偷偷從小路往村中摸去,結果走了沒半裏地卻發現前方坐在草地上的不是顧真人又是哪個?
    顧真人不是一個人坐在那,身邊還圍坐著一群村裏小孩,個個手中都拿著點心和糖果,顯然是顧真人給他們的。
    人群中有個小孩好奇問給他們糖吃的顧真人:“爺爺,你到底是誰啊,為什麽我們從來沒有見過你的?”
    “爺爺是誰?”
    顧真人臉上的笑容慢慢凝固起來,看著眼前一眾村裏後輩,不禁回想當年同他一起和泥巴放牛的小夥伴們。
    可惜無法修行的他們早已逝去,兒時的情誼也永遠消失在時間長河之中。
    村裏的孩子們不知道他是誰,大人們更不知他是誰。
    霎那間,真人心中一股說不出的酸痛。
    耳畔卻傳來一聲輕歎,繼而有人輕輕吟誦道:“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顧真人愣在那裏,這首詩不是他此刻最好的寫照麽,也深深戳中他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回頭看去,映入眼簾的是一臉身同感受的趙天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