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一章 雙方家長

字數:3056   加入書籤

A+A-


    張奶奶走後,尷尬的氣氛瞬間消散,徐佳瑩跟沈母聊起烏鎮的習俗。
    從臘月初八喝臘八粥到除夕守歲,沈母聽得入迷,時不時點頭。
    “原來烏鎮的年俗這麽有意思,明年我們也來烏鎮過年,跟你們一起包春卷、放河燈。”
    蘇錦則跟沈亦舟坐在旁邊,偶爾補充幾句,說起小時候跟著崔姝學做糖糕,把糖汁濺到衣服上的糗事,逗得沈母哈哈大笑。
    “錦兒真可愛,跟亦舟小時候一樣,他小時候學畫畫,把墨水弄到牆上,我還罵了他一頓。”
    沈亦舟臉頰微紅,連忙轉移話題:“爸,你不是想跟蘇叔叔聊聊木槿傳媒嗎?我爸對傳統文化特別感興趣,之前還跟我聊過,說現在很多企業不重視傳統元素,木槿能堅持用2D做漫改,還融入江南文化,特別難得。”
    沈父眼睛亮了,放下茶杯看向蘇木:“是啊,我之前看了《梅下貓語》的預告片,裏麵的場景、服飾都透著江南的韻味,尤其是主角穿的襦裙,上麵的臘梅繡得真精致,比那些粗製濫造的3D動漫強多了。木槿是怎麽想到在漫改裏融入這麽多傳統元素的?”
    蘇木放下茶杯,身體微微前傾,語氣裏滿是認真:“其實一開始也有爭議,秦海天團隊想做3D,說更符合市場潮流,但我覺得,梁荷的文裏滿是江南的煙火氣,主角在巷口買包子、在河邊喂貓的細節,隻有2D的筆觸才能畫出那種軟乎乎的質感,3D太精致,反而像隔著層玻璃。”
    他拿起手機,翻出蘇錦小時候的照片,照片裏的小姑娘抱著黑米,正在看《輕音少女》的DVD,屏幕上的2D角色笑得眉眼彎彎。
    “我女兒說,好故事像老茶,得用溫火慢慢煮。傳統元素就是這‘溫火’,比如漫改裏的臘梅,不僅是裝飾,還象征主角的堅韌,還有服飾,都是參考了烏鎮老照片裏的樣式,老匠人手工繡的紋樣,每一筆都有講究。”
    沈父聽得頻頻點頭,從公文包裏拿出一本筆記本,上麵記著他對傳統文化傳播的思考。
    “我特別讚同你的想法!現在很多年輕人對傳統文化不了解,就是因為缺少好的載體,漫改、漢服、傳統美食都是好辦法,木槿在這方麵做得真不錯,以後要是有機會,咱們可以合作,我在***門有不少資源,能幫你們推廣江南文化。”
    蘇木眼睛一亮,連忙說:“那太好了!我們正想做‘江南非遺’係列漫改,比如藍印花布、油紙傘、木梳製作,要是能有您的資源支持,肯定能讓更多人了解這些老手藝。”
    兩人越聊越投緣,從漫改聊到傳統手工藝的傳承,又聊到如何讓年輕人喜歡上傳統文化,徐佳瑩和沈母偶爾插幾句話,蘇錦和沈亦舟則坐在旁邊,看著長輩們相談甚歡,心裏的石頭終於落了地。
    崔姝從廚房出來,笑著說:“飯做好了!臘味合蒸、鬆鼠桂魚都上桌了,大家快嚐嚐,看看合不合口味。”
    眾人走進餐廳,餐桌上擺滿了菜,臘味合蒸冒著油光,鬆鼠桂魚澆上了琥珀色的醬汁,清蒸鱸魚上麵撒著蔥絲薑絲,還有桂花糖藕、炒時蔬,滿滿一桌子,透著團圓的熱鬧。
    “快坐,別客氣,就像在自己家一樣。”徐佳瑩給沈母夾了塊桂花糖藕,“這是崔姝做的,用的是咱們烏鎮的糯米,甜而不膩,你嚐嚐。”
    沈母咬了一口,藕片軟糯,糯米香甜,還帶著桂花的清香:“太好吃了!比我在飯店吃的還地道,你們烏鎮人真是心靈手巧。”
    沈父則夾了塊臘味,放進嘴裏慢慢嚼著:“這臘肉有股特別的香味,是用什麽醃的?”
    “用桂花酒醃的,陳叔家的秘方,每年冬天我們都要醃不少,既能炒菜,又能蒸著吃。”
    蘇木給沈父倒了杯白酒,“這是楊大爺送的桂花酒,度數不高,你嚐嚐。”
    沈父接過酒杯,喝了一口,桂花的甜香混著酒香在嘴裏散開:“好酒!比我平時喝的白酒還順口,你們烏鎮真是個好地方,有美食有文化,還有這麽熱情的街坊。”
    席間,沈母拉著徐佳瑩的手,輕聲說:“佳瑩,真羨慕你,能在這麽美的地方生活,還把錦兒教得這麽懂事。以後錦兒和亦舟結婚了,咱們就是一家人,常來常往。”
    徐佳瑩笑著點頭:“是啊,以後咱們多走動,夏天你們來烏鎮,我帶你們去采蓮蓬、摘菱角,冬天來,咱們一起守歲、放煙花。”
    蘇錦和沈亦舟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裏看到了笑意。
    初見的局促早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家人般的溫暖,這大概就是最好的見麵場景,沒有刻意的客套,隻有真誠的交流。
    雨不知何時停了,陽光透過窗戶灑在餐桌上,給每道菜都鍍上了一層暖光。
    沈父和蘇木還在聊木槿傳媒的未來規劃,沈母和徐佳瑩則說起了蘇錦和沈亦舟的小時候,笑聲在餐廳裏回蕩,與窗外偶爾傳來的烏篷船搖櫓聲、臘梅的甜香混在一起,構成了一幅最溫馨的畫麵。
    蘇錦心裏忽然明白,見家長不是一場“考核”,而是兩個家庭的靠近,是用真誠與溫暖,把彼此的生活慢慢織在一起。
    就像“錦繡莊”的真絲披肩,每一針每一線,都藏著對未來的期許,柔軟又堅定。
    次日清晨,烏鎮的細雨還沒停,細密的雨絲像篩過的銀線,輕輕落在青石板上,濺起細碎的水花。
    沈母推開客房窗戶,看著院角被雨打濕的臘梅,忍不住感歎:“這雨下得真溫柔,把臘梅襯得更精神了。”
    沈父也湊過來,手裏拿著昨晚蘇木送的《烏鎮風物誌》:“我看書上說,西柵的河道特別美,雨天坐烏篷船更有意境,咱們今天去體驗體驗?”
    蘇錦和沈亦舟剛端著早餐過來,聽到這話,立刻笑著回應:“我們早就安排好了!跟船娘約了九點,咱們吃完早飯就去,船上還能看兩岸的老宅子,特別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