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八章 找門麵
字數:3151 加入書籤
                    演出結束後,眾人走出茶館,夜色已經降臨。
    平江路上的燈籠都亮了起來,暖黃的燈光映在河麵上,波光粼粼,像撒了一把碎金子。
    “評彈太好聽了,下次來蘇州,我一定要學幾句簡單的唱詞,跟著藝人一起唱。”王麗意猶未盡地說,還在小聲哼著剛才的曲調。
    邢夢潔笑著說:“我覺得可以把評彈和寵物文創結合起來,比如做一個會播放評彈的寵物窩,裏麵裝個小音箱,讓寵物也感受一下蘇州的文化,肯定很有創意。”
    回到小院時,姨婆已經準備好夜宵,是剛煮好的桂花糖粥。
    粥裏放了蘇州西山的新米,熬得軟爛黏稠,還加了桂花糖和藕粉,甜香濃鬱。
    眾人坐在石桌旁,喝著甜香的糖粥,聊著今天的經曆,氣氛溫馨又熱鬧。
    “今天的團圓飯太好吃了,下次咱們再組織一次,每人學一道新菜,比如我學做蘇式月餅,王麗學做鬆鼠鱖魚,夢潔學做清炒蝦仁。”邢夢潔提議道,眼睛裏滿是期待。
    王麗立刻附和:“這個主意好!下次咱們可以搞一個‘傳統手藝體驗日’,邀請鄰居和朋友來,一起學蘇繡、製香、做蘇式點心,再請今天的評彈藝人來表演,讓大家既能吃到美食,又能體驗傳統手藝,還能欣賞評彈,肯定特別熱鬧。”
    徐佳瑩和蘇木也紛紛點頭,開始討論體驗日的具體細節,從時間、地點到流程、邀請的嘉賓,每一個環節都仔細規劃。
    徐佳瑩看著眼前的眾人,心中滿是溫暖。
    從最初一個人來到蘇州,陪伴姨婆,到後來學習蘇繡、緙絲、製香,開設“江南匠心坊”,再到如今身邊聚集了這麽多誌同道合的朋友。
    有帶來投資和資源的王麗,有帶來新靈感的邢夢潔,有堅守手藝的沈師傅、趙姨,有熱愛創作的江源、林曉雨,還有遠方支持的蘇錦。
    他們因為對傳統工藝的熱愛聚在一起,一起學習,一起探索,一起成長,將一個個看似不切實際的想法,慢慢變成觸手可及的現實。
    月光漸漸爬上海棠樹梢,照亮了小院裏的每一個角落。
    呆膠布和阿二依偎在桌下,打著輕輕的鼾聲,尾巴偶爾輕輕搖晃。
    遠處的評彈聲還在隱約回蕩,吳儂軟語的韻味與小院裏的歡聲笑語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充滿煙火氣與文化氣息的江南畫卷。
    徐佳瑩拿起手中的桂花糖粥,輕輕抿了一口,甜香在口中散開,溫暖了整個心房。
    她知道,這段在蘇州的時光,將會成為她一生中最珍貴的回憶。
    而這幅充滿生機與希望的畫卷,還在不斷展開新的篇章,等待著他們去探索更多關於傳統、關於友情、關於夢想的美好,去書寫更多屬於他們的江南故事。
    第七百七十三章 巧思構新境 尋蹤探古宅
    月光漫過海棠樹梢,將石桌上的桂花糖粥暈染出暖金色光暈,瓷勺攪動時,米粒與桂花的甜香在空氣中緩緩散開。
    徐佳瑩剛抿了一口粥,王麗忽然“啪”地放下碗,眼中閃著興奮的光,連聲音都比平時高了幾分。
    “我有個瘋狂又絕妙的想法!咱們在蘇州開一個‘傳統工藝現代生活空間’吧!不是單純的工作室,也不是普通的咖啡館,把蘇繡、緙絲、製香這些老手藝,和精品咖啡、文創零售、寵物互動區完全融合。”
    “年輕人可以帶著寵物來喝咖啡,順手體驗繡個小香囊,遊客能在買文創的同時,看沈師傅現場織緙絲,甚至可以搞‘工藝主題下午茶’,點心做成定勝糕、玫瑰酥的樣子,餐具用繡著蘭草紋的粗瓷碗。這樣既有人氣,又能真正讓傳統工藝融入日常生活,肯定能火!”
    這番話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瞬間激起層層漣漪。邢夢潔抱著呆膠布,立刻坐直身子:“這個主意太妙了!我舉雙手讚成!寵物區我包了——可以和林姐合作,推出‘中草藥寵物護理套餐’,客人給寵物做護理時,還能親手繡個緙絲項圈,再配個裝著安神香丸的小香囊,一套下來又實用又有紀念意義。”
    蘇木也放下手中的粥碗,認真思考起來:“場地改造我熟,之前‘江南匠心坊’的裝修就是我盯的。這種老建築改造要注意兩點,一是保留原有結構,比如雕花窗欞、木質地板,這些是靈魂。”
    “二是加裝現代設施,比如隱藏式空調、防滑地磚,保證舒適和安全。我可以畫個初步的改造草圖,把功能區劃分清楚。”
    徐佳瑩更是眼睛發亮,手指無意識地在速寫本上畫著線條:“我來負責空間設計和軟裝!窗簾用蘇繡做,選淺青色的真絲麵料,繡上水波紋和蘭草,桌布用沈師傅織的緙絲邊角料拚接,既有特色又不浪費。”
    “牆麵掛江源的《江南工藝十二時辰》畫作,再裝幾個玻璃展櫃,放趙姨的老香方、李奶奶的點心模具。連服務員的服裝都能設計成改良漢服,領口繡小雛菊,方便幹活又有韻味。”
    姨婆坐在藤椅上,看著年輕人熱烈討論的樣子,臉上滿是欣慰的笑容:“你們這想法好啊!以前蘇州的‘繡坊’‘香鋪’都是開在街邊,又能做生意又能傳手藝,你們這是把老傳統玩出了新花樣。”
    “外婆支持你們,要是需要找老物件裝飾,我認識巷子裏的張木匠,他家裏藏著不少老木頭、老銅環,能給你們的空間添點‘古味’。”
    第二天一早,天剛亮透,眾人就拿著王麗打印的蘇州老城區地圖,集合出發。
    地圖上用紅、藍、黃三種顏色標注了重點區域。
    紅色是平江路周邊,老建築密集,遊客流量大,藍色是十全街沿線,文藝店鋪多,年輕人聚集。
    黃色是雙塔市集附近,生活氣息濃,周邊居民多。
    “咱們今天先從平江路開始,這裏老宅子多,說不定能淘到寶。”王麗背著相機,還特意帶了個筆記本,準備記錄每處場地的優缺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