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兗州平定
字數:4432 加入書籤
“主公,為今之計,我等當東進,一鼓作氣乘勝追擊,一舉擊潰餘下黃巾,平定兗州!”
大帳之內,戲誌才拱手諫言。
這段時間,荀彧在後方處理政務方麵,曹軍於黃巾交戰大多都是戲誌才在後指定方略軍謀。
隨著他開口,一眾曹營將軍盡皆點頭附和。
曹操笑了一聲。
“好,誌才說的不錯,如今天下變化太多,我等平定兗州也不可拖得太久!”
“此番,當一戰而必其功!”
這小半年的時間,曹軍和黃巾連番交戰,勝多敗少。
如今,整個曹軍之中士氣正盛,而黃巾那邊,因為秋收等原因,此時的黃巾已經徹底成了強弩之末。
戰略定下來之後,曹操便打算主動領軍東進,他帶著戲誌才領著一眾將軍開始追擊黃巾。
戲煜自然是留了下來,身為曹操的主薄,直到近些時日,他才算是有些公務可以處理了。
隻不過,這些公務並不多,處理起來倒也簡單。
荀彧坐守後方統籌糧草。
之後的幾天,戲煜的日子依舊沒有太多的變化。
直到,十數天之後,曹軍大勝黃巾的消息傳了回來。
和曆史的情況一樣,敢在九月末的時候,曹操領軍一舉擊潰了兗州剩下的黃巾主力。
這一戰之後,整個兗州算是徹底被平定了下來。
而曹操也在這半年的黃巾之戰中,不知不覺收攏了幾十萬的黃巾之眾。
甚至於最後一戰,更是一口氣收攏了三十萬黃巾兵卒。
此刻,整個兗州境內,曹操已然擁兵四十萬。
大了小半年的仗,曹操可算是一口氣富裕了起來。
收攏了三十多萬的黃巾,便是整個兗州的士卒,對於曹操的態度也徹底開始變化了起來。
緊跟著,短短時間內,來投效曹操的人不在少數。
九月末。
曹操領軍歸來,四十萬的大軍對於曹操來說,當然是喜事。
隻是,緊跟著一件更頭疼的事情便跟著出現在了他的腦子裏。
糧食!
他隻顧著一口氣吞並了三十多萬的黃巾軍,但是卻忽略了最為重要的一點。
那就是糧食。
之前黃巾軍都要養不起的黃巾,即便他已經裁剪過了一些,但如今,還是有著三十多萬的兵卒。
這些人,曹操自然是舍不得的。
然而,即便今天秋收豐收了,但供給四十萬大軍的糧草,恐怕也撐不了多久。
過了今冬,若是在沒有糧草來源,恐怕要不了一年的時間,這三十多萬的黃巾便會潰散。
甚至於,連帶著他都要拖垮。
一連一個多月,曹操都快要睡不著了。
眼看著,時間從深秋邁入寒冬,隨著四十萬兵卒的消耗,糧食也開始變得越來越少。
昌邑,曹操府內。
隨著深冬來臨,這天氣眼看著再過不久恐怕就會下雪。
曹操的憂慮更甚了。
後堂之內,烤著火爐的曹操忍不住有歎了口氣。
“文若、我軍眼下的糧草,還能供給到幾時?”
隨著曹操發問,邊上坐著的荀彧抬了抬頭。
“回主公,眼下我軍糧草,大概能支撐到明年四月!”
這還是荀彧細心壓縮統計過的。
整個兗州要吃飯的可不僅僅隻是四十萬大軍,連帶著這些軍卒的家眷等等,糧草消耗的自然極快。
“四月!”
曹操深吸了一口氣,隻能支撐到四月嗎?
即便開冬春種,等到豐收之際,這中間也有幾個月的時間,來不及。
根本來不及!
當然,春種的事情,還不能有絲毫的耽擱。
他下意識又朝著邊上的戲家兄弟看了一眼。
如今的整個後堂之內,隻有他們四人,戲煜身為曹操主薄謀士,自然也是在場的。
戲誌才皺著眉,缺糧的事情很是明顯。
而且,荀彧計算的情況,還是這些兵卒減少訓練的情況!
但,兵卒的訓練怎麽能減少。
如今天下格局變幻,稍有不慎,便可能有外敵來襲。
眼下平定兗州,隻是計劃的第一步,接下來才是要開始發展的時候。
這時候,自然不能讓糧草脫了鏈子。
戲煜倒是沒開口,他知道曆史上的曹操這功夫沒少找他那個老大哥袁紹要糧草。
眼下袁紹身處冀州,邊上就是兗州。
曹操居於此地,在袁紹看來,曹操還是他的小弟。
當然,白給糧草的事,袁紹也不會幹,這其中到底有什麽糾葛,或許隻有曹操和袁紹自己清楚了。
戲煜低頭思索的功夫,曹操的眼神已經落在了他的身上。
“奉義,心中可有籌謀?”
曹操這話隻是隨口一問,也沒想著戲煜能給他什麽好的答複。
然而,聽到曹操發問,戲煜下意識回應了一句。
“主公,今年不僅僅兗州豐收,整個大漢各地,隻要有春耕的地方,大多都是豐收了!”
連續幾年的災年下來,這一年可算是碰上了好天氣。
“煜聽聞,冀州亦是豐收了!”
如今的冀州可是大漢第一州,今年豐收之下,整個冀州的根本就不缺糧。
更何況,眼下的袁紹,背後還站著河北甄家,對方想來也是不缺糧的。
戲煜話一開口,曹操便愣了一下。
冀州?
袁紹?
隻是一瞬間,曹操便明白了,戲煜這是讓他去找袁紹要糧啊!
這事情,倒是好辦。
他和袁紹的關係,現在還算是極好的,他之前的東郡太守,也是袁紹上表的。
“哈哈,奉義點醒了我啊,我倒是可以找袁本初借點糧食,想來他不會拒絕的。”
“之後,我在遣人去其他各州買點糧食,想來問題應該不大!”
想明白了之後,曹操心裏積攢的鬱氣,倒是散開了不少。
“眼下,便是開冬春耕之事了,此事眾位有何良策?”
從袁紹哪裏弄來糧食,想來撐到來年秋收不難。
但,接下來最為重要的,便是春耕之事了,一旦春耕出現問題,到時候,四十萬大軍便成了覆頂之災。、