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8章 被人遺忘的婆羅洲

字數:4694   加入書籤

A+A-




    第(1/3)頁
    
    
    
    book chapter list
    
     其實不僅是老美對婆羅洲等地不感興趣,此時的英軍也是如此。
    因為美軍現在還在西南太平洋和南太平洋跟日軍耗著。
    而英軍重心在歐洲戰場和北非戰場,東南亞戰場這邊最多關心緬甸和馬來半島。
    加上婆羅洲人少、戰略位置也不是那麽重要,所以這個地方被美英雙方都給遺忘了。
    也就南華聯合會還在一直經營著這裏。
    其實日軍對這裏也不是很重視。
    本來組建了一個獨立混成旅團,但兵力一直不滿編,比之前的兩個獨立守備步兵大隊的兵力多不了多少。
    這樣的兵力就隻能讓日軍守住一些重要的城市,而不是大規模進攻。
    進攻過幾次,但都失敗了,最後也就作罷。
    在砂拉越、西婆羅洲,一直都是維持著日軍占領幾個大城市、婆羅洲抗日義勇軍占據著廣大的中小城市和農村。
    不過在沙巴這邊,情況卻是不同。
    因為日軍在這裏跟當地的遊擊隊,打的那叫一個有來有回。
    而這裏的遊擊隊,也不止一支。
    南華聯合會在婆羅洲並沒有以這個名義公開活動,而是借婆羅洲抗日根據地軍政管理委員會活動。
    別看名字是以整個婆羅洲命名,實際上控製的地方是原本的砂拉越、荷屬東印度的西婆羅洲和中婆羅洲,外加文萊以及沙巴西部和南部地區。
    目前在沙巴的日軍主要以是一個不滿編的步兵大隊和一個滿編的守備步兵大隊(41大隊)。
    兵力還是很強的。
    加上非作戰人員,日軍有著兩千人左右。
    因為沙巴還有日本僑民,關鍵時刻也可以武裝起來數百人。
    除了日軍,還有上千人的偽軍,自然是當地土著這些,有些人甚至是從其它地方調來的。
    之所以這裏的兵力如此多,除了地理位置重要外,也有本地抗日活動頻繁的原因。
    地理位置這邊。
    從地圖上,沙巴東北方向是蘇祿海,東南方向是蘇拉威西海。
    而蘇拉威西海的海域上島嶼不多,最東端就是兩個並不大的群島跟廣袤無垠的太平洋分隔開來。
    目前日軍在南太平洋的局麵不是多好,若是真的失敗了,下一步就得考慮防備東南亞。
    第(1/3)頁
    第(2/3)頁
    主要就是菲律賓。
    旁邊的沙巴也有些重要。
    當然,此時日軍還不至於開始加強腹地的防守。
    兩個大隊的兵力駐紮在這裏,主要還是這裏的抗日武裝有些多。
    主要是四支抗日武裝,其中三支都是以華人組成。
    三支華人武裝名義上都屬於婆羅洲抗日義勇軍,而且還是下轄的第4旅麾下部隊。
    但除了第3團和第4團屬於南華聯合會領導的外,第1和第2團卻是並不聽南華聯合會的。
    原因也簡單。
    第1團的團長叫卓環來。
    他的另一層身份是國民政府駐沙巴山打根市領事館的領事。
    頂著這麽一個身份,他在沙巴華人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第2團團長叫郭益南,是沙巴第一大城市亞庇的一名華僑牙醫。
    而他之所以能成為第2團團長,同時還能保持一定的獨立性,是因為他有著另外一層身份——地下黨員。
    名義上,這兩個團都屬於婆羅洲抗日義勇軍第4旅,同時還在婆羅洲抗日根據地軍政管理委員會第五分會的管理區域內。
    但這兩股力量不認同。
    原因其實也很明顯,雙方都是有來頭的,自然不願意聽南華聯合會的。
    雖說涇渭分明,但三方還是保持著友好合作。
    目前整個第4旅有著三千多人,最強的無疑是南華聯合會直接領導的第3團和第4團,共有1700多人。
    三方的活動範圍也劃分好了。
    第1團以山打根及周邊地區為遊擊區,第2團則是以亞庇及周圍為遊擊區。
    而第3團則是以沙巴西南方向的實必丹、丹南等地為遊擊區,第4團則是以沙巴東南的仙本那、鬥湖等地為遊擊區。
    總共來說,就是沙巴南邊目前都在南華聯合會的手中,屬於軍管會第五分會的管理區域。
    而且第五分會緊鄰第三分會。
    原本在沙巴,日軍不會這麽多的,主要還是郭益南那邊幹了一件大事。
    在10月,他帶著麾下的第2團以及第五分會的第3團,在亞庇城內的抗日分子配合下,直接攻占了亞庇。
    第(2/3)頁
    第(3/3)頁
    雖說這裏算不上是日軍重兵囤積的地方,但也有一個中隊的日軍駐守。
    結果因為兵力薄弱,被抗日義勇軍裏應外合給攻陷了。
    收複亞庇無疑給整個沙巴的抗日活動帶來了極大的鼓舞。
    所以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沙巴這邊的抗日鬥爭次數明顯激增。
    在沙巴的日偽軍以及日本僑民都遭到各種襲擊。
    第1團也對山打根發動了進攻,不過並沒有成功。
    第4團則是對鬥湖和拿篤發起了進攻,都很順利地拿下了這兩個城市,因為這裏的日軍被抽調了一部分去增援山打根。
    一時間,沙巴的局勢風雲變幻,大有日軍守不住沙巴的趨勢。
    這種情況下,日軍便開始調軍鎮壓。
    同時出動幾艘驅逐艦和炮艦對造成影響最大的亞庇展開了炮擊,直接摧毀了亞庇三分之一的城區。
    郭益南無奈,隻能帶隊撤離亞庇。
    最終亞庇在12月初再度失陷。
    亞庇的失陷,帶來了連鎖反應,最終日軍收複了大部分失地。
    隻不過在沙巴東南方向,隻是收複了鬥湖。
    因為這裏是沙巴東南地區最大的城市,其它的城鎮說實話對日軍沒什麽價值,也不想耗費兵力去攻占。
    沙巴這一股抗日浪潮持續了兩個月的時間,隨著日軍的鎮壓陷入低潮,而這並沒有被外界所知。
    因為規模太小。
    駐守的日軍也就一兩千人。
    放在中國戰場,就像是在華北戰場,日軍出動了一千多人的兵力掃蕩八路軍的一個軍分區。
    這種事在華北戰場太常見了。
    而東南亞,緬甸那邊的動靜才是最大了,吸引了日本南方軍的注意力。
    而沙巴的抗日浪潮,都沒傳到南方軍的司令部。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