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八章 施工
字數:3167 加入書籤
“蘇總,您來啦。”施工隊隊長張師傅迎上來,遞過一份施工進度表,“按照計劃,今天先拆受損的窗欞,清理後院的雜物,明天開始鋪地板、刷牆麵,您看看有沒有需要調整的。”
蘇木接過進度表,指著後院的位置:“後院的老井要保護好,周圍用木板圍起來,別讓材料砸到;還有前院的桂花樹,澆水的時候注意點,別把水泥弄到根部。”
“放心,我們都注意到了。”張師傅笑著說,“昨天陳設計師特意跟我們強調過,老物件、老植物都要重點保護,我們準備了專門的防護墊。”
八點整,徐佳瑩、周慧帶著設計團隊也趕到了。
林杉拿著相機,開始拍攝施工隊進場的畫麵,打算做成“古藝新境施工日記”係列短視頻。
陳曦則拿著圖紙,和張師傅一起核對每個區域的施工細節,張萌蹲在地上,挑選著手工磚的紋路,想找出最貼合老宅風格的排列方式。
“佳瑩,你看這塊磚的紋路,像不像水波紋?”張萌舉起一塊淺灰色的手工磚,磚麵上自然形成的紋路蜿蜒曲折。
“鋪在咖啡區的地麵,正好呼應緙絲麵料上的水紋圖案,特別有層次感。”
徐佳瑩湊近看了看,點頭讚同:“就用這種,按照‘S’形排列,從門口延伸到吧台,像一條小河穿過空間,既有流動感,又能引導客人的動線。”
蘇木則在一旁盯著工人卸載老杉木吧台料,每一根木料他都仔細檢查,用手撫摸木材的紋理,確認是真正的老杉木。
“這根木料不錯,紋理直,沒有結疤,做吧台的台麵最合適。”他指著一根粗壯的木料對張師傅說,“台麵要保留木材的原始紋理,隻做簡單的打磨和上蠟,別塗太厚的油漆,破壞老木頭的質感。”
忙碌間,王麗和邢夢潔也帶著早餐趕來了。
李奶奶做的定勝糕、巷口早餐攤的豆漿油條,分給施工隊和眾人。
“大家先吃點東西,歇一歇。”王麗把早餐遞到工人手中,“辛苦你們了,咱們一起把‘古藝新境’建得漂漂亮亮的。”
吃早餐時,蘇木的手機又響了,是李默發來的微信,附帶一份文創合作合同的電子版。
他快速點開,仔細閱讀條款,合作期限、供貨數量、付款方式都寫得清晰明確,沒有問題。
“我現在線上簽了,你讓法務再審核一遍,沒問題就發給合作商。”蘇木回複完微信,抬頭看到徐佳瑩正拿著手機拍攝施工隊吃早餐的畫麵,鏡頭裏,工人們捧著定勝糕,臉上帶著樸實的笑容。
“拍這個幹什麽?”蘇木走過去問。
徐佳瑩笑著說:“做施工日記啊,記錄下每一個為‘古藝新境’努力的人,以後放在空間的牆上,既是紀念,也能讓客人感受到這裏的溫度。”
上午十點,杭州分公司的視頻會議準時響起。
蘇木走到院子角落,接通會議。
江源正在匯報紀錄片的剪輯進度,李默補充文創合作的細節,秦玉明則反饋了瀾清寵物的線上谘詢情況。
“蘇總,有客戶問聯名款的緙絲項圈能不能定製寵物名字,我們要不要開通定製服務?”秦玉明問。
蘇木看向正在和張萌討論文創產品包裝的邢夢潔,用口型問“定製可行嗎”,邢夢潔點頭比了個“OK”的手勢。
“可以開通定製服務,”蘇木對著屏幕說,“讓客戶提供寵物名字,我們交給徐佳瑩那邊,用蘇繡繡在項圈內側,加收20元定製費,具體流程讓李默和邢夢潔對接。”
會議結束後,蘇木剛掛掉電話,就看到沈師傅背著織機零件走進來:“聽說今天開工,我來看看緙絲體驗區的織機擺放位置。”
他跟著陳曦走進中院的2號廂房,用腳步丈量空間:“織機放在靠窗的位置,光線好,客人操作起來方便;旁邊留一米寬的通道,我和徒弟指導的時候也有地方站;牆上可以釘幾個木架,放梭子、絲線這些工具,伸手就能拿到。”
蘇木連忙拿出手機,對著廂房的布局拍了張照片,發給杭州的設計團隊:“把沈師傅說的木架尺寸加進施工圖裏,高度1.2米,寬度30厘米,用和吧台一樣的老杉木製作。”
中午,眾人在巷口的小飯館簡單吃了午飯。
席間,王麗拿出手機,翻出“古藝新境”的預約小程序數據:“你們看,預約人數已經到300多了,很多人留言說等開業了要帶家人來體驗。”
周慧笑著說:“等施工到一半,我們可以搞個‘探班直播’,讓網友看看空間的建設過程,再抽幾個名額送開業體驗券,增加熱度。”
下午,施工隊開始拆除受損的窗欞。
老工匠張師傅帶著兩個徒弟,小心翼翼地用撬棍拆下變形的窗欞,每一塊木料都編號收好:“這些老木料別扔,能修複的修複,不能修複的可以做小擺件,比如香插、書簽,不浪費。”
徐佳瑩蹲在一旁,用相機拍下拆窗欞的過程,鏡頭裏,陽光透過拆空的窗框,在地上投下長方形的光斑,像一幅流動的畫。
“蘇木,杭州那邊發了個文件,需要你審批。”李默的微信突然發來,附帶一個壓縮包。
蘇木打開一看,是瀾清寵物聯名產品的宣傳海報設計稿,上麵印著緙絲項圈和中草藥香囊的圖片,配文“古藝新境聯名款,讓寵物也穿‘非遺’”。
他仔細看了看,覺得海報的色調有點亮,和傳統工藝的調性不太搭,於是回複:“色調調暗一點,用米白、淺青為主色,字體換成楷書,更貼合傳統主題,修改完發我再審核。”
處理完文件,蘇木轉頭看到徐佳瑩正和沈師傅討論緙絲桌布的紋樣。
“桌布的尺寸是1.8米×1.2米,紋樣用‘水紋蘭草’,簡化一點,別太複雜,不然織起來費時間。”沈師傅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