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章 短劇
字數:3141 加入書籤
事業上,網站數據穩步回升,漫改項目順利推進。
生活裏,有愛人陪伴,有女兒懂事,還有這些溫暖的小插曲,湊成了最珍貴的日常。
時光如白駒之過隙。
四月的烏鎮總愛飄些毛毛雨,細密的雨絲像篩過的銀線,落在院角的臘梅葉上,暈出一層淡淡的綠,連青石板路都被浸得發亮,踩上去能聞到泥土混著青草的氣息。
蘇木剛把新到的《江南植物圖鑒》放進客廳的書架。
書脊上印著燙金的臘梅圖案,是特意托朋友從蘇州古籍書店買的。
就聽見院門外傳來汽車的鳴笛聲,短促又禮貌,不用看也知道是唐建導演到了。
他快步走到門口,果然看見唐建穿著件深色風衣,手裏提著個鼓囊囊的黑色公文包,身後跟著兩個年輕編劇,三人褲腳都沾了點泥點,顯然是冒雨趕來的。
“蘇老師,久等了!”唐建快步走進院子,目光掃過滿院的綠意,從抽芽的柳條到含苞的月季,最後落在院角的臘梅上。
“上次在電話裏聽你說烏鎮的春天好看,今天一見,才知道什麽叫煙雨江南,比鏡頭裏拍出來的還美。”
蘇木笑著遞過三條幹毛巾:“剛下過雨,路上不好走,先擦擦臉和手,崔姐在廚房煮了薑茶,加了紅糖,暖暖身子。”
說話間,徐佳瑩從廚房出來,手裏端著三個白瓷杯,薑茶的辛辣混著紅糖的甜,熱氣氤氳在杯口,很快驅散了幾人身上的寒氣。
唐建接過杯子,喝了一口,忍不住咂嘴:“這薑茶熬得夠味,比我家老婆子煮的還地道,驅寒又不辣嗓子。”
沒過多久,梁荷和《梅下花事》的作者李默也到了。
李默是個二十出頭的靦腆男生,戴著黑框眼鏡,額前的碎發有點亂,手裏緊緊攥著個文件夾,裏麵是打印好的劇本初稿,邊角都被捏得有些發皺。
“唐導,梁老師,蘇老師,”他把文件夾遞向唐建,聲音有點發緊,“這是我根據小說改的前兩集劇本,有些地方可能還不夠成熟,比如主角種臘梅的細節,我怕寫得不夠真實,您多指點。”
唐建接過文件夾,找了個石凳坐下,認真翻看起來,手裏還拿著支紅色水筆,時不時在劇本上圈點標記。
“這裏寫主角給臘梅澆了水,太籠統了,”
他指著其中一段,抬頭問李默,“你知道春天給臘梅澆水要注意什麽嗎?不能直接澆在花芯上,得沿著根部澆,而且要等土壤半幹的時候澆,不然容易爛根。”
李默連忙點頭,從口袋裏掏出小本子記下來,筆尖在紙上沙沙作響:“我回去就改,明天再跟蘇錦同學請教下,她懂這些。”
徐佳瑩趁機拉著梁荷進了廚房,商量中午的菜單:“早上從鎮上買了新鮮的春筍和鹹肉,準備做個醃篤鮮,再炒個油燜春筍,都是當季的菜,唐導他們第一次來烏鎮,得讓他們嚐嚐地道的江南味。”
梁荷看著案板上的馬蘭頭,笑著說:“再加點馬蘭頭拌香幹,用芝麻油拌,清爽解膩。對了,周慧剛才發消息說,她和邢夢潔也想過來看看,順便聊聊漢服聯動的事,正好一起熱鬧熱鬧。”
兩人正忙著摘菜,就聽見院門口傳來蘇錦的笑聲。
探頭一看,蘇錦正帶著沈亦舟走進來,沈亦舟穿著件熨得平整的淺藍色襯衫,頭發梳得整整齊齊,額前連碎發都沒敢亂翹,手裏提著個印著京大校徽的精致禮盒,裏麵裝著兩支鋼筆。
這是特意提前去京大文創店買的,準備送給唐建和李默當伴手禮。
他剛走進院子,目光掃過滿院的人,瞬間就緊張起來,手都不知道往哪放,連打招呼都帶著點顫音。
“唐導好,梁老師好,蘇老師好,徐阿姨好……我是蘇錦的同學,沈亦舟,今天……今天跟著來學習。”
說著,他把禮盒遞向唐建,手指都在輕輕發抖,生怕自己說錯話。
唐建被他這拘謹的模樣逗笑,接過禮盒打開看了看:“小夥子有心了,這鋼筆挺好看,正好用來改劇本。聽說你畫畫好?”
沈亦舟愣了愣,沒想到唐導會知道自己的事,連忙點頭:“我平時喜歡畫速寫,尤其是烏鎮的風景,臘梅、石橋、烏篷船都畫過,要是劇組需要場景概念圖,我……我可以幫忙提提意見,不要報酬的。”
蘇錦在旁邊偷偷拽了拽他的衣角,小聲說:“別著急表決心,先坐下喝杯茶,唐導又不吃人。”
沈亦舟這才反應過來自己太急切了,臉頰瞬間紅到耳根,連忙跟著蘇錦坐在旁邊的石凳上,雙手放在膝蓋上,像個等待老師提問的學生。
中午的飯菜很快上桌,醃篤鮮的香氣飄滿整個院子,乳白色的湯裏浮著嫩黃的春筍、粉紅的鹹肉和奶白的百葉結,光是看著就讓人胃口大開。
唐建率先夾了塊春筍,嚼了兩口,讚不絕口:“這春筍嫩得能掐出水來,一點都不澀,比城裏菜市場買的好吃多了,崔阿姨的手藝真是絕了。”
李默也跟著嚐了一口,眼睛亮了起來:“小說裏寫主角跟著奶奶做醃篤鮮的場景,我當時還沒什麽概念,就照著食譜寫的,現在嚐了才知道,原來這麽鮮,回去得把這段細節改得更具體點,比如春筍要切滾刀塊,鹹肉要提前泡去鹹味。”
飯桌上,唐建放下筷子,正式敲定了短劇的拍攝計劃:“取景地就定在烏鎮,主角家的院子不用搭景,直接用蘇老師家的,院子裏的臘梅、竹椅、甚至廚房的灶台都能用,這樣更有生活氣息。”
“河邊的石橋、鎮上的早市、巷尾的雜貨店也都拍進去,讓觀眾一看就覺得這就是江南的日常。”
他看向李默,語氣溫和了些:“你就當我的編劇助理,跟著我們一起改劇本、跑現場,有什麽不明白的隨時問,尤其是生活細節,多跟蘇老師、崔阿姨請教,別害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