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四章 傳承

字數:3318   加入書籤

A+A-


    她輕輕撫摸著手中的繡繃,上麵那朵未繡完的小花,針腳雖然稚嫩,卻承載著新的希望。
    “對了,”徐佳瑩突然想起什麽,抬頭看向蘇木,“李奶奶說,蘇繡的絲線要選真絲的,才能保存得久。咱們回烏鎮後,要不要去周慧的漢服店看看?她認識不少做傳統麵料的商家,說不定能找到合適的絲線。”
    蘇木笑著點頭:“好啊,正好可以跟周慧聊聊,看看能不能把蘇繡元素融入漢服設計裏。上次《老院舊事》漫改的漢服周邊反響很好,要是加上蘇繡紋樣,肯定更受歡迎。”
    他頓了頓,又補充道,“還可以邀請李奶奶擔任顧問,指導咱們設計,這樣既傳播了蘇繡文化,又能提升產品的品質。”
    兩人越聊越投機,從蘇繡與漢服的結合,聊到木槿未來的文創方向,從烏鎮的民俗活動,聊到錦兒暑假的研學計劃。
    月光漸漸西斜,台燈的暖光籠罩著兩人,房間裏滿是溫馨的氛圍。
    徐佳瑩打了個哈欠,靠在蘇木肩上,聲音帶著幾分困倦:“時間不早了,咱們早點休息吧,明天還要陪姨婆去平江路逛逛。”
    蘇木輕輕點頭,幫她把繡品和筆記本收好,又替她蓋好被子。
    他坐在床邊,看著徐佳瑩熟睡的臉龐,嘴角帶著溫柔的笑意。
    他拿起手機,給秦玉明發了條信息,簡單說了蘇繡與文創結合的想法,秦玉明很快回複,說等他們回去就開會討論,還特意叮囑要好好陪伴姨婆,工作上的事不用著急。
    第二天清晨,徐佳瑩被院中的鳥鳴聲叫醒。她推開窗戶,看到姨婆正在石榴樹下澆花,蘇木則在海棠樹下擺茶具,陽光灑在兩人身上,構成一幅溫馨的畫麵。
    “醒啦?”姨婆看到她,笑著揮手,“快下來吃早飯,我做了你愛吃的糖粥和蟹黃湯包。”
    早飯過後,三人沿著小巷往平江路走去。
    清晨的平江路,人還不多,青石板路上帶著淡淡的水汽,兩旁的店鋪剛剛開門,飄出陣陣香氣。
    有賣蘇式糕點的,有賣傳統手工藝品的,還有賣評彈CD的,每一家店鋪都透著江南的韻味。
    姨婆拉著徐佳瑩的手,走進一家老字號的蘇繡店。店裏的繡品琳琅滿目,有繡著花鳥的手帕,有繡著山水的屏風,還有繡著人物的擺件。
    店主看到姨婆,熱情地打招呼:“張阿婆,好久沒來啦。”
    “帶外甥女來看看,”姨婆笑著說,“她剛跟著李繡娘學蘇繡,給她選些絲線和繡繃。”
    店主聞言,拿出最好的真絲絲線,耐心地給徐佳瑩介紹顏色和粗細,還教她如何辨別絲線的好壞。
    蘇木則在一旁看著,偶爾幫著挑選,還拿出手機,拍下喜歡的蘇繡紋樣,想著回去後可以融入漫改的設計裏。
    徐佳瑩選了幾束常用的絲線和兩個繡繃,店主還特意送了她一本蘇繡圖案集,說是給她參考。
    離開蘇繡店,三人繼續往前走,來到一家評彈茶館。
    茶館裏已經坐了不少人,台上的評彈藝人正彈著琵琶,唱著《白蛇傳》的選段,軟糯的吳儂軟語,伴著悠揚的琵琶聲,讓人沉醉。
    姨婆拉著他們坐下,點了一壺碧螺春和幾碟茶點,笑著說:“咱們聽會兒評彈,歇一歇。”
    徐佳瑩靠在蘇木肩上,聽著評彈,看著窗外的平江路漸漸熱鬧起來,心裏滿是愜意。
    評彈茶館的琵琶聲還縈繞在耳畔,徐佳瑩跟著姨婆和蘇木走出茶館時,平江路的陽光已漸漸西斜。
    青石板路上的行人多了起來,有提著竹籃買完菜的街坊,有舉著相機拍照的遊客,還有推著小車賣糖粥的商販,軟糯的吆喝聲混著吳儂軟語,勾勒出江南午後的煙火氣。
    “前麵巷子裏有個老木匠鋪,”姨婆忽然開口,“當年你外婆的嫁妝木箱,就是在那兒打的。現在老木匠不在了,他兒子還守著鋪子,咱們去看看,順便給你挑個裝蘇繡線的木盒。”
    徐佳瑩眼睛一亮,連忙點頭。
    外婆對她來說,是隻存在於母親和姨婆講述中的模糊身影,能去與外婆有關的地方,仿佛能離那段未曾參與的時光更近一些。
    老木匠鋪藏在巷尾,門麵不大,門口掛著“張記木作”的木牌,風吹過,木牌輕輕晃動,發出“吱呀”的聲響。
    鋪子裏擺滿了各種木製器具,有雕花的木梳,有精致的首飾盒,還有未完工的木桶,空氣中彌漫著鬆木的清香。
    店主是個四十多歲的男人,看到姨婆,立刻放下手中的刨子,笑著迎上來:“張阿婆,您可是稀客,快進來坐。”
    “給我外甥女挑個裝繡線的木盒,”姨婆指著徐佳瑩,“要結實點的,最好是鬆木的,能存住繡線的香味。”
    店主點點頭,從裏屋拿出幾個木盒,有方形的,有圓形的,都帶著天然的木紋。
    徐佳瑩拿起一個長方形的木盒,盒蓋邊緣雕著簡單的蘭草紋樣,手感溫潤,正是她喜歡的樣式。
    “這是用老鬆木做的,”店主解釋道,“木料放了十年,不容易變形,還能防潮。您要是喜歡,我再給您刻上名字。”
    蘇木接過木盒,仔細看了看,對徐佳瑩說:“這個好,大小正好能裝下你的繡線和繡繃,刻上‘佳瑩繡藏’,既實用又有意義。”
    徐佳瑩笑著點頭,看著店主拿起刻刀,在盒蓋內側細細雕刻,筆尖劃過木頭的聲音,與窗外的蟬鳴交織在一起。
    離開木匠鋪時,天色已近黃昏。
    姨婆牽著徐佳瑩的手,忽然說道:“家裏閣樓還有個舊木箱,是你外婆當年的陪嫁,一直沒舍得扔。裏麵放著你外婆的一些東西,你要不要看看?”
    徐佳瑩心裏一緊,連忙點頭,聲音帶著一絲期待:“想,當然想。”
    回到姨婆家,姨婆搬來梯子,顫巍巍地爬上閣樓。
    蘇木連忙上前扶著梯子,叮囑道:“姨婆您慢著點,小心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