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九章 修複
字數:3472 加入書籤
蘇木找到姨婆,詢問修複古籍的方法。
姨婆聽了,笑著說:“修複舊書要用古老的糨糊製法,用麵粉和水,加一點明礬,慢慢熬煮。這樣做出來的糨糊,粘性適中,還能防蟲。我年輕時,你外公就是用這個方法修複舊書的。”
她一邊說,一邊帶著蘇木來到廚房,從櫥櫃裏拿出一袋麵粉,還有一小塊明礬。
“先把麵粉倒進碗裏,加適量的水,攪拌成沒有顆粒的麵漿,”姨婆示範著,“然後把明礬敲碎,放進麵漿裏,繼續攪拌均勻。”蘇木認真地看著,不時點頭。
“接下來,就要用小火慢慢熬煮了,”姨婆把碗放在爐灶上,“熬的時候要不停攪拌,不然會糊底。等到麵漿變得粘稠,顏色呈淡黃色,就好了。”
蘇木接過姨婆手裏的勺子,按照她的叮囑,慢慢攪拌著麵漿。火焰很小,鍋裏的麵漿漸漸冒泡,散發出淡淡的麥香。
大約半個時辰後,糨糊終於熬好了,呈淡黃色,質地粘稠。
姨婆看著蘇木熬好的糨糊,用勺子舀了一點,輕輕攪動了一下,點點頭:“不錯,火候正好,稠度也合適,這樣的糨糊用來修複舊書最合適。”
她又從抽屜裏拿出一把小刷子,幾根細針,還有一塊幹淨的棉布,“這些都是修複舊書要用的工具,你拿去用。”
回到書房,蘇木將修複工具一一擺放在書桌上,開始細心地修複評彈詞話。
他先將脫落的書頁輕輕展開,放在平整的桌麵上,用小刷子蘸取少量糨糊,均勻地塗抹在書頁的邊緣,動作輕柔,生怕弄破脆弱的紙頁。
然後,他小心翼翼地將書頁與書脊粘合在一起,用手指輕輕按壓,確保粘合牢固。
對於書脊開裂的地方,他先用細針將鬆散的紙纖維整理好,再塗抹糨糊,然後用棉布包裹住書脊,用重物壓平。
他的動作輕柔而專注,仿佛在嗬護一件珍貴的藝術品。
陽光透過窗戶,灑在他的身上,給他鍍上了一層暖金色,書房裏安靜極了,隻有評彈的聲音和他輕輕翻動書頁的聲響。
姨婆端著一杯茶走進書房,看到蘇木專注的樣子,眼裏滿是讚許。
她沒有打擾,悄悄退了出去,對正在院子裏擇菜的徐佳瑩感歎:“這個男人,心裏有靜氣。現在的年輕人,大多浮躁,很少有能像他這樣,靜下心來做一件事的。你看他修複舊書,一點都不著急,每一個步驟都做得那麽仔細,就像你外公當年一樣。”
徐佳瑩抬頭看向書房的方向,嘴角露出溫柔的笑容。
蘇木就是這樣,無論做什麽事,都能沉下心來,認真對待。
無論是修複古籍,還是打理木槿,亦或是照顧她和錦兒,他都能做得很好。
傍晚時分,蘇木終於將幾本評彈詞話修複好了。
他將修複好的書整齊地擺放在書桌上,仔細檢查了一遍,確認沒有問題後,才拿著書去找姨婆。
姨婆正在院子裏喂雞,看到蘇木過來,放下手中的食盆,接過書,翻看了幾頁。
“修得真好,跟新的一樣,”姨婆笑著說,“你看這書脊,一點都看不出開裂過;還有這脫落的書頁,粘合得也很平整。以後我聽評彈詞話,就靠它們了。”
她把書抱在懷裏,像寶貝一樣,“晚上帶你去書場聽評彈,讓你也感受感受蘇州的韻味。”
晚飯過後,姨婆換上一件深藍色的斜襟衫,梳了梳頭發,帶著蘇木和徐佳瑩去書場聽評彈。
書場位於山塘街附近,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築,門口掛著紅燈籠,上麵寫著“姑蘇書場”四個大字,字體娟秀,透著雅致。
走進書場,裏麵已經坐滿了聽眾,大多是老年人,也有少數年輕人。
空氣中彌漫著茶水的清香和瓜子的味道,聽眾們三三兩兩地坐在一起,低聲交談著,等待著表演開始。
舞台中央擺放著兩張桌子,上麵放著琵琶、三弦等樂器,還有一個醒木。
三人找了個靠前的位置坐下,服務員很快端來一壺碧螺春和一盤瓜子。
姨婆一邊喝茶,一邊給徐佳瑩和蘇木介紹:“今天表演的是蘇州評彈名家,他們唱的《寶玉夜探》,可是經典曲目,我年輕的時候就愛聽。”
不一會兒,燈光暗了下來,兩位評彈藝人走上舞台。
一位女子穿著素雅的旗袍,手裏抱著琵琶,一位男子穿著長衫,拿著三弦。
他們走到桌子後麵坐下,調試好樂器後,男子拿起醒木,“啪”的一聲拍在桌子上,表演正式開始。
吳儂軟語緩緩流淌,女子的聲音婉轉悠揚,男子的聲音醇厚低沉,兩人配合默契。
三弦和琵琶的聲音叮咚悅耳,時而歡快,時而悲傷,將聽眾帶入了故事的情境之中。
雖然蘇木不完全懂詞意,卻被那優美的韻律深深吸引,沉浸其中。
他看著舞台上的藝人,看著周圍專注的聽眾,感受著這份獨屬於蘇州的文化韻味。
徐佳瑩則聽得格外認真,她小時候跟著母親聽過幾次評彈,對《紅樓夢》的故事也很熟悉。
每當藝人唱到精彩之處,她都會輕輕點頭。
她偶爾會輕聲給蘇木解釋幾句詞意,告訴他這段唱的是寶玉擔心黛玉的病情,深夜去瀟湘館探望。
評彈表演的《寶玉夜探》,講述的是黛玉生病,寶玉心中擔憂,不顧夜色已晚,悄悄來到瀟湘館。
看到黛玉憔悴的模樣,寶玉心疼不已,兩人互訴衷腸。
藝人的表演聲情並茂,將寶玉的擔憂、黛玉的柔弱,還有兩人之間深厚的情感演繹得淋漓盡致。
台下的聽眾不時鼓掌,還有人跟著輕輕哼唱。
表演結束後,聽眾們紛紛鼓掌,久久不息。藝人鞠躬致謝後,才走下舞台。
散場時,夜色已經降臨,山塘街的紅燈籠都亮了起來,暖黃的燈光映在河麵上,波光粼粼,格外美麗。
河麵上,幾艘烏篷船緩緩駛過,船夫的歌聲在夜色中回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