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七章 我的太太,不用你送
字數:3019 加入書籤
徐佳瑩剛想開口拒絕,蘇木已經自然地走上前,伸出手臂輕輕攬住她的腰,動作溫柔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目光看向陸景年,禮貌,疏離。
“多謝陸先生好意,不勞費心。我們習慣一起散步回去,鈕家巷離這裏不遠,正好欣賞一下蘇州傍晚的景致,您的問題,若不著急,我們改日在工作室詳談。”
他的手臂微微用力,將徐佳瑩往自己身邊帶了帶,兩人的距離瞬間拉近,空氣中彌漫著彼此熟悉的氣息,那是歲月沉澱後的默契與安心。
陸景年眼中的光芒微微一滯,隨即恢複溫和的笑容,點點頭:“既然如此,那我就不打擾了。改日我再登門拜訪,向二位請教。”
“客氣了。”蘇木微微頷首,沒有再多言,攬著徐佳瑩轉身走向巷口。
走出博物館,晚風帶著淡淡的桂花香吹來,拂動著徐佳瑩的旗袍裙擺。
蘇木沒有鬆開攬著她腰的手,反而握得更緊了些,另一隻手自然地牽起她的手,指尖傳來比平時更用力的觸感,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珍視與占有。
“剛才陸先生的邀約,倒是挺會找借口。”蘇木的聲音低沉,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醋意,卻更多的是溫柔的在意。
徐佳瑩笑著側頭看他,月光灑在他的臉上,勾勒出柔和的輪廓:“他倒是體麵,隻是這份體麵裏,藏著不易察覺的試探。不過你剛才那句‘我們習慣一起散步回去’,倒是說得恰到好處。”
“那是,我的太太,自然要我親自送回家。”蘇木低頭看向她,眼神深邃溫柔,指尖輕輕摩挲著她的手背,“陸先生是個聰明人,應該能明白我的意思。”
兩人沿著平江路慢慢走著,青石板路被夕陽曬得溫熱,腳下偶爾傳來輕微的“咯吱”聲,與遠處傳來的評彈聲交織在一起,溫柔而愜意。
路邊的茶館裏,客人正悠閑地喝著茶,聊著天,空氣中彌漫著碧螺春的清香和點心的甜香;巷口的小販推著小車,吆喝著“桂花糖藕——”,聲音悠長,帶著濃濃的煙火氣。
“其實陸先生的建築項目,若能真正融入蘇州傳統元素,倒是一件好事。”徐佳瑩輕聲說,目光落在路邊老宅的窗格上,“隻是他對傳統工藝的興趣,似乎更多地集中在‘用’,而非‘傳’,少了幾分手藝人的匠心與堅守。”
“他是建築師,注重的是設計與實用,與我們的初心不同。”蘇木握緊她的手,“我們做‘蘇州記憶’,是想讓傳統工藝活起來,不僅是被使用,更是被傳承,被熱愛,這需要的是長久的堅守,而非一時的靈感。”
兩人並肩走著,身影被夕陽拉得很長,緊緊依偎在一起。
路過姨婆小院所在的巷口時,徐佳瑩抬頭看向蘇木:“要不要進去看看姨婆?她前兩天還念叨你,說你好久沒陪她下棋了。”
“好啊,”蘇木笑著點頭,牽著她的手走進巷弄,“正好把陸先生送的那本《蘇州園林紋樣圖譜》帶給姨婆看看,她年輕時在園林裏做過繡娘,對這些紋樣肯定很熟悉。”
姨婆正在院子裏修剪桂花樹枝,看到他們進來,臉上立刻露出笑容:“你們可算來了,我正念叨你們呢。”
她放下剪刀,目光落在兩人緊握的手上,笑著打趣,“今天怎麽這麽親熱,手一直牽著。”
徐佳瑩臉頰微紅,輕輕掙脫蘇木的手,走上前幫姨婆整理工具:“姨婆,我們路上散步回來,順手過來看看您。對了,給您帶了一本寶貝。”
她轉身從包裏拿出那本《蘇州園林紋樣圖譜》,遞給姨婆。
姨婆接過圖譜,戴上老花鏡,小心翼翼地翻開,眼中瞬間閃過驚喜:“這可是好東西啊!我年輕時在拙政園做繡娘,就繡過很多這樣的紋樣,沒想到現在還能看到這麽完整的圖譜。”
她手指輕輕拂過泛黃的紙張,“你看這個‘海棠窗格紋’,當年我繡了整整一個月才繡好,現在還記得針法呢。”
蘇木笑著走上前:“姨婆,您要是喜歡,這本圖譜就留在您這兒,正好您可以對照著教學員們刺繡,也算是物盡其用。”
“那太好了!”姨婆笑得合不攏嘴,連忙把圖譜放進屋裏的書架上,小心翼翼地收好,“我明天就拿給學員們看看,讓他們也學學這些老紋樣,不能讓這些好東西失傳了。”
三人坐在庭院的石桌旁,姨婆泡了一壺碧螺春,茶香嫋嫋。
徐佳瑩把陸景年的事情簡單說了說,語氣輕鬆,像是在講述一件普通的工作往來。
姨婆聽完,輕輕抿了一口茶,眼神溫和帶著幾分通透:“這位陸先生看著是個溫文爾雅的人,隻是待人接物太過得體,反而讓人覺得有距離。佳瑩,你做得對,不管對方是什麽心思,守住自己的本心,明確自己的歸屬,就不會出問題。蘇木是個靠譜的孩子,你們倆這麽多年的感情,可不是外人能輕易動搖的。”
“姨婆放心,我們知道分寸。”蘇木握住徐佳瑩的手,眼神堅定,“我和佳瑩一路走來,經曆了太多,彼此早已是對方生命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會因為外人的出現就改變。”
徐佳瑩點點頭,靠在蘇木的肩上,心中滿是安穩。
她知道,無論遇到多少溫雅的試探、體麵的追求,她的心始終有歸屬,那份歸屬,在蘇木的掌心,在“蘇州記憶”的匠心,在烏鎮的煙火,在江南的歲月裏,堅不可摧。
接下來的幾天,陸景年果然沒有再提出單獨邀約,隻是偶爾會通過微信谘詢一些專業問題,語氣依舊謙遜得體。
他偶爾會來工作室,每次都會提前預約,並且明確表示“想向蘇先生和徐小姐一同請教”。
每次他到來,蘇木都會全程陪同,兩人默契地應對著他的谘詢,既展現了專業素養,也始終保持著清晰的邊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